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731部队罪行的日本良心作家,走了

2023-07-26 14:09:20来源:环球人物网-环球人物微信作者:刘潇

“我们忍受着痛苦,把这些真相告诉下一代。”

7月24日,日本作家森村诚一因肺炎在东京去世,终年90岁。

森村诚一,与高木彬光、江户川乱步、佐野洋、和横沟正史并称日本推理文坛五虎将。

根据他的推理小说《人性的证明》改编的电影《人证》1977年在日本上映后,在当年年度十大卖座电影中排名第二,他因此名利双收。此片曾在中国上映,也引起轰动。

如果森村仅仅是名成功作家,他的去世不会像现在这样牵动人心。他被称作有良知的日本作家,说过“当一个只知版税与稿酬的作家,我是无法容忍的”。

上世纪80年代,他自费2000万日元(约合101万元人民币),奔波于中美日三国,调查日本关东军731部队的罪行,最终写出纪实作品《恶魔的饱食》。

此书出版后,让森村成为日本右翼的眼中钉。朋友们曾劝他不必冒政治风险,不要招惹是非,“已经功成名就,不如写点纯技巧型的推理小说安稳度日”。但森村说:“作家应当关注社会问题,以反省历史来揭露社会弊端,追求人生的真谛,这才是我写作的目的,是我生存的意义。”


逐渐打开的恶魔之洞‍‍‍‍

上世纪80年代,已是畅销作家的森村开始反思日本法西斯主义的罪恶,创作了反映二战历史的小说《死器》。

此书写作中涉及大量二战历史事件,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他无意间看到了关于731部队的资料。这支恶魔部队的罪行长年被掩盖,在当时的日本,几乎没人知道其名。


· 731部队本部。

随着调查深入,森村打开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恶魔之洞。731部队由石井四郎指挥,本部建在哈尔滨平房区,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细菌武器研究和生产基地。


· 石井四郎。

能进入到731部队的,都是日军“精英”,包括不少日本顶尖的医学家和科学家。他们建起了一座人间地狱,在中国人、朝鲜人和苏联人身上行人体实验,将细菌注入人体体内,还进行残忍的冻伤实验、毒气实验、灭压实验、活体解剖等。

1945年8月12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前夕,苏联红军逼近牡丹江。731部队收到撤离指令后,为销毁证据,对关押的“实验材料”进行了屠杀,约有3000人死于屠刀之下,仅4人逃出。

战败后的数十年中,731部队成员多回到日本生活,鲜有人透露这段历史。石井四郎于1959年因喉头癌死亡,至死未受审判。其他731部队成员也都把自己在中国的这段黑历史抹去了。

然而,在《死器》发表之后,一名前731部队成员良心发现,主动联系森村,表示文中内容不完全准确,可以帮其进一步研究。从此,森村走访731部队成员。许多人也因良心发现而打破了“封口令”。根据他们的回忆,森村逐渐还原了731部队的真实历史,“一扇遮掩了几十年的黑暗大门自此开启了”。

随着调查深入,森村放弃了写小说的原计划,决定创作一部纪实文学——那些731部队成员讲述的恐怖历史,比小说家的想象更令人震撼。他最终完成了《恶魔的饱食》。这是首部较完整讲述731部队历史的公开出版物。

《恶魔的饱食》先是在《赤旗报》上连载,引起轰动。1981年11月,此书在日本出版单行本,300万册一销而空,引起了更大的轰动。森村又自费在日本、美国和中国进一步调查,挖掘出更多秘密,将原著扩宠为三卷本的《恶魔的饱食——日本细菌战部队揭秘》。这套书后来被译成中文出版。


· 《恶魔的饱食》。

《恶魔的饱食》也在中日两国掀起研究731部队的热潮。当时在日本,仍有不少731部队成员在世,他们是最重要见证人。在舆论影响下,许多人突破“封口令”,日本学者也获得了一批珍贵的口述史料。大量与731部队相关的文书、档案等也在日本被陆续发现。

森村在书中写道:“揭露祖国犯过的错误伴随着痛苦,我们忍受着痛苦,把这些真相告诉下一代,让他们不要随记忆淡薄而忘掉老一代人牺牲宝贵生命得到的教训。”


用推理小说揭露黑暗现实

1933年1月2日,森村诚一生于日本琦玉县熊谷市,父亲是个商人。他的童年生活相对殷实,无忧无虑,有良好的读书环境。小学时,他就读完了《世界文学全集》。

中学毕业后,森村考入青山学院英美文学系。大学期间,他读了很多欧美小说,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是引导他走上文学道路的“圣经”。小说主人公对社会丑恶现象嫉恶如仇的精神,对他后来的人生与创作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1958年,森村大学毕业,去了一家大饭店工作,先当服务员,后当前台主任。这份工作枯燥无聊,但这段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体验。他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看到光怪陆离的社会,善与恶、卑鄙与正直、沉闷与激情……激发了森村的创作欲望。在他脑海中,大饭店就是一座表现社会、反映现实的大舞台。他决定用文学创作来反映这些现实。


· 刚入职酒店时,参加新入职员工登山团建的森村(右一)。(图片来源:森村诚一个人官网)

为了专心写作,森村辞去了干了十多年的饭店工作。但要想在文坛上闯出一条路谈何容易。35岁前,他已写出《大城市》《分水岭》等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文笔洗炼,但没一家出版社愿为这个默默无闻的青年作家买单。

森村决定改变文风。上世纪60年代,松本清张开创的社会派推理小说大热。1960年,他采用大量真实材料创作了《日本的黑雾》,揭露日本社会病根。“黑雾”成为日本社会流行语,专指社会黑暗面。

这启发了森村:反映社会问题的内容,完全可以用推理小说的形式来表现。森村的文风逐渐转型。1969年,他结合自己在大饭店的工作经历,创作出社会派推理小说《高层的死角》。

这部作品以饭店经理在密室被杀,引出一连串凶杀案。书中细节真实可信,推理严密,获第十五届江户川乱步侦探小说奖。从此,森村诚一成为文坛新星。他创作的社会派推理小说,继承发展了松本清张的特色,在作品主题、人物塑造、故事构思、语言对话上独树一帜。

上世纪70年代,森村进入创作高峰期,写出了《新干线杀人事件》《腐蚀》等大量卖座作品,平均每年推出2至4部长篇推理小说,还创作了100多部短篇推理小说,包括《太阳黑点》等。1972年,森村被评选为日本推理小说最畅销书作家。

从1975年至1977年,森村先后创作“证明三部曲”《人性的证明》《青春的证明》《野性的证明》,轰动文坛;另一个三部曲《黑十字架》《白十字架》《火十字架》,也获好评。


· 森村在创作《人性的证明》时的笔记,此页写下了西条八十的儿童诗《帽子》。(图片来源:森村诚一个人官网)

其中,《人性的证明》被称为森村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巅峰之作。他以平铺直叙的方式,将主人公八杉恭子的人性挣扎写得入木三分,反映出当时日本社会在高速发展之下,四处弥漫着的唯利是图的虚伪风气。

作品中,功成名就的服装设计师八杉恭子为维护名誉,亲手将私生子杀害。最终案件告破,身败名裂的八杉恭子跳崖自杀。

有读者读完《人性的证明》感叹:“作者还是对人性抱有希望的,就像潘多拉盒一样,虽然打开的种种罪恶无法再被关上,悲剧已然发生,但还有最后一样东西留下了:希望。”


晚年仍被右翼纠缠‍

森村去世后,不少日本民众在网上悼念他。有人贴出了上世纪80年代某杂志对森村的专访。题为《战士的休息》。


· 上世纪80年代某杂志对森村诚一的报道。

由于森村坚定地揭发731部队的罪恶,日本右翼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对他纠缠不休。然而,森村自始至终没有后退半步。

2005年,72岁的森村在NHK纪录片《昭和二十年:那一天》中回忆:当时12岁的他,目睹了家乡熊谷市被轰炸的惨烈景象,埋下了对日本法西斯发动不义战争的仇恨种子。

纪录片播出后,震惊了全日本的观众。根据NHK的收视调查显示,近70%的观众在观看后“陷入了沉思”。

即便如此,在日本右翼的歪曲与挑拨下,仍有不少日本人拒绝相信731部队的罪行,称“731部队什么的都是捏造的”“NHK被左派占领了吧”“二战我们日本没做错什么吧”。一些右翼分子也继续对晚年的森村纠缠不休。

对此,森村嗤之以鼻。

虽然年事已高,森村始终保持着对日本社会的尖锐剖析能力。2011年,他创作的反映社会丑恶现象的《恶道》,获得吉川英治文学奖。他还出版了《年老的意义》,反映日本老年人的抑郁症问题,再次震动日本社会。

2015年,82岁的森村被哈尔滨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森村去世当天,电影《731》的导演兼编剧赵林山在微博上发文悼念。他告诉环球人物记者:“一位日本人能逾越万难向世人揭露731部队的罪行,电影上映时会为他献上专场以寄哀思。”

对日本右翼的猖狂,赵林山深有体会。他说,在日本拍摄期间,有几次右翼分子强行进入片场,驱赶日方演员,干扰拍摄,造成损失,“这些破坏分子会时不时地出现,防不胜防。”

然而,赵林山也说,森村诚一对731部队罪行的揭露,还是在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有一次,当他和一位日本演员谈论731部队的罪行时,“这位日本演员突然下跪了”。

森村诚一留下了许多精彩的作品,也留下了对历史的诚实思考。他走得很洒脱。在他的官网上,发布了众多照片,其中有两张写了一行字:“我最喜欢的2张个人照。我死后,随便选一张,用黑框裱起来吧。”


· “随便选一张,用黑框裱起来吧。”

总监制: 吕   鸿

监    制: 张建魁

主    编: 许陈静

编    审: 凌   云

(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加微信“HQRW2H”了解细则。欢迎大家投稿和提供新闻线索,可发至邮箱tougao@hqrw.com.cn。)

责任编辑:邱小宸
声明: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列表
文章排行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