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婚宴,只交100块钱的“份子钱”,合适吗?
日前,一则“大学生蹭酒席”的新闻引发热议,单看关键词“蹭酒席”“随礼100元”,就很有争议性。事情的起因是,大学生小西和朋友想体验婚礼吃席,就在网上发帖,询问有没有可以蹭的酒席,表示“可以随份子钱参加”。随后,小西收到一位新娘的私信,称3天后举办婚礼,原定的一些朋友无法到场,想补充点人气。新娘还特意说明,不需要给礼金。结果他们还是把100元的红包塞给了新娘。
一场婚礼奇妙之旅,一次温暖的双向奔赴,本该就此画上圆满的句号。谁承想,当小西把经历晒到网上后,遭到部分网友质疑“随的份子钱太少”。小西无奈回应,因为两人是学生,拿不出太多钱,但又不好意思不给。
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说,小西掏100元的份子钱,吃了一顿有海鲜的婚宴,还拿了喜糖礼盒,是“占了便宜”。但是,仔细想想,吃亏的是谁呢?新娘主动应允两个大学生“蹭酒席”,明说了不要礼金,一者是的确有客人没来,空着座位,显得不热闹;二者显然也不在乎这些钱。“蹭酒席”的很开心,被“蹭酒席”的也很开心,但是围观的网友不乐意——要出来维护婚宴市场的“经济秩序”。
小西和新娘的聊天记录。图/受访者提供
有意思的是,差不多人人都恨“红包炸弹”,“一到十月,工资白干”“7天长假8个婚礼”“不是在随礼就是在随礼的路上”的吐槽不断,但是,很多人又自觉成了“红包经济学维护者”“份子钱判官”,努力去维护自己不喜欢的旧规则、老道理,正所谓“不知不觉,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大学生蹭酒席”可能是一个偶发的新闻,但却体现了现代青年对婚宴的不拘泥的开放态度:有希望参加陌生人婚宴,感受气氛的;有乐意接受陌生人祝福的,而且双方都不怎么看重红包的大小,从中能感受到社会风气变化的信息。
现如今,年轻人的婚礼从互送“礼金互免卡”,到只办典礼不收礼,再到网上发帖请陌生人“吃席”……这届新人,正用实际行动向“人情风”说不。在代代相传的传统观念中,“份子钱”多少是衡量感情厚薄的工具。变了味的人情消费,将年轻人被捆绑在人情链条上,也把婚礼变成“回本”甚至“赚钱”的工具。“人不到钱也得到”的随礼,日渐成为一场友谊亲情的情感绑架和圈子之间的“付费社交”。
在当代年轻人眼中,社交关系不该由金钱互动来维系。他们更看重真诚、纯粹的情感链接,而非“轻人情重礼金”的算计。当红色请帖变成“红色炸弹”,当人情往来变成人情束缚,新一代年轻人开始对“份子钱”说不。
从宏观上,婚礼大操大办,畸高的婚礼成本、昂贵的婚宴,以及婚礼背后复杂的“人情交易”,成了妨碍年轻人进入婚姻的拦路虎。事实上,国家也一直在推动相关的移风易俗,前不久,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门刚刚印发通知,制止婚宴餐饮浪费行为。事实上,付不起的婚宴和交不起的红包,成了一组矛盾,人人都想改变,只是惯性太大。
或许,婚宴回归亲友相聚乃至欢迎陌生人送祝福,而“份子钱”只是表达心意就行,大家都认同这样的价值,那么改变自然就开始了。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