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燕:追光的人

2024-04-18 11:49:17来源:环球人物网作者:廖伯逊

吴燕
  “吴主任的医术,简直不摆了!”每当听到眼科患者对自己的赞扬,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吴燕都会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也更加坚定了她把病人当亲人的信念。
  从学医那天开始,吴燕就立志做一个人民群众喜爱的好医生。2009年7月,吴燕从西南医科大学眼科研究生毕业后,就来到了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15年来,她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成长为眼科主任,由她带领的眼科,建成了一支强大的医疗团队,开展多项眼科手术和治疗,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辐射辖区居民和对口援建的巴塘人民。如今,吴燕还拥有四川省康复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务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眼与全身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多种身份。
  一路走来,吴燕就像攀上了一座座高峰,克服了许多困难,看到了许多风景,也收获了许多甜蜜的果实。
  业精于勤
  吴燕的老家在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乡下。很小的时候,因医疗条件的限制,吴燕的弟弟妹妹都因生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夭折了。从那时开始,吴燕就决心好好学习,长大了当医生。
  考大学的时候,吴燕填报的院校和专业都是医学院校。走进大学校门,吴燕就像一块海绵,不停地吸取知识的养分。刚到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时,院内还没有专门的眼科,眼科与耳鼻喉科在一个科室。吴燕的到来,充实了医院的眼科人才队伍。吴燕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尽力扩大眼科治疗项目。同时,虚心向同行学习,掌握新技术新技能,不断积累经验。
  常言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眼科临床专业,也是一样,对医生的理论、动手能力、悟性要求都很高。一名合格的眼科医生的成长,至少需要5到10年的磨砺,而成为一名成熟的白内障手术医生,则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做上千例手术。成长太慢、周期太长,对许多眼科医生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吴燕顶住压力,多次外出学习交流,提升业务能力。
  2017年,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的眼科与耳鼻喉科分离。因业绩突出、技术过硬,当时还是主治医师的吴燕挑起了眼科的大梁,担任第一任眼科主任。
  担任眼科主任后,吴燕带领全科医务人员,申请了义眼台植入、眼底手术及眼底激光、飞秒激光治疗、ICL植入术等10多项新技术和新项目。新近申请了新技术玻璃体切除手术用于治疗黄斑前膜、视网膜脱落、增殖期糖网等复杂眼底病患者。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建立起一支由12名眼科医生和3名技师,以及12名护理人员组成的强大医疗团队,开展了白内障乳化吸除术、翼状胬肉切除术、青光眼手术、眼睑手术、眼眶手术、干眼治疗和玻璃体切除等一系列眼科手术及治疗。
  由吴燕主持的成都市级科研项目《青光眼患者的免疫学表征》于2023年顺利结题,发表论文10多篇。
  成绩突出的吴燕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个人,前不久又获评双流区2023“十大”最美奋斗者。
  爱留患者
  把病人当亲人,是吴燕的一贯做法。“患者把健康的希望都交给了我们,我们没有理由不全力以赴。”吴燕说。
  2018年春夏之交,吴燕接待了一个特殊的患者。这个患者是五保户,已经60多岁,住在敬老院里。一个聋哑人,长年生活在黑暗之中,无法与人交流。吴燕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制定全身麻醉的手术方案,对患者其中一只眼做了白内障手术。当天夜里,患者偷偷揭开纱布,看见了灯光,留下了激动的泪水。第一次手术成功后,吴燕又及时安排了第二次手术,让这位聋哑人终于走进了光明世界。这位聋哑人见到吴燕,激动得“啊啊”直叫,双手不约而同地竖起了大拇指。
  给患者解除疾苦,是吴燕最大的心愿。吴燕精湛的医术,吸引了大批患者前来就诊。几乎每周,吴燕都要上手术台。最多的时候,一天做了37台手术。这对身体是一大考验。“不怕,我还年轻。”吴燕说。其实,她有时也挺不住,但看到那么多的患者重见光明,成就感满满的,更鼓起了她要多为患者服务的信心。
  遇到不理解的患者,吴燕总是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直到满意为止。2020年,吴燕接待了一名要求评残的患者。患者看不见东西已有10年了,多次到权威的医疗机构检查,医生都说不能做手术。按照要求,评残必须先做白内障手术。经过一番检查,吴燕觉得可以做手术。患者不信,言语十分激动,就连陪同的家属也不友善。
  吴燕一边安抚患者,一边耐心地解释政策,终于让患者放下了思想包袱。经过吴燕的精心手术和治疗,患者的视力达到了0.6。这可把患者高兴坏了,回到所在的小区,连办了几天酒席,以示庆贺。后来,患者又专门给吴燕送来了大红的锦旗,表示感谢。
  情暖巴塘
  双流对口援建巴塘后,吴燕的足迹也留在了巴塘。
  巴塘县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海拔高、紫外线强、山高坡陡,许多藏民得了病因当地医疗条件差,无法进行有效治疗,丧失了劳动能力,常年生活在黑暗之中。双流区对口援建巴塘县后,吴燕所在的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也被列入援建单位之一。
  2023年7月,按照组织安排,吴燕带队来到巴塘县。吴燕与其他医务人员不同程度出现了缺氧、高反、失眠等多种状况。短暂适应后,团队便开始走访农牧民。许多农牧民不会说汉话,只会讲藏语。吴燕与他们连比带猜,了解到巴塘县没有专门的眼科及病房,也缺乏必要的设施设备。
  一天,吴燕来到夏邛镇一家藏民家走访,她发现这家的经济条件不错,便问双目失明的70岁患者,为啥不到外面去治疗。患者说:“我都这把年纪了,翻不过海子山啊,出去可能就回不来了。”老人的话,深深地刺痛了吴燕的心,她决心用自己的专业尽力为农牧民解除痛苦。
  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吴燕迅速制定了一套针对高原地区白内障患者的筛查和治疗方案,利用从双流带去的手术设备,在巴塘实施了白内障乳化吸除术、翼状胬肉切除术、干眼治疗等6项新技术新项目。从7月到9月,吴燕相继为240多名白内障患者进行了手术和治疗,最多的一天手术量达17台。手术后,夏邛镇那位70多岁的患者终于重见光明,一家人专程给吴燕及眼科团队送去了锦旗和哈达表示感谢。
患者为吴燕(右二)及眼科团队送上锦旗
  在巴塘的两个月里,吴燕亲自带教巴塘县的眼科医生,从眼科学基础到手术操作技巧等进行手把手地培训,为的是给巴塘留下一支带不走的眼科队伍。
  回到双流后,吴燕依旧牵挂巴塘,她向医院领导建议,促成了巴塘与医院通过开通绿色转诊通道和电话、网络远程指导会诊的方式,服务巴塘人民。现已接诊治疗巴塘转诊病人数十人。(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蔡晓慧
声明: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列表
文章排行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