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梦馆长”游伟:一辈子只做一个梦

2021-04-23 10:25:20来源:环球人物网作者:羊佳
原标题:“编梦馆长”游伟:一辈子只做一个梦

游伟在编竹丝

  “不管做什么手艺,主要看你喜不喜欢它。竹编对我来讲就像我的小孩。”游伟端坐在竹椅上,怀抱洁白光滑的瓷器,一手拿着镊子,一手编着竹丝,上千条细如发丝的竹丝在他手里熟稔地“把玩”,竹丝经纬交错、动静相间,接头藏而不露……不多时,怀中的瓷器已穿上了一件细密的“竹编外套”。随后,他小心翼翼地放下瓷器,起身带记者走进他正在筹备的竹编文化工作室。
 

游伟的工作台
 
 
  无论起伏 只做“手艺人”
 
  时间拨回46年前,游伟出生于平乐古镇一个普通家庭,他童年最常见的场景就是编竹编。“以前街坊里家家户户都做竹编,我们读书的时候就开始跟着亲戚和邻居编茶篓子。”20世纪90年代,仅邛崃市就有至少2000人从事竹编工作。
 
  四川是产竹大省,平乐古镇是四川省邛崃市的下辖镇,距离成都约100公里。山地背阴、雨量充沛的自然条件使这里成为了慈竹的故乡。慈竹的竹节长,纤维柔韧,能拉出比头发丝还细的竹丝,而且光滑无斑,是瓷胎竹编的绝佳原料。
 
游伟使用的竹丝
 
  “瓷胎竹编要求精选料、特细丝、紧贴胎、密藏头。”游伟说,瓷胎竹编以精细见长,从刮青到编织成品总共有20余道工序,道道都是手艺活。起底、翻底、翻顶、锁扣……上千根纤细如发的竹丝依胎成形,所有接头必须做到藏而不露,这对工艺制作者的操作要求极高。
 
  17岁进入邛崃竹编厂后,游伟就被这项精巧的技艺折服。但他最初进厂只是为了糊口。“农村有句老话‘天干饿不死手艺人’,我们这批上世纪70年代的人很多都进了竹编厂。”瓷胎竹编供不应求,游伟常常工作到晚上10点过才回家。虽然辛苦,但他在那里过得很充实,他还记得那时竹编厂的景象:青砖墁地,到处都是竹丝。出太阳的时候阳光从窗户照进来,透过根根竹丝打在花瓶上,日斑散缀,光影斑驳。竹编厂关掉后,游伟还偷偷拿走了师父做的竹丝,“1两竹丝多少根,仗长多少,我都收集起来了。”

责任编辑:龚子程
声明: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列表
文章排行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