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文旅争相邀请
此次巴黎奥运会乒乓球项目
2金1银获得者
孙颖莎
到自己家乡打卡喝茶
原因是直播上
国乒教练肖战谈到
孙颖莎平常训练时
最喜欢的就是来一杯冲泡的绿茶
在比赛忙碌时
偶尔会忘记给孙颖莎准备绿茶
王楚钦就会问:
“绿茶呢?莎莎的绿茶呢?”
莎莎,好喝的绿茶在这呢!
南京安排!
古籍《茶经》有云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南京绿茶生产历史悠久
南京自古以来,虽非产茶中心,但南京在整个中国茶叶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东吴孙皓“以茶代酒”的故事出自金陵,被誉为“茶圣”的唐代茶学家陆羽曾踏足南京栖霞山留下试茶亭。
试茶亭。
南京栖霞山自唐代伊始,便有百姓植茶于此。到了唐中期,茶圣陆羽到栖霞山采茶并撰写《茶经》,书中曾经记述了《广陵耆老传》的故事,栖霞寺后山在现代仍有试茶亭旧迹。在《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一文中也有佐证,“摄山有茶坪”,可见当时栖霞山的茶是种植成坪的,只是后来荒芜了。
到了明代,朱元璋在南京“废龙团贡茶而改贡散茶”,由此中国开始出现散茶,并开启“茶为国饮”的新风尚。
清末,江南植茶公所、茶务讲习所分别在南京筹办、建立。1906年,清代中国第一所官办茶叶科学研究机构“江南植茶公所”在钟山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近现代茶叶科技的开端与发源。
茶务讲习所筹办于1910年,设于丁家桥。这一茶务讲习所是中国较早的茶叶教育机构,它的成立推动了茶叶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壶雨花茶,道尽金陵春
南京雨花茶具有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属于绿茶类
其种植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陆羽的《茶经》中便有记载
作为中国经典名茶
南京雨花茶已经成为南京
一张清香的城市名片
2021年6月,绿茶制作技艺(雨花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12月,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京的雨花茶制作技艺也位列其中。
南京雨花茶的前身,是清代《虫鸣漫录》记载的一种“钟山云雾茶”。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山陵园高级工程师俞庸器负责茶叶炒制工艺技术革新,于1959年春研制成功,命名为“雨花茶”,以志烈士万古长青。
雨花茶外形紧细圆直,锋苗挺秀,色泽绿润,白毫隐露。经沸水冲泡,上下沉浮,犹如翡翠,内质香气浓郁,汤色明亮,滋味鲜醇。
每一杯雨花茶的诞生
都历经了一场千锤百炼的蜕变
从嫩绿新芽到馥郁回甘
离不开精细的采茶与精湛的茶艺
雨花茶制作技艺包括采摘、摊放、杀青、揉捻、整形、干燥、精制、烘焙等。其中,杀青即用高温杀酶,温度高达140至160摄氏度,揉捻时,双手在竹帘上往返推拉滚揉,中间解块3至4次,初步成条,茶叶微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雨花茶制作独创雨花茶整形搓条、抓条理条工艺,这也代表了传统绿茶制作工艺最高水平。
好山好水孕育好茶叶
除此之外
金陵龙针、金陵龙豪、
浦口浦桥玉剑、六合平山翠茗、
高淳青山碧螺春
等各具特色的地方名特茶
也在散发着清香
我们特别邀请孙颖莎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南京之旅
共赴一场绿茶的盛宴
南京日报南报网出品
内容来源:南京日报南报网;金陵档案;南京栖霞山风景区
图片来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孙中元 徐琦 邢虹 蒋琰 缪越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