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器材添上了、墙面重新粉刷了、小区车位增加了、进出道路更平了……如今,成都市青白江区不少老旧小区环境焕然一新,“改”出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如何启动老旧片区有机更新、实现老旧小区分类提升?青白江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五年,要让社区发展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参与活力充分激发,居民生活环境有效改善,社区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宜人宜居智慧智能的幸福美好公园社区。”
实施成片连片更新
构建“15分钟公服圈”
未来五年,青白江区将加快实施城厢天府文化古镇、老工业基地(含多个更新单元)等2个成片更新项目,提升街区和建筑设计感、品质感和标识性,整体营造可进入、可体验、可消费的生活场景。逐年推进全区老工业基地和城厢镇等区域的9个老旧片区有机更新。全面构建“15分钟公共服务圈”,完善老旧片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等“8类18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实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文保单位和工业遗产等保护利用,推动历史建筑、工业遗产有效利用率达到80%以上。持续打造青白江特色街区,推进市政老旧排水管网病害治理。
今年,青白江区将加快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项目收尾,统筹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推动老旧片区商业服务业提档升级,启动首批2个邻里人家建设,发展社区连锁店10个,培育特色小店10家,新增历史建筑修缮点位2处。实施建设社区绿道50条,推进小游园、微绿地建设2个。实施“两拆一增”点位整治41处,背街小巷环境品质提升6条。
分类更新改造
提升老旧小区硬设施软环境
未来五年,青白江区将结合老旧片区有机更新,统筹推进片区及周边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打造一批老旧小区改造典型示范项目。力争三年内完成增设电梯30台以上,确保符合条件且居民达成一致意见的老旧小区(单元)增设电梯应装尽装。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同步建立完善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机制,推动老旧小区长效管理与社区发展治理有机融合。推进物业服务全覆盖,鼓励引进大型优质企业整体承接物业服务,带动周边老旧小区物业水平,提升物业服务品质。
今年,青白江区将打造老旧小区改造典型示范项目不少于1个,打造地域特色文化示范小区(院落)不少于1个,引导创建园林式居住小区2个。按照“先自治后整治”原则,分类实施15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完善提升,推进小区环境整治和绿化改造提升,同步建立老旧小区管理长效机制。推进既有住宅自主增设电梯10台以上。
健全治理服务体系
建设幸福美好社区
未来五年,青白江将优化便民服务供给,大力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实现亲民化改造全覆盖,推动便民服务线上线下集成,拓展智慧养老、医疗康养、物业服务、智能配送等社区智慧应用场景,大力发展社区商业,推动政务服务、生活服务、志愿服务在社区综合体集成供给,推进社区服务功能设施全覆盖。聚焦社区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家门口”小微公共空间,实施“针灸式、精细化”的城市更新策略。健全老旧社区治理机制,健全“一核三治、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体系,深化社区协商议事机制,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支持居民依据兴趣爱好、特色专长和服务需求成立自组织。
今年,青白江区将推进老旧社区发展治理与建设同步提升,结合片区有机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同步推进社区发展治理,试点推进“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深化社区协商议事机制,推动成立业主大会、院委会等小区自治组织及各类自组织。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大力发展社区商业,不断优化老旧社区服务供给。持续推进老旧社区“微更新”,建立共商共建机制,搭建公共交流平台,积极引导各方力量参与社区“微更新”,实施社区微更新项目15个。
2017年以来,青白江区实施了建区以来最大规模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改善了一大批群众的生活环境,也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市民观察员刘万畅认为,拆迁这种单一粗犷的城市更新改造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十四五”发展形势。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的方式更能增进城市内涵,理清城市发展脉络,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城市有机更新应提前做好规划,注重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与老旧小区改造相结合,处理好部分老百姓当前急需的生活环境改善提升问题,发动多方参与,共同推动城市形象和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再上一个台阶。”刘万畅说道。(文/图 李之茵)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