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郑州一小区内,一名4个月大的婴儿被高空扔下的烟头烫伤。警方随后对事发单元楼的所有住户进行了采血调查并与烟头上的DNA进行了比对。最后,成功锁定了扔烟头的“元凶”。
随手一扔,贻害极大。这些年,高空抛物制造了太多悲剧,小到果核、塑料瓶,大到花盆、广告牌,乱七八糟的物件从高空落下,立马变成伤人利器。而从法律角度讲,去年3月起实施的刑法修正案新增了高空抛物罪,规定“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有法在前,刑责清晰,为何仍有人顶风作案?除了欠缺公德、漠视法规外,高空抛物行为相对隐蔽,锁定肇事者难度较大也是重要原因。一些人心存侥幸:认为扔就扔了,出了事也查不到自己头上。破除这样的心态,关键就是精准锁定肇事者。由此观之,一人抛物全楼测DNA,不失为一种选择。
当然,对如上操作,讨论和争议也不少。毕竟DNA检测费用不菲,还耗时耗力,执行起来并不容易。因此,不少人不以为意,认为“只是嘴上说说”,也有人质疑,为了一个烟头给全楼业主测DNA,算不算小题大做……
但今天是烟头,明天就可能是花盆,人命关天,岂是小事?更何况,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不放过每一个小案件,让任意妄为者付出代价,正是法之必行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避免高空抛物陷于“查无此人”困境的题中应有之义。2020年7月,烟台某小区住户将啃食的玉米扔到楼下,砸伤行人。相关方面发出通告要求肇事者主动到派出所自首,否则,将根据证物对全楼住户做DNA检测,最终由肇事者承担费用。此举一出,案件随即告破,足见“全楼测DNA”的震慑与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作用。
“头顶上的安全”兹事体大,除了司法事后追责定罪,事前预防同样值得重视。有的小区配备朝天摄像头、设置防护网,甚至派人专门盯防;一些企业针对高空抛物目标物小、突发性强、速度快等特点,积极研发相关AI技术,提升产品识别精度……种种方式,既有助于破解高空抛物“追责难”,也能在每一个日常中对大家的公共行为进行约束。于广大民众而言,居高不可“任性”,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知法守法,大家“头顶上的安全”才真有保障。
一只鸡蛋从25楼抛下,能让人一命呜呼;易拉罐从15楼扔下,可砸破头骨……即便是千分之一的风险,事故一旦发生,便是百分之百无法挽回的悲剧。敢于较真、防微杜渐,是对每一个普通居民的最大守护。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