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香港的第四年,“港漂”王巧薇对这座城市或多或少萌发出了一些“家”的感觉。
一方面,是在口头表达上,从以前的“去”香港,变成了如今的“回”香港;另一方面,是她渐渐地在这里找到了“三点一线”之外的热爱。
2018年,因家人工作调动,王巧薇也随之离开家乡成都,到香港从事起会计工作。初来乍到,对熟悉当地语言、适应饮食习惯乃至“重建”朋友圈的种种忧虑,会在每一个思乡的夜晚,准时向王巧薇“袭”来。
时间飞速转动,改变也在悄然间发生。随着对香港的接触逐渐深入,王巧薇发现原来当地食物和家乡成都一样美味丰富,而香港人也大多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与此同时,在与香港同事、朋友们的朝夕相处中,王巧薇也被他们之于生活的积极和热情所打动:“在我看来,他们已经是很优秀的人了,但还是会利用起闲暇时间,考证、读研、做副业,就是为了能在机会到来的时候,能够紧紧抓住。”
“我可以做些什么?”王巧薇的心仿佛被一盏盏灯点亮,她也在向前摸索找寻着自己的答案。2019年,王巧薇的孩子出生,她与香港之间的羁绊也自此愈发紧密,“宝宝出生后,我想要记录孩子在香港的成长,便学习了摄影。”在那之后,王巧薇与孩子的的足迹出现在香港的稻田、海边、民居、艺术馆......“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逐渐领略、挖掘到不一样的香港之美”,而在与当地人更加深入的交流互动中,她与这座城市的距离也一次次拉近,心中的那条“异乡的界限”逐渐模糊。
“其实,成都与香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大家都很热爱生活、懂得生活和享受生活”,王巧薇说,无论是下班之后与同事、朋友小酌聊天的氛围,或是周末踏青、骑行、冲浪的放松方式,都让她觉得其实自己离家乡并不远,也更加增添了心中的那份小确幸。
对于王巧薇而言,香港是除了成都以外,她待过最久的地方。她早已从心里打定主意,无论是这里的美食、美景或是人,她都会像爱成都一样爱着它。
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