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平台上追剧,尚能“跳过广告”;演唱会中途,歌星强行推销,观众该如何屏蔽?前不久,民谣组合水木年华因在演唱会上穿插广告、推销衣服,引发观众不满。7月17日,该组合发表声明表达歉意,承认“在整个流程安排、互动环节方面有不妥之处,影响了观众的观看体验”。
“我们是来听歌的,不是来看广告的”,网友的留言,道出了观众的心声。据悉,该场演唱会在开场前便播放大量商业广告。观众好不容易捱到开场,当现场氛围渐入佳境时,演出突然暂停,紧接着屏幕上亮起了巨幅服装界面和二维码,组合成员在舞台上直接推销自家服装品牌。台下观众大跌眼镜、不禁发蒙:这是演唱会还是推销会?演出还没结束,歌手怎么先干起了“副业”?
演唱会强行插播广告,既破坏演出的连贯性、影响观众的观演体验,又有“算计观众”的嫌疑。该组合和主办方很清楚,台下粉丝最有可能为偶像情怀消费,所以才见缝插针,甚至不惜在演唱会中途、观众没有“跳过广告”的选项时,肆意推销。但观众不是冤大头,花钱买票,是为听歌、与歌手互动;广告喧宾夺主,只会让观众觉得演唱会不值票价。对于真心喜爱音乐的歌迷而言,音乐盛宴中过度掺杂浮躁的商业因素,也意味着对艺术的不尊重、对观众的轻视。无论如何,这样的“带货插曲”,都不怎么动听。
现下,演唱会主办方中商业组织居多,谋取利益成为绕不开的“旋律”。不少演唱会外,卖明星周边、拉广告做宣传的摊位比比皆是,只要不影响演出秩序,观众也不甚介意。但商业的边界再怎么延展,都当停在舞台前,停在纯粹的音乐初心外。如今通过音乐平台、唱片听音乐,越来越便捷、音质越来越好,观众仍愿意花大价钱看现场,歌手、主办方就更该珍惜这份热情,确保演出质量,用真诚的态度和艺术造诣留下观众。
演唱会是粉丝与歌手共鸣的舞台。这份惺惺相惜,不该被商业的污浊气破坏;难听的“带货插曲”,下次就别再上演了。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