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工程院网站消息
中国工程院院士、坦克车辆设计专家、
教授级高工王哲荣
因病于5月31日晚在北京301医院逝世
享年86岁
王哲荣,1935年10月5日出生
河北省高阳县人
1962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1963-1984年承担多项
坦克装甲车辆研制任务
1986年后
任三代坦克副总设计师兼总体组长
该项目是国家四大重点装备研制项目之一
王哲荣会同总师祝榆生
结合国情确立“系统取胜”设计思想
专职15年主持全系统技术工作
是全系统全过程技术决策
组织实施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三代坦克设计定型后
又出任99A坦克演示验证项目
(WZ123A(Y)项目)总设计师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们自己搞坦克
得把洋拐棍丢掉!”
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
王哲荣院士面对镜头硬气地说
这句话是他一生坚守的信条
20世纪60年代初
组织上决定派王哲荣
参与一代“121中型坦克”
(即69式中型坦克)的研制工作
王哲荣欣然领命
告别家人,只身来到包头
他白天画图纸、搞设计
晚上到车间去研究
坦克每个零部件的加工过程
将各种零配件的结构、安装位置
加工尺寸等牢记在心
这样没日没夜
甚至没有春节假期的工作
他一干就是十几年
经过艰苦攻关,1974年
王哲荣圆满完成研制任务
69式中型坦克
成为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
国内第一代中型坦克
成绩没能使他止步
相反增加了他心头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王哲荣迫切希望设计出更先进的坦克
追逐和赶超世界先进坦克的研制步伐
1974年至1984年
王哲荣主持研制出
我国第一台燃气轮机试验坦克
又在无任何图纸的情况下
用不到一个月时间
主持完成引进项目“64式坦克”
复装、试验和对其设计思想
技术特点的分析
主持编译出版
《64式坦克技术说明与使用指南》
这些工作为日后
三代坦克的研制
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接受了三代坦克研发任务之后
王哲荣做的第一件事
就是从一直关注的实验测试环节入手
通过大量一手实验数据的积累
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前瞻性的高新技术
99式主战坦克总师祝榆生(右二)、时任99A坦克演示验证项目总师王哲荣(左二)与99A总师毛明(左一)、15式坦克总师李春明(右一)合影。
上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中
美军坦克之间还在彼此误伤时
王哲荣他们已经研制出
领先世界的坦克敌我识别系统
1991年祝榆生和一二三工程副总师李蕴学、王哲荣、傅宝玉参加动态模拟试验车试车(左起,李蕴学、王哲荣、祝榆生、傅宝玉)。
最终,主要由我国自主研发的
99式主战坦克横空出世
在坦克火力、防护和机动性
三项重要指标的综合评比中
可与美国M1、德国豹2、日本90式等
世界先进水平坦克相抗衡
实现了我国主战坦克
从仿制仿研到自主研发的跨越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
少数几个掌握坦克装甲车辆
总体技术的国家之一
99坦克是王哲荣的骄傲
但他并未因此而“骄傲”
多年来,他一边搞理论研究
一边结合科研与工程实践编写出版
《在创新中发展的坦克装甲车辆》
《第三代主战坦克研制大纲》等论著
为我国坦克装甲车辆技术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让中国坦克“丢掉洋拐棍”的诺言
王哲荣院士说到做到
“中国人一定要有中国人的灵魂”
让人们记住了这位
研究了一辈子坦克的国之脊梁
如今,巨星陨落
网友们纷纷留言缅怀:
我们不会忘记!
先生一路走好!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