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国积木”狠狠种草!网友追更66岁爷叔的榫卯课

2024-05-11 09:25:36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古建筑为什么能抗震?

古建筑真的可以不用钉子吗?

近日 一位上海爷叔王震华

在社交平台开课解答‍

△王震华搭建的“榫卯”赵州桥

他不用钉子胶水搭建出

一座“榫卯”赵州桥火爆全网

不仅让年轻人爱上“中国积木”

更让世界见证中国古建筑的精妙

01

木工→工程师→非遗传承人

上海爷叔与榫卯的缘分源于这里

王震华的故事

始于对木工刨花的热爱

16岁时 他跟随一位老木匠

学习修复古建筑

却因恐高与这一职业擦肩而过

但他没有放弃

对榫卯结构的痴迷让他决定自己动手

揭开隐藏在木头之间的秘密

02

历时5年 将祈年殿微缩成现实的1/81

一榫一卯间完美重现

痴迷中国古建筑半辈子

王震华一直有个梦想——

做一件全榫卯结构的古建筑模型

为了实现梦想

52岁那年

他开始研究微缩营造技艺

在投入了漫长而孤独的五年

烧毁了三个版本后

他终于用7108个零件、10万道工序

完美复刻了天坛祈年殿

这座微缩成现实的1/81的模型

每扇门、每扇窗都能自由开合

最小零件不到2毫米

微缩版祈年殿

赢得了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会金奖

成功复刻祈年殿后

王震华并未停下脚步

他再度苦心钻研

用20万道工序

打造出“榫卯”赵州桥

这座赵州桥由7169个零件

12个鲁班锁组成

最小零件精度达到1.3mm

更让人惊叹的是

这座桥是完完全全的榫卯结构

不用一根钉子、没有一滴胶水

03

社交平台上的“木痴王震华”

让古建筑知识触手可及

如今 他向岳阳楼发起挑战

同时 他在社交平台上

用短视频、直播的方式

解读微缩营造技艺

讲述中国古建筑之美

网友表示:“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品”

“感谢这些手艺人对文化的传承”

除了这位上海爷叔

还有很多手艺人复原古代好物

也让马面裙等非遗工艺品

成为新的潮流

⬇️⬇️⬇️

青年笛箫制作师董寅聪

经他改制 骨笛“活”了起来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一双巧手

畅杨杨匠心传承孟津剪纸✂️

“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郎佳子彧

把传统技艺与时代热点相结合

让老手艺get新玩法

……

传统文化古为今用

在匠人的手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我们一起期待他们的下一个作品

又将带来怎样的惊喜!

✌✌✌

责任编辑:高玮怡
列表
文章排行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