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村小造火箭,背后有个“云端智囊团”

2023-12-15 09:43:56来源:新华每日电讯作者:李林

网络,正在缩短一些孩子与科学的距离。

曾经,科学对他们而言是抽象的,可望不可及。在劳务输出大县河南信阳固始县,科学教育一度是定理、公式。

张建涛读书时只看老师做过两次实验:一次隔着很远,伸长着脖子还是看不清;一次只是为了考试。

后来,热爱科学的他没走到科学的路上。他学了市场营销,毕业后在郑州辗转卖过女装女包、手机、电器。2019年,他回到家乡的县城,成为一名老师。

现在,作为固始县张广庙镇第一小学唯一的专职科学老师,35岁的他带着一群留守儿童真正走进了科学的世界:他们将塑料瓶组装成水火箭一飞冲天,用废纸盒发射空气炮击倒整排可乐罐……几十个孩子紧紧挤在一起,惊喜伴随着欢笑。

张建涛在自己的抖音账号@科学小小小实验中,已经发表了205个视频,收获点赞量45万多。

这些实验视频,正成为全国科学老师的“云课件”,通过抖音,在各地的教室里被播放和复制。

他和全国各地的科学老师们,因为短视频连接到了一起,在群中交流自制实验的经验。

“东北的袁海雁,江西的朱向阳,江苏的唐守平,桂林的田若平,景德镇的夏振东”,都是他的“云同事”。


孩子们围观张建涛制作的水火箭

01

在中国,小学生开始上科学课,源自2001年的课程改革。当时,沿用了半个世纪的小学“自然”课更名为“科学”。

2017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规定从小学一年级增设科学课。

5年后,教育部再次颁布新修订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科学课的整体设计,一直贯穿至九年级。

但是,对很多小学来说,科学课并没有语文、数学重要,很多老师身兼数职,都是照着书本教,很少做实验。

日前,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从课程教材、实验教学、师资培养、实践活动、条件保障等方面部署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以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力争用3到5年时间使中小学科学教育有大的突破性进展。

回到家乡后,张建涛陆续做过私立中学的物理老师、小学的数学老师。

做物理老师时,他是学校为数不多做实验的老师。他从网上买了材料和道具,展示“光的反射” “液体的压强”。

来到张广庙镇第一小学时,张建涛担任数学老师。闲着的时候,他会从办公桌底下掏出那几套物理实验道具摆弄。

2021年,固始县张广庙镇第一小学新盖了一栋楼,新建了实验室,由总爱摆弄实验器具的张建涛负责。他跑去一看,实验室是新的,但器材却是多年前买的,音叉已经坏了,器具只有一些量杯量筒、天平砝码之类的,做不了什么实验。他有点灰心,有两个月,他连实验室的门都没开过。

为了激励孩子们认真听讲,他第一次告诉学生:“听完课做完作业就带你们去做实验。”

那一次,他给孩子们表演了“风的形成”。班上的54个孩子坐满了实验室的9张桌子,每个桌上都有一个风车,用打火机点燃下方的可燃物,在热能的驱动下风轮就开始自己转动。

一个很简单的实验,却一下子点燃了课堂。下课时,一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女孩拉住了他的衣角,小声地问他下次什么时候能再做实验。

张建涛被打动了。


张建涛正在上实验课

在张建涛看来,对于像他这样的老师来说,做实验不麻烦,麻烦的是钱——学校没有更多的预算购买器具,他得想尽办法,用最省钱的方式自制一些实验器具。

张建涛开始改造生活废品做实验器具。

他在抖音搜索“科学实验”,跳出来成千上万个短视频。这些视频用简单的生活物品做素材,让身边的边角料在实验室里变成科学的“魔术”道具。

“希罗喷泉”,是三个饮料瓶加上几根吸管做成的;“机关枪”是一个纯净水桶,连上一根透明塑料管,再加一些乒乓球。

即使一张纸也有它的魔力,张建涛折了四五十次,尝试不同的角度、力度,让它成为真正的“回旋纸飞机”。

偶尔,他也会从网上买一点装备。便宜的螺旋桨安装在一个垃圾桶上,就变成了孩子们的“无人机”。

张建涛陆陆续续从抖音里自学了100多个实验。去年,他干脆申请转岗,从数学老师正式成为了一名科学老师。


张建涛办公室里的实验材料

02

 

 

如今,张建涛的办公室里存着不少“废品”:啤酒易拉罐、米醋瓶子、4.9L的老抽酱油桶、冷冻食品泡沫盒、装牛奶的纸箱、几根装修用的排水管、厨房的不锈钢汤盆……最珍贵的是1.25L可乐雪碧瓶——这里的超市买不到,只能去餐馆喝,喝完把瓶子带回来。

他还有一些五金工具,几年积攒下来的,都不值钱。他舍不得扔掉任何一个,心想着总有一天会用得上。

他说,他希望用最简单的方式、最便宜的价格、最方便的材料,让孩子们去感知科学。

一次,张建涛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水火箭的实验,该实验还出现在了《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附录中。于是,她在抖音上搜关键词,找到了@科学老师王印的账号。

在自制水火箭这个领域,浙江安吉蓝润天使外国语实验学校科学老师王印小有名气。

那时已经将近深夜12点,张建涛兴奋得睡不着,把王印账号里的几十个视频全部看了一遍,还加入了粉丝群。

过了几天,张建涛试着模仿做了一个水火箭。他觉得当时做的很“小儿科”,但是孩子们却沸腾了,围着“火箭”一个劲儿地拍手。

2021年3月,王印开始自制水火箭。这一年是国家航天大年,学校设立了“太空探索与人类文明”主题实践活动。

但制作的过程并不顺利。他的火箭不是飞不高,就是飞不直。他一共失败了16次。

后来,王印成了做水火箭的“专家”。

张建涛进了王印的交流群,发现群里一共有3000多名科学、物理老师。大家一起交流技术细节,“为什么降落伞总是打不开?”“为什么飞不高?”

不久之后,张建涛也在学校的操场上发射了水火箭。全校一千多名师生围在操场。火箭腾空而起,再缓缓降落。落下来大家一看,降落伞是一个红色的塑料垃圾袋。

2023年,抖音上的水火箭实验相关视频总数,同比增长了789%。发布该类视频的老师,同比增长62%。

在这些短视频里,水火箭发射的背景,有时是洋气的塑胶地,有时是高大崭新的教学楼,有时是乡村的土地,有时是远处的群山。

每当火箭腾空而起时,总会伴随着一阵学生惊喜的欢呼。


抖音里全国各地的水火箭

因为短视频,张建涛如今也有了十几个线上的老师实验交流群。大家定期分享作品或实验方面的研究报告,还会定期组织活动。比如,某老师自制一个实验,其他老师陆续模仿。每次活动都有几十个老师参加。

这就像是一种云端的接力学习。

张建涛自己也组织过一次活动,做的是虹吸实验。实验非常简单,便于大家操作。一个塑料瓶子,一根吸管,一个橡皮塞就够了。

他坚持一个简单的原则:用便宜的材料做实验,可以满足更多乡村的孩子。

大约三十个老师参加了他的虹吸实验,所有人都做成功了。

实验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

以前,张建涛觉得当老师“有时很崩溃”,因为有的知识点不管怎么讲,学生也不太容易理解;做实验时间久了,张建涛发现,孩子们收获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些原本沉默的孩子变得更爱表达了,见到他会主动打招呼;不少孩子会用实验中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不再直接扔掉家里坏掉的东西,先尝试维修;孩子的父母也纷纷找来,请老师推荐相关的书籍。

什么是科学?这所学校的展示廊里写道:“科学就是把任何被研究的对象,进行无限放大跟无限缩小,在无限放大跟缩小的过程中,找到接近百分百的完美理论,得出价值,做出贡献,看看你现在的生活,看看航母,看看互联网等等。”


张建涛给孩子们上科学课

03

 

 

张建涛从没料到自己会像今天这样。

2022年,他第一次带队去县里参加科技运动会,拿了好几个奖。今年,他所在的雏鹰实验室在第三届科技运动会上又获了七个奖,在所有参赛学校中成绩最棒,固始县的教育圈对他刮目相看。

有人统计过,两年来他带着学生们在全国一共拿了59个奖状和奖杯。其中,35个是航模类的奖项。

他已35岁,教龄只有三年,却是学校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他走在校园里,学生看他就像看见魔术师,调皮的男生会对着他大喊:“做一个!”

他的头发白了不少,但依然是“全校精力最旺盛的老师”,也是“幸福指数最高的老师”。

有时候他翻看抖音,看到那么多的科学小实验,的确能吸引孩子们。根据《2023抖音科学实验数据报告》,抖音上共有473万个科学实验相关视频,累计收获492亿次播放。

这些视频的时长超过1629万分钟,按每堂课45分钟计算,相当于36.2万节实验课。2023年,抖音科学实验搜索数据同比增长了230%。

有个南方的小学老师,曾在网上给他留言,希望他能把视频私下发过去,这样就能在课堂上播放给孩子们观看。

张建涛有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接下来一年,他想制作出100个实验教程的“云课件”,放到抖音上,全部免费观看。

他还决定,拍视频要让学生们多出镜,因为科学教育需要“用孩子带动孩子”。

甘肃陇南市武都区41岁的小学老师周鸿,受张建涛的影响很大。由于学校科学老师紧缺,他转岗到六年级任教科学。他说,按照书本上课没那么生动,他希望孩子们思路能更开阔一些,学着自己去研究和创造。

在观看了张建涛的视频后,他决定动手做一个水火箭,他还请教了王印。

前不久,周鸿在抖音上传了带学生们做水火箭的视频。陇南市电教馆馆长看到后,邀请他和学生们去市里的创作比赛现场表演。周鸿在线上指挥学生发射,一级水火箭实验成功,学生们又尝试性发射了三级水火箭,虽然失败了,但依然拿到了特等奖。

实验留给孩子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梦想。

有一次,张建涛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梦想写在水火箭里,一起发射到空中。课后,他偷偷把这些纸条捡了回来。许多孩子在上面写了想成为“科学家”“宇航员”。


张建涛给孩子们上科学

 

责任编辑:蔡晓慧
列表
文章排行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