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编织人生,光阴沉淀故事。这家叫作“忘不了”的咖啡厅,位于四川成都一家养老院的一角,这里的咖啡师是患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老人们在这里制作、售卖咖啡,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尝试与世界连接。《光阴的故事》走进这家特殊的咖啡厅,去感受他们用快乐对抗“遗忘”的故事。
养老院里的咖啡厅
收获“被需要”的成就感
从第一步磨豆开始,到压粉、萃取、打奶泡,最后加入咖啡液……在养老院社工的帮助下,今年84岁的代秀玉忙碌着她的“日常工作”——做咖啡。“忘不了”咖啡厅是养老院临街一侧辟出的一角,这里面积不大,但是设备齐全,可以制作拿铁、美式等多种现磨咖啡。最多的时候,老人们一天可以做几十杯咖啡,但是每一次重新做,他们都需要养老院的社工从头教起。
咖啡厅现场只有大约4米宽,但养老院不少像代秀玉这样的认知症老人经常会聚集在这里,一起做咖啡。受认知症的影响,他们忘记得很快,做咖啡的步骤、每杯咖啡标定的价格,经常一转身就忘记了。
在工作人员的鼓励下,代秀玉尝试着当了一回老师,带着记者一起制作咖啡。虽然步骤不完整,很多细节被遗忘,但过程中,老人却表现得十分专注。工作人员介绍说,做咖啡能让老人获得一种“被需要”的成就感。
养老院社工 吴亚男:代奶奶那天做了十多杯咖啡。她自己都分不清楚到底做了多久,就感觉一直做,一直在这站着,一直在工作,她就表现出有点不耐烦的感觉。后面我们就告诉她,这些人都是喜欢你做的咖啡,想来买一杯你做的咖啡喝喝。很明显能感觉到她心里的一个变化,就是非常开心,然后也比较有成就感。
推车卖咖啡
认知障碍老人感受“被需要”
因为认知障碍,这家咖啡厅的很多老人已经记不全制作一杯咖啡的完整步骤,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体会到“被需要”的快乐。除了通过制作咖啡锻炼执行能力、应对执行障碍,老人们还会集体出门卖咖啡,通过这种方式与社会建立连接。
天气好的时候,养老院会组织认知症老人们先做好咖啡,然后一起出门在附近售卖。因为咖啡厅靠近成都熊猫基地,经常能碰到不少游客来到基地附近的绿地广场打卡露营。养老院的负责人苏有城介绍说,一杯咖啡只卖9块9,虽然不盈利,但却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老人们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养老院负责人 苏有城:我们特别设计了“忘不了”咖啡厅这个空间,它能够给我们老人带来这种肢体的训练,大脑的活跃,还有一个就是情绪的提振。你发现我们老人去卖了咖啡以后,把咖啡都卖完了,特别开心,回来特别喜悦,就是这种自我实现带来的喜悦是非常宝贵的事情。
为了让老人持续性感受到“自我价值”。养老院会根据老人的售卖情况、平日的表现发放“爱恩币”。老人们可以通过这种“虚拟货币”参加养老院的集市活动,兑换日用品。
养老院负责人 苏有城:因为我们咖啡只卖9块9,回来给老人发2块钱。我们有一个相对来说程度比较轻的认知症的爷爷,他就不要。后来我们把钱放大了10倍,开始发“爱恩币”,发20块钱(爱恩币)的时候他就很开心,就接了,特别开心。老人对于自我的价值认可,或者说能够有这种可以量化、可视化的价值认可,你发现他整个的力量感、他的情绪各方面真的要好很多。
在“忘不了”咖啡厅和认知障碍“和解”
这家养老院目前有大约30名患有认知症的老人,平均年龄超过70岁。如今,养老院里的这家“忘不了”咖啡厅,已经成为成都市“认知障碍友好社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认知障碍友好社区”是成都市民政局从2023年开始打造的民生项目,旨在让更多老年人了解和预防认知症,同时为相应认知症患者提供非药物干预训练及家庭支持活动。如今,整个成都市已有56个这样的友好社区,越来越多人通过它了解到认知症。
养老院负责人 苏有城:我们这个“忘不了”咖啡厅既是一个干预的场所,也是一个科普宣传的窗口。虽然认知症不可逆转、不可治愈,但是即使得了认知症,也是可以好好生活的,他的生活质量、生命尊严是可以得到保持的。这个事情必须让足够多的老百姓知道,如何提前预防,如何及时干预,如何专业照护。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