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淮扬美食”主题营在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开营。本次夏令营活动由中国侨联主办,江苏省侨联统筹,淮安市侨联承办,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协办。来自英国、阿联酋、爱尔兰、加拿大、荷兰等国家的19名华裔青少年参加了此次“寻根”之旅。
“淮扬美食”夏令营主题活动自7月23日开始,历时十天,营员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地探访、文化课堂、烹饪学习、技艺比拼等活动,同时采用线上和线下同步、海内与海外联动的方式,让海外华侨和家长实时了解学员动态,与孩子们共同学习中华美食文化,了解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淮安。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扬州大学的丁茂桢积极参与了家乡这次文化交流活动。19岁的丁茂桢是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的大二学生,他为此次活动全程提供了志愿者领队服务。他带领19位华裔青少年瞻仰了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吴承恩故居,让他们充分了解了淮安的历史人文;与他们漫步河下古镇,畅游里运河文化长廊,感受淮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百姓生活;在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的食品科技馆和本草堂中医馆,他带着华裔小营员们在本草堂中医馆学做防蚊香囊,体验了中医把脉开方;在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烹饪实训中心,他还协助多位烹饪大师,让小营员们学习体验了平桥豆腐、狮子头等淮扬名菜的做法,加深了他们对淮扬特色美食的了解。
(左一为扬州大学志愿者丁茂桢)
在担任志愿者期间,丁茂桢除了负责照顾营员们的饮食起居和安全保障之外,还充分发挥了自身专业优势。在烹饪课堂上,他为小营员们制作平桥豆腐、狮子头等菜品提供了专业指导。在河下古镇,他又当起了导游,为小营员们讲述了古镇的历史,“河下古镇形成于春秋末期,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是大运河上最早的古镇,在明清时期,河下古镇因其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水运资源,成了盐商的集散地和南北物资的交通枢纽,商旅云集,人文荟萃,餐饮繁荣。里运河文化长廊的国师塔,是为了纪念清代顺治皇帝的老师。清代名僧玉琳禅师建立的九层八面楼格式佛塔,已成为清江浦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标志性建筑。希望能通过我的讲述,让这些华裔营员们在欣赏美景之余,还能学习江苏淮安的历史文化。”
(左二为扬大志愿者丁茂桢,指导同学们制作传统名菜)
夏令营临近尾声之际,两位小营员向丁茂桢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他们觉得认为淮扬菜很好吃,但不易做,切身体会到了淮扬菜的魅力。”在丁茂桢看来,“我是淮安人,又在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读大二,能有机会担任此次活动的志愿者,传播美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我个人的荣幸,也是我和每位扬大学子的使命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