福建大老古食品有限公司厂区环境优美。
福建大老古食品有限公司,是福建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领头人是仙游县工商联合会副会长郑新岳,被誉称仙游”皮蛋大王”。
郑新岳是仙游大济乌石村人,1972年8月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是家中长子。由于父亲身体欠佳,郑新岳十几岁便开始分担家庭重任。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仙游钟山禽蛋养殖业红火。郑新岳和家人商量之后,筹借第一笔资金5万元,在钟山办起禽蛋加工厂,开始创业。由于山区交通不便制约发展,几年后郑新岳将工厂迁到大济乌石工业区,购地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努力拓展禽蛋加工业,于1998年创办福建大老古食品有限公司。
福建大老古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新岳。
万事开头难。企业创办初期,由于缺乏销售经验,销路一时很不景气。可是,郑新岳并不灰心丧气。上世纪90年代,莆田地区工厂不多,他和朋友常常跑到三明、永安等地推销产品。不仅如此,为了让产品被消费者认可,郑新岳还把公司蛋制品拿到广交会,免费提供给会场的商家展销。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在郑新岳的不懈努力下,公司的销路终于打开了。
在我国传统皮蛋加工工艺中,存在“铅超标”难题,这也是郑新岳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则“湖北无铅松花蛋”的消息,吸引了他的目光,郑新岳立即乘车前往湖北,花大价钱买下了专利权,自此,“大老古”成为福建省第一家无铅松花蛋加工企业。
企业虽有了生产专利,但品牌建设也不能落下。郑新岳在传统工艺技术基础上,科学更新配方,打造出无铅松花皮蛋“爽得霸”和红心咸蛋“牧童”两大拳头品牌产品,拓展食品市场满足顾客需求。
而今,“大老古”经过二十多年艰苦创业,已发展成为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主营蛋鸭养殖、蛋制品、米制品和豆制品加工。回望来路,郑新岳说离不开企业的“四步棋”:
第一步棋——1999年建立养鸭基地。郑新岳介绍,公司采取了“企业+农户连基地”经营模式,以公司为龙头,实行“六个统一”管理,即:统一供种、统一养殖标准、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品牌、统一价格。全面推行生产专业化、养殖标准化、产品绿色化、销售市场化,管理现代化“五化”管理模式,坚持从龙头抓质量,抓效益,建立健全禽蛋加工产前产中产后的质量管理体系。经过十年的不断充实完善,公司在2009年通过HACC22000质量体系认证,并获得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称号。
福建大老古食品有限公司车间流水线。
第二步棋——严把产品质量关。为提高劳动生产力,“大老古”引进了国内先进设备:蛋品分选机、洗蛋机及全自动真空包装机、供干箱等新设备。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重视科技创新,积极引进和开发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同时,紧抓员工的技能培训,增强爱岗敬业的意识,实行奖优罚劣的考评机制,将质量第一落实在岗位上。
第三步棋——将产品从国内市场推向国际市场。“大老古”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企业经营策略,跳出传统的“作坊式”生产模式,引进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和管理、营销模式,赋予蛋制品加工以全新的概念,即“安全,营养、美味”,将其从农贸市场推向超市大卖场,从国内市场推向国际市场。郑新岳谈道,公司带动当地养鸭户饲养蛋鸭,发展了蛋鸭养殖基地和蛋品加工基地,形成了“以市场牵龙头、以龙头带基地”的发展格局,既保证了公司蛋品生产有充足的原料来源,也推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既帮助了养鸭户走上了致富路,也提高了企业的自身竞争力。
第四步棋——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营销服务系统,以优质的售后服务态度使公司品牌在消费群中深入人心。郑新岳说,如今,“大老古”成功打通了国内外市场,产品远销菲律宾、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多个国家。“大老古”不仅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广泛的销售份额,产品在国内市场也十分畅销,在福建、黑龙江、辽宁、江苏、河北、浙江、山西、新疆、上海、河南、海南等地均有销售。
截止2024年,“大老古”手握实用新型专利23个,主营的“牧童”系列产品连续被评为福建省名牌产品和福建省著名商标。近十年以来,企业先后获得“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HACCP认证证书”“福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福建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福建省城市副食品调控基地”“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福建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福建省科技型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
福建大老古食品有限公司荣誉墙一侧。
致富不忘报答桑梓,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郑新岳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为家乡公益事业贡献力量,十余年来共扶助社会贫困学生和孤寡老人220人次。
一路走来,郑新岳的事业越来越红火,也拥有了多重身份——荣登2020年9月份“福建省好人榜”,当选为莆田市第七、八届人大代表,成为莆田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还被仙游县政府授予了“仙游县十佳致富能手”称号。
2024年,“仙游皮蛋”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作为“仙游皮蛋”的主要生产经营单位,“大老古”使命在肩,将进一步擦亮“仙游皮蛋”金字招牌。(文/图 陈祖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