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不能再“安能辨我是雌雄”

2024-03-26 13:31:33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作者:田闻之

“上个卫生间,却不知进哪扇门。”这样的尴尬,近来频频见诸各大社交平台。据观察,如今不少商场卫生间找不到“男”“女”二字,却见各种花哨图案标识,不仅老年人看不懂,年轻人也拎不清。

“人有三急”,务求方便。那些几何组合、艺术图案,什么京剧脸谱、水滴造型、动物剪影,的确一个比一个新潮,奈何众人却“消受不起”。前有“老伯看不懂英文误入女厕被指非礼”,后有“阿姨进厕所前拍照给子女确认才敢踏入”,一些奇葩设计,不仅仅是辣眼睛,更是实实在在影响到了大家的生活体验。无怪乎网友们“小题大做”,拍照上网集中“讨伐”。

追求时尚,当然并无不可。包括卫生间在内的所有空间,都是商场气质构成的一部分,设计上与众不同一些、新颖别致一些,都可以理解。但凡事过犹不及。当所谓的“创意”过了头,让基础标识丧失了基本意义,就成了拍脑门、出洋相。归根结底,创意是为人服务的。其好或不好,不单单是线条运用、创意元素的比拼,而是便利性、体验感的综合评判。毫无实用功能,再时尚有何用,又要给谁看?

高级感与实用性,理当兼而顾之。更进一步说,在涉及生活基本诉求时,后者还要排在前者之先。尤其是一些公共标识,本就是指引之用,当清晰明确。根据《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公共卫生间图形符号为穿西服的男士与穿裙子的女士,颜色只能使用黑色、蓝色、棕色等;标识牌必须固定贴在门旁等。但这些要求,目前只是国家推荐性标准,并无强制意义。如果说此前类似问题没有那么普遍,尚可鼓励“脑洞大开”,那么现今创意有离谱之势,就不得不严肃对待。至少,应给信息标识设计划出一定底线,说清楚哪些元素必须包含,然后再去做加法。

商场卫生间只是一例,公共场所标识细节的规范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发力。少做一些花里胡哨的无用功,才能让公共空间更加便利。

责任编辑:蔡晓慧
列表
文章排行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