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多岛”的三十二名“岛民”

2024-07-31 14:27:05来源:安徽日报作者:袁中锋
  近日,黄山市黟县在“黟川两岸”创意街区打造的数字游民社区,迎来了首批32名数字游民的入驻。由于该数字游民社区被命名为“黑多岛”,因此这32名数字游民又被称为“岛民”。
  什么是数字游民?他们来黟县干些啥?未来走向何方?7月24日,记者来到黟县,与“岛民”们面对面畅聊,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
  为何是黟县?
  ——认知与规划契合促牵手
  在云南大理、浙江安吉、海南陵水等地,有一群特殊的青年群体:他们把大城市的工作带到小城市干;把在大城市赚的钱带到小城市花;他们不以在某个地方定居、购置房产为目的,而是以实现工作与休闲的动态平衡为追求目标。这一特殊群体便是数字游民——一个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远程工作,追求自由、灵活和自主生活方式的群体。
  为何“迁徙”到黟县?“黑多岛”数字游民社区主理人大曹说:“‘大环境’的契合是首要因素,黟县所在的‘大黄山地区’将打造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这里对数字游民有着清晰的认知及具体的发展规划。”
  大曹所说的“大环境”,还包括古韵悠然的自然环境以及十分便利的交通环境。“2至3个小时,即可从上海、杭州等繁忙的城市,穿越到青山环绕、绿水环流的黟县。”大曹说。
  除了“大环境”的得天独厚,“小环境”的怡然自得也是重要考量因素。“黑多岛”数字游民社区所在的“黟川两岸”创意街区充满艺术、人文及烟火气息,且小剧场、图书馆、会议室、办公区等设施完备。
  之所以入驻黟县,还与“新乡人”吴永泽的牵线搭桥有着直接关系。原在上海工作与生活的吴永泽,2016年来黟县旅游时,被当地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地理位置等元素所吸引,之后他在黟县投资兴建了农场、米酒厂等产业。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但是,当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会发现,乡村对人才吸引力的不足及其给产业发展带来制约。”如何吸引人才来到乡村,进而破解产业发展的瓶颈,成为吴永泽时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2021年,在寻求乡村振兴人才过程中,吴永泽首次接触到了“数字游民”,并发现这是一个庞大的新兴群体。为了解这一群体,吴永泽还专程赴云南大理、浙江安吉以及印尼巴厘岛等国内外数字游民较发达的地区进行考察。在考察过程中,吴永泽与大曹相识,并碰撞出在黟县创设数字游民基地的火花。
  来乡村干些啥?
  ——共居是起点共创是目的
  7月8日,相聚黟县“黑多岛”的招募令发布。
  “我们招募的对象是带着项目和想法的人,或者是带着技能的创业者、探索者以及想要在乡村发展自己事业的人,会对每一名报名者进行认真地考量与评判。”大曹说,首批32名成员是从213位报名者中筛选出来的。
  32名成员超半数来自上海,其他来自北京、广州、杭州等城市;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52岁,平均年龄32岁;入驻时间1周至3个月不等。
  来到32名“岛民”共居的民宿,在一楼茶室、大堂等区域,“岛民”们或对着电脑忙自己的工作,或一起品茶闲聊。
  来自上海的王小狸是一名广告策划师,记者跟其打招呼时,王小狸正在为代理的一款红酒做网络推广。“我在上海便是居家办公,就工作而言在黟县与在上海没啥两样。在这里每个月住宿费仅需1400元,比在上海的房租便宜许多。”王小狸说,相对低廉的生活成本、舒适的住宿环境、秀丽的山水风光等因素,是自己选择成为一名数字游民以及来到黟县的主要原因。
  来自杭州的李浩是一名AI博主,完成工作后便会骑共享单车畅游黟县的村庄、田野。“乡间的小道、飞翔的白鹭……我没有想到黟县的乡村如此之美,将来我会把它们植入到我的AI创作中。”李浩说。
  32名“岛民”并非各忙各的,他们还有着众多交集与灵感碰撞。
  王小狸说,自己从小伙伴那里学会了如何用AI制作海报;李浩说,自己从小伙伴那里收获了创作灵感与素材……
  “共居只是起点,共创才是目的。共居所产生的互动与交集,可以给共创铺垫了解与信任。”大曹说,入驻期间将会举办职业经历分享、AI工作坊、读书会等活动,鼓励“岛民”们将自己的品牌、产品和服务展示出来,找到“被看到、被感知、被认同”,进而一起选项目、话合作……
  对于“共创”,吴永泽认为,绝大多数数字游民都是高技能、高学历、高收入,他们有知识、有视野、有经验。从事不同职业的他们走到一起后,可以碰撞出无限火花,例如AI+文创、AI+金融等。“在‘岛民’们入驻黑多岛期间,我们将引导他们聚焦大黄山建设,围绕和美乡村建设、文旅产业发展、创意产品研发等开展孵化创新创业。”吴永泽说。
  未来走向何处?
  ——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在发展文旅事业方面,黟县一直有着敢为人先的特质。”谈起首批数字游民的入驻,黟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殷园说,这是黟县的一次新尝试。
  黟县是我国开发乡村旅游最早的地区之一。1986年,西递人用一张写在香烟纸盒上的门票,开启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先河。2000年,西递、宏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黟县也由此打响了“中国画里乡村”的名号。
  近年来,从全域旅游到全域乡村运营,再到乡村旅游集聚区,黟县在乡村文旅发展方面的探索与创新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今年6月12日,黟县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区获评2024年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通过发展乡村文旅,黟县走出了一条自己的乡村振兴之路。对于数字游民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殷园认为,两者可以实现“双向奔赴”。“乡村能为数字游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高效的工作条件和多姿多彩的社交活动,为他们探索人生提供更多可能性;数字游民也可以运用自己的技能激活乡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殷园的这一观点,在多位专家、学者那里可以得到佐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姚建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付伟等人在发表的有关数字游民文章中均提出,数字游民正在从乡村的“融入者”转变为“改造者”。如今,在云南大理、浙江安吉、海南陵水等地,数字游民形成了“融入乡村—改造乡村—吸引更多数字游民”的良性循环。
  为吸引更多数字游民来到黟县的和美乡村,黟县正拟制定出台数字游民集聚部落十大支持政策,从金融贷款、生活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同时,还将搭建更多数字游民孵化、创新平台,努力将他们培养成为一支乡村振兴的新力量,助力乡村发展。
  “过去,我们都是先招项目、再招人。现在,数字游民让我们换了一个思路,先招人、再招项目。人来了,项目与产业也就跟着来了。”殷园说。
责任编辑:李璐璐
关键词: “黑多岛”
列表
文章排行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