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
有这样一个现象:与创业之初文星璀璨、猛将如云不同,一个王朝衰败时,举目处往往多谄媚平庸之辈,而执政者也昏招迭出,还自以为牛掰,最后呼啦啦大厦倾颓,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有这样一个规律:在一个没有竞争的环境里,领导选用A或者B并没有多大差别。
这是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背后的潜台词,也是探究封建王朝家国命运的终极密码。
王翦:曲意逢迎 仅得善终
大秦王朝,起于戎夷之地,本附庸小国,公元前770年因“护驾”有功跻身诸侯之列,后瓜瓞绵绵500余年,虽几经跌宕起伏,而终毕其功于一役,于公元前220年由嬴政一统华夷,建立大秦王朝,在历史长册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追根溯源,秦国之所以能在战国七雄中笑到最后,最根本的原因是人才济济且知人善任。
这方面秦国不是没有教训。
《左传》记载,公元前621年,秦穆公任好去世。穆公是一个很有作为和担当的人,他心胸宽广、急公好义、三救晋难、称霸西戎,为秦国最终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石。
但他离去时却留下了千古骂名,为他殉葬的竟然多达177人,其中包括子车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和鍼虎。这三个人都是秦国的杰出人物,全国上下无不为之痛惜,为之长歌当哭——
诗经·黄鸟
交交黄鸟,止于棘。
谁从穆公?子车奄息。
维此奄息,百夫之特。
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消息传到中原地区,人们也为之震惊。路边社特约评论员君子说:“秦穆公没有当上盟主,活该!他的去世不仅没有给后代留下法则,反倒把杰出人物作了殉葬品,这是一个国家最大的损失,往后很难发展了。”
而事实也是如此。在穆公死后100多年间,秦国多位君主皆庸碌之辈、守成之君,没能向中原地带跨出一步。
也许正是汲取了这一教训,秦孝公时即位后,想起自己先祖的荣光,决心实现大秦国的伟大复兴,面向“海内外”重新制定了“英才计划”,其中最杰出的人才是商鞅。
孝公死后,他的继任者仍不遗余力延揽人才,开疆拓土。
铺垫了这么多,引出今天的主角——一代名将王翦。
王翦,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从小就喜欢军事,后被秦始皇重用。
公元前236年,秦始皇铲除了吕不韦和嫪毐等野心家后开始亲政,随即开始了长达15年的统一战争,其中功劳最大的就是王翦和他的儿子王贲。
前229年,王翦攻赵,一年多后,邯郸陷落,赵王迁投降,赵地成为秦郡。
其间,王翦受到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的顽强抵抗而一筹莫展,遂请求秦王使用反间计,重金收买曾经诬陷过廉颇的赵王近臣郭开构陷李牧,李牧惨遭冤杀。赵国自毁长城,仅仅三个月后就告灭亡,报应何其速哉!
前227年,荆轲刺秦王。嬴政派王翦攻燕,大败燕代(代,赵国小朝廷)联军于易水河畔,燕国都城蓟陷落,燕王喜逃亡辽东,燕国名存实亡。
前225年,秦国派王翦之子王贲攻楚,大败楚军。王贲随即北上,围攻魏国,水淹大梁城,魏王投降,魏国灭亡。
在王翦父子大放异彩的时候,秦国的青年将领李信也异军突起,带领几千士兵活捉刺秦主谋燕太子丹,受到嬴政赏识,后被任用为攻打楚国的主帅。
看过前期成语故事《焚书坑儒》的朋友知道,李信带兵攻楚连吃败仗,嬴政不得不亲自去请称病在家的王翦出马,王翦为了自保,装出一副极度贪财的样子,以打消嬴政的猜忌。
听说王翦亲自带兵,楚国上下一片哀嚎,把家底全部抖搂出来对抗王翦。
出乎意料的是,王翦到任后,并没有大打出手,而是闷头当起了“开发商”,整天领着士兵挖沟垒墙,不思进取。楚军多次挑战,王翦均闭门不出。
更过分的是,楚军兵临城下,王翦不仅不积极备战,反倒让士兵休起了“小长假”。士兵们一天到头休息沐浴,好吃好喝。士兵们懒懒散散,无所事事,王翦不仅不生气,还主动走出大帐和他们一起吃饭聊天。
一天,王翦问手下士兵们正在做什么,回答说正在玩投石头的游戏,王翦笑了。
而此时,楚军见王翦闭门不出,引兵东去。不料王翦尾随而至,旋即以精锐之师痛击楚军,楚军仓促迎战,领兵主帅——西楚霸王项羽的爷爷项燕战死,楚军溃败……楚国灭亡。
王翦马不停蹄,南征百越之君。与此同时,他的儿子王贲和李信也势如破竹,平定了燕国和齐国的残余势力。
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六国,排在功劳簿最前面的是王翦家族和蒙恬家族。
关于蒙恬的不幸遭遇大家都知道了。反观王翦(详见前期成语故事《焚书坑儒》),由于他智商和情商极佳,除了在领兵征伐出楚国前当面恳求嬴政封赏外,来到函谷关后,又连续五次派人跑回朝廷,要求赐封财产。身边人实在看不下去了,王翦解释说自己并非贪财,而是考虑到秦王嬴政粗暴多疑,所以他不惜营造一心图财的假象,告诉嬴政自己并没有政治野心。
由此,王翦和儿子王贲都功德圆满,寿终正寝,而且他的孙子王离也是将门虎子,是秦二世时的名将。
但王翦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年自己扬名立万之地,却成了自己孙子的“滑铁卢”。
话说陈胜吴广起义后,“赵国”复立,秦二世派王离攻打赵国,并把首犯赵歇和张耳围困在了巨鹿城中。
很多人顿感大难临头,挤在一起议论说:“王离将门虎子,赵国又要玩完了。”一个过路人却说:“恰恰相反,再牛的名将到了第三代也会落败,因为他们杀人太多,他家的后代要受到惩罚。”
果不其然,不久之后,项羽领兵救援赵国,王离被俘,被迫投降,此后再不见于正史,据传为项羽所杀。
所以太史公感叹说,王翦挖空心思保全了自己和儿子,却没有保住孙子的性命,也是报应啊。
国学经典欣赏:
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於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岁馀,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