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首位”,也是1/27000000

2022-05-15 10:00:00来源:环球人物网
原标题:她是“中国首位”,也是1/27000000

· 谭婷(视频截图) 
  小家碧玉的面容,干练清爽的马尾,落落大方的谈吐,许多接触过谭婷的人都觉得,她有种温柔且镇定的气场。
  这份气场之下,蕴藏着与命运抗衡的力量。
  因为儿时的一次生病,谭婷进入了无声的世界。但她凭着一股子“倔劲儿”,克服重重困难,成为了全国2700余万聋人群体中唯一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C证)的人,也即将成为中国首位聋人律师。

· 谭婷在便签上写下自己的心愿
  “我想用一双会说话的手,把正义的声音带到每个无声的角落。”谭婷在便签上写下这几行,贴在了办公桌上最醒目的地方。
  在无声的世界努力前行
  1992年,谭婷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州的一个小山村。
  谭婷8岁那年,因中耳炎治疗不当,最终被诊断为神经性耳聋。
  山村里没人知道,一个听不见声音的女孩该如何念书,刚上二年级的谭婷只好被迫辍学。

· 儿时的谭婷与父母、弟弟的合影(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白天父母去地里干活,弟弟去了学校,她一个人在家,便翻家里的课本和字典,拼着拼音读,抄在纸上记下来。有时谭婷注视着来往上学的同龄人,心里很委屈。
  “妈妈,我想要读书。”这句话,她对母亲比划了无数次。
  再次入学已是5年后。为了让谭婷能够回归正常社会,父母将她送进了西昌市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谭婷至今记得,这所特殊教育学校是在一所普通小学校园里,相隔一扇铁门。课间时,普通学校的学生路过,指着他们笑,“我们就像关在笼子里的奇怪的动物。”
  但好在,凭着认真刻苦的劲头,谭婷接连跳级两次,并如愿考上了重庆师范大学,也成了当时全年级唯一考上本科学校的学生。
  谭婷所在学校附近中学的老师很吃惊:“聋人也能考大学吗?”但谭婷却认为,“我们只是听不到,其他都和大家都一样,我们想做什么,也可以通过努力做到。”
  “从内打破一枚鸡蛋”
  时光匆匆飞逝,2017年,从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谭婷思考起新的人生方向。
  偶然间,谭婷在网络上看到了“中国首位手语律师”唐帅的律师事务所正在招募聋人法律服务志愿者。抱着试一试的念头,她投递了求职简历。
  失去听力的这些年,谭婷再没有开口说过话。为了方便和律师、委托人沟通,她开始进行发音练习。起初,谭婷每次发声,嗓子都像针扎一样刺痛,肿得连喝水都疼,她吐字的声音也含混连成一片。谭婷记得,光是“很高兴认识你”这句话,她就练习了3个月。
  谭婷将日常生活中点餐、买东西这些小事当作开口说话的重要练习,渐渐地,她已经能和律所的律师们流畅沟通。谭婷把这个过程形容为“从内打破一枚鸡蛋”,“当我努力去面对所谓的‘残缺’,就是一步一步在成长。”
  和聋人间的交流也并不顺畅。谭婷在校学习时,老师教授的是标准的汉语手语,但聋人当事人常用自然手语交流。“汉语手语,严格遵守汉语语序,而自然手语是自然状态下聋人之间交际时用的手语,能够表现情绪,在聋人世界里广泛使用。”谭婷解释道。正因如此,在实际工作中,她要花大量时间一遍遍沟通、核实,才能为聋人提供帮助。
  三战“法考”
  很难说清是哪个瞬间让谭婷决心要参加法考,成为一名律师。
  或许是每每看到委托者焦急的神情而无能为力,也或许是曾经那份同等渴望被关注、帮助的同理心,“我想为他们做些什么,这都是我学习法律的动力。”谭婷说。
  在唐帅的鞭策下,谭婷和律所里另外4位助理报名了法考。但这场苦战,只有谭婷坚持到了最后。
  对正常应试者来说,法考的通过率仅在10%左右。对于谭婷,更是难上加难。

· 由于听不见,一段30分钟的授课视频,谭婷要花3小时才能看完(图源央视新闻)

· 谭婷备考时的书籍上写着“初心”(图源重庆广电第1眼)
  那段时间,谭婷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11点回家,除了吃饭休息,一天下来,看书的时间大约14-15个小时。由于律所离家远,谭婷得转4趟轻轨,谭婷就利用这一时间拿出真题书刷题。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三年。
  第一次法考,差了10分;第二次法考,差了4分。第三次法考前,谭婷的母亲被诊断为癌症晚期。“我23岁时已经失去了爸爸,精神上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打击。妈妈生病后,我想去医院照顾她,不想去考试了。”
  谭婷想要放弃,但母亲却鼓励她应该为自己、为社会而活,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以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以后要做个好律师,你要好好照顾自己。”
  为无声者“发声”
  2020年12月,谭婷终于顺利通过“法考”,在2700多万的聋人群体中脱颖而出,有人称她“如大熊猫一般珍稀”。
  成为实习律师后,法律求助也接踵而来,最多的时候大概一天有30多人找谭婷咨询。这些咨询大多与婚姻、借贷有关。
  渐渐地,谭婷发现,由于不懂法律,等到很多聋人来律所求助时,事情已经很是棘手了。比起上庭辩护,聋人群体普遍缺乏法律和维权意识这一现状,更加牵动着谭婷的心。

· 谭婷在抖音上发布手语普法视频(截图)
  因此,只要一有时间,谭婷就会在抖音上发布自己录制的手语普法视频,内容包括:解释“离婚冷静期”“重婚罪”“案底能不能消除”等。未来,谭婷还想用更多的时间来做这些事,“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如果想去把它们做好,我需要更努力地学习。”
  目前,全国共有2700多万聋人,他们在面临法律维权时,常常得不到适合自身的法律援助。谭婷的出现,无疑为这一群体照进了一束光亮。“现在有了聋人律师,以后也会有聋人法官、聋人检察官,甚至可能会出现专门处理聋哑人案件的法庭。到那个时候,沟通不畅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这个边缘群体形成的闭环才能被打破。”唐帅说道。
  谭婷在手机里录了一首歌,叫《消愁》。她最喜欢里面一句歌词:于是可以不回头地逆风飞翔,不怕心头有雨,眼底有霜。
 
  (本文综合自中国新闻网、新京报、华西都市报等)
责任编辑:李佩蔺
声明: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列表
文章排行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