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章哈:展现彩云之南非遗的美

2024-05-21 16:59:00来源:环球人物网作者:李璐璐
     编者按:
  云南因其多样的民族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能歌擅舞,创作出了热情奔放的歌舞,创造出了极具民族特色的乐器,也流传下来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活动,有着非常宝贵的艺术及人文价值。
  非遗作为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物质文化,需要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环球人物网将以视频+图文的形式介绍象脚鼓舞、布朗弹唱、章哈、孔雀舞、葫芦丝、基诺族竹筒乐以及泼水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追寻传承人的故事,展现彩云之南非遗的美和传承人的守正与创新。今日推出第四期《傣族章哈:展现彩云之南非遗的美》。
  

  傣族章哈(又称“赞哈”),是傣族传统曲艺唱曲形式,流传于云南省南部边陲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及思茅市江城、孟连、景谷等地的傣族村寨,与傣族毗邻而居的布朗族中也有传唱。
  章哈既是歌手称谓,也是作为曲艺表演形式的曲种名称。章哈的具体演出形式可分为独唱和对唱两种,其中对唱有赛唱的性质,演出因伴奏乐器不同也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以傣族拉玄乐器玎伴奏,演唱内容多为山歌,情歌,多倾诉小伙子对姑娘的爱慕之情,称作“哈赛玎”,另一种以单簧吹管乐器荜伴奏,称作“哈赛荜”。章哈的演唱既有即兴演唱,也有程式化的祝福歌、祈祷歌还有固定本子的叙事长歌等。2006年5月,傣族章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傣族章哈。李璐璐/摄
  为保护和传承傣族章哈这一文化瑰宝,“傣族章哈”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玉光,不仅演唱傣族章哈,还招收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授他们傣族章哈演唱技法。今年67岁的玉光,10岁开始学习章哈,她创作的曲目《要做致富的好伙伴》《尊重妇女》《岩燕的故事》在云南地区流传甚广。
  如今,章哈也有了年轻的传承人。1989年出生的玉叫,自幼在傣族村寨里长大,深受本民族文化的影响,6岁便开始学习章哈,一直致力于传承和推广章哈文化。她积极创新,用新的演唱方式,把章哈文化与宣传党的理论、政策结合起来,用傣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禁毒防艾等政策知识宣传到傣族群众中去,其创作的《勐海茶飘香》《幸福生活暖心窝》《勐海换新貌》《傣乡新生活》《禁毒防艾》《交通法规是个宝》等原创歌曲,在傣族群众中广泛传唱,深受傣家人喜欢。
  玉叫致力于传承和推广章哈文化。
  来源:网球人物网综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共青团勐海县委
责任编辑:李璐璐
相关阅读
列表
文章排行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