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腊八节一到,意味着春节越来越近了。过腊八节,人们最熟悉的一样食物可能就是腊八粥了,冬日里,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足以温暖人们的胃。那这个节日为啥要喝腊八粥?民间流传着很多说法。
朱元璋之说
传说起源于元末明初,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又冷又饿的朱元璋从监牢的老鼠洞里刨出一些五谷杂粮。朱元璋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为了纪念在监牢中的日子,便将十二月初八定为腊八节,把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怀念岳飞
传说,腊八节是出自对岳飞的怀念。当年在朱仙镇,岳飞率部抗金,赶上数九寒天,老百姓们争相送粥,岳家军饱餐一顿后得胜归来,这天正好是十二月初八。岳飞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到腊八便用杂粮豆果煮粥,最后成为习俗。
赤豆打鬼
传说上古时期,有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提醒人们勤俭节约
相传过去有一对年轻夫妻,好吃懒做。腊月初八时,家里断了粮,幸亏有邻居接济,两人便用大家送的米面、豆子等煮了一锅粥果腹。小两口羞愧不已,就此改掉了恶习,勤俭持家,日子也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之后,人们也在腊月初八煮粥食用,这个风俗便慢慢地流行起来。
其实,腊八节的节令食品,还有腊八蒜、腊八面、腊八豆腐等食物。除了这些食物,有趣的另一个习俗是吃冰,腊八前一天,人们会用盆舀水放在院子里,等水结冰后,在腊八节当天把冰取出敲成碎块,传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以后一年都不会肚子疼。(邱小宸 实习生\刘雨婷)
综合来源:中国新闻网、河北新闻网、中国网、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