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礁官兵与学生通信35年
志愿者10年为1350位烈士
找到家人
学生在战舰甲板上国防教育课
……
在浙江宁波
军民共同守护海防的故事
正在不断延续
守礁官兵与学生
“鸿雁传书”35年
胡四海
是宁波大榭岛上大榭中学的退休老师
1988年
他看到了一篇报道
讲的是我国海防前哨赤瓜礁的故事
当时的赤瓜礁上
只有一间海上的茅草屋
守礁官兵在茅草屋里
奋力阻击外军
守卫我国领土主权
胡四海和学生们深受触动
“读这个报道的时候
我们班所有的孩子都掉眼泪了
我读不下去了
让班长读,班长也哭了……”
1988年
胡四海和学生们一起
给赤瓜礁上的官兵
郑重写出了第一封信
3年后
他们才收到来自赤瓜礁的回信
胡四海回忆:
“我拿到这个信没先打开
躺在床上闻
闻到海水的味道”
之后的35年
“鸿雁传书”,来往了300多封信
字里行间
学生们表达对守礁官兵的敬意
官兵们又在回信中
鼓励同学们勇敢奋斗
今年,宁波市双拥办向全体市民
发起了给守礁官兵写一封信的活动
目前参与人数已经超过15万人
而那一封封历经海上风浪
带着咸咸海水的回信
又不知鼓舞了多少孩子的心
宁波女孩为烈士寻亲
10年帮1350位烈士“回家”
“他是重庆人
他也没找到家人吧?”
宁波志愿者孙嘉怿
来到宁波象山县五一八海战烈士陵园
统计还没找到家属的烈士名单
每到一处烈士陵园
孙嘉怿都会找到当地
最熟悉烈士信息的志愿者
统计还没找到家人的烈士名单
多年前
孙家怿参加了一次为老兵洗手的义务活动
深受触动
后来,她发起了
“我为烈士来寻亲”公益项目
并获得了多地基层
退役军人工作人员的帮助
2022年4月
孙嘉怿搜集资料时
收到一份上甘岭战役中
与敌人同归于尽的38人名单
特等功臣朱有光的名字
引起了孙嘉怿的注意
几经辗转
孙嘉怿找到了朱有光的家乡
得知朱有光是家里独子
父母都已过世
他甚至连一张照片都没留下
于是,孙嘉怿产生了
为朱有光烈士修复遗像的念头
孙嘉怿和志愿者
对照着朱有光堂弟的照片
仔细刻画细节
“当整个画面呈现的时候
哎呀,就是他了
一种跨越时空的交流
跨越时空的致敬,很有意义”
过去的10年
孙嘉怿和志愿者们
已累计为1350位烈士找到家人
2023年
孙嘉怿被评为全国“最美拥军人物”
她还和多个高校合作
为烈士修复遗物、遗像
让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留给后人的
不再只是一串名单或残缺的遗物
在宁波舰的甲板上
开设一堂国防教育课
在宁波
“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这句话绝不只是一句口号
当地用心用情
为部队官兵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坚持把好职位、好岗位、好学位
留给军人军属
大力推进社会化拥军支前工作
2023年
为了解决部队官兵子女的上学问题
军地合办的浙江省八一学校成立
今年,初一年级接收了
76名宁波现役官兵的子女
学校成立时
东部战区海军官兵
送给同学们一艘宁波舰的模型
中秋节前
八一学校的同学们
带着亲手做的月饼
来到了海军宁波舰
同学们在宁波舰的甲板上
上了一堂沉浸感十足的国防教育课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