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说唱歌手的文艺之路能有多广?过去一年,宝石Gem给出了值得探究的答案。
去年底,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上,宝石Gem展现了自然的喜剧天赋;今年初,他又凭借《平原上的摩西》和《立功·东北旧事》两部作品,让观众看到了深度的表演能力;到了5月,一首《电梯战神》出圈,犀利的歌词如同一场行业之问刷屏网络……再见到老舅,是在《披荆斩棘3》的舞台,他以一首《男儿当自强》开场,紧接着是炒热气氛的真人秀,歌舞并行的训练故事,还有他成为队长的生动场面——宝石Gem称得上是说唱圈最跨界的歌手。
人民文娱对话宝石Gem,就是在《披荆斩棘3》的后台。第一反应:他瘦了好多。他的瘦不全因节目高强度训练而至,他很早就有了这样的想法。不论是做演员还是舞台表演,身材管理终究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如他所言:“作为艺人每个舞台都很重要,形象也是非常重要的。”
尽管在节目中一直带着幽默细胞,但宝石Gem骨子里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这从他的作品中就可窥探一二。最为大众熟悉的《野狼Disco》,大白话之下是他对东北往事的深深怀念。因此,与记者聊起“东北文艺复兴”的话题,宝石Gem的回答都显得文艺了起来。
当然,还有他为凤凰传奇写的《山河图》,包括他个人演唱的《送情郎·东雪》等国风作品,背后都是对传统文化大量的探索和学习,方能将千百年的情怀融入到现代流行之中。
不论是备受讨论的蒸汽波风格,还是惊艳的中国风,甚至是影视剧中的形象、《披荆斩棘3》中的样子,都成为宝石Gem口中完整个人的拼图。本性里,他始终是一个期待挑战的人,在不同的跑道上酣畅淋漓地尝试,既是职业生涯的突破,也是人生价值的实现。
他形容《披荆斩棘3》的旅途就像一部热血漫画,而他的人生故事,同样如此。
有Rapper在,劲儿就顶上来了
人民文娱:一开始接到《披荆斩棘3》的邀请,是怎样的感觉?
宝石Gem:我肯定是特别激动。我知道这是一个特别棒的节目,有很多很优秀的哥哥,既想来学习又想来挑战,跟行业内的哥哥们有个碰撞。
人民文娱:应该也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吧?
宝石Gem:心理建设会有一点,但具体的其他准备我倒没有做,因为我还是挺相信,第一个是缘分,第二个是自己的实力。
唱歌和跳舞都是我的短板,我既不是旋律歌手,也不是专业舞者,但是你可以跟人家一起进步,跟人家学习。真人秀部分是我最不担心的,我觉得真人秀最主要的就要足够真诚,真诚就会感染别人,不论是跟你一起录制的同事,还是观众朋友们。
我觉得自己的性格蛮适合这个节目的,能跟大家打成一片——但我还不是最迅速的,最迅速的是弹壳。
人民文娱:很多人都没想到,你的初舞台选的是《男儿当自强》。
宝石Gem:其实很多人都期待我(初舞台)再唱《野狼Disco》或者《电梯战神》,但我觉得来了就应该有点新的东西和诚意,尤其像《电梯战神》是前半年刚做过的一个舞台,我不想让大家觉得你就只有这点存货,对吧?
人民文娱:这个节目很重要一部分就是团体作战,你给自己在团体中一个怎样的定位?
宝石Gem:我一般在团队中或者在表演中都不喜欢占中心位,也不喜欢做一个完全的掌控者和主导者,因为我不喜欢管别人——不是没有责任感,我是怕给别人造成负担。我觉得大家舒适就是最好的状态。
人民文娱:那你在被选为队长的时候,是不是有一点后悔?
宝石Gem:谈不上后悔。甚至表演结束我都感觉自己没当队长,只是大伙儿齐心协力地完成了,仿佛每个人都是队长,每个人都在发挥自己的能力,我自己也学到了很多。
人民文娱:那总有点贡献吧?
宝石Gem:加油打气,我绝对行。有Rapper在,你就有那种劲儿顶上来,绝对不会妥协、不会服输。我觉得我在这一点上还是起到了一点点作用吧。
人民文娱:经过这么一趟,是不是又有回到鲜衣怒马少年时的感觉?
宝石Gem:当然有了,多少年没经历过宿舍集体生活了。还有一个,大家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无论是对于舞台的向往和尊重,还是来这儿的心态,都有相似之处。所以你既有荣誉感,又有朋友之间的热血感。这次对我而言,就像在经历一个热血漫画的连载,从刚开始大家四面八方汇集,每个人拿出自己的本领,然后根据各自的性格形成一个小队,大家去奋战,一路上还会遇见不同的盟友,遇见一些困难,就很好玩。
东北野狼的逆袭
人民文娱:事实上,大家对于《电梯战神》依然记忆深刻,你是不是也想透过这首歌,表达一些行业现状?
宝石Gem:说唱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自省,在于对社会的观察。我觉得音乐创作者在这个快速的当下有时候变得更加被动。往往一首歌和一种风格的形成是需要反复磨练、推敲和多年经验总结的,但现在一切来得之快,甚至让人都没有时间消化。
第二个是现在创作者除了做音乐之外,还有很多新的选择,比如说成为一个艺人,成为一个服装厂牌的老板,那还会不会有精力去平衡,对于我自己而言也都是一个课题。我在“拷问”其他Rapper的时候,也是在“拷问”自己。
人民文娱:感觉得到,你内心深处一直有文艺青年的种子。
宝石Gem:以前是标准文青,听摇滚乐、看书,和当时文艺青年喜欢的东西都差不多。甚至我都觉得自己并不能算一个十足的Rapper,但是你要说文青,我肯定算。
人民文娱:现在回想自己的文青时代,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宝石Gem: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大学毕业没找到工作这段期间,以及后来失业在成都再次待业的期间,我锻炼了一个相对稳定却有进取心的心态。
我觉得人在很低迷的情绪之下,一定要试着走出来,不要经常性地自我怀疑。自我怀疑会导致一个人非常虚弱,又会给周遭带来特别不好的情绪。持续难过的时候,周边的一切都不会开花,都会逐渐枯萎,就会陷入到一个持续内耗的过程中。
像我以前特别爱美,就特别臭美,也特别愿意收拾自己,在找不到工作的时候,我连收拾都不想收拾。所以,尤其是青年朋友,应该在低迷之中寻找站起来的方式,寻找跟别人碰撞,寻找外部力量,我就是从文艺作品,从表达中找到自己。像说唱是我特别重要的兴趣爱好,虽然当时没有成为我的职业,但我没有因为找工作的失利,或者在家赋闲,没有被这些东西击垮,就是因为我有一个爱好。
有一个爱好,人生会变得充盈起来。
人民文娱:不论是你的音乐作品还是影视形象,很多都与东北相关,大家经常会提到东北文艺复兴,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宝石Gem:我们这代人,甚至90年代初的朋友,应该都有一段共同记忆,就是上世纪90年代整个东北好像有一种金色的感觉,到处都欣欣向荣。当然现在东北的城市也在不断发展,只不过那个时候一切都是新的,包括你听的流行音乐,看到的电影,一切都在迅速变化,好多时髦的东西。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正是青少年,所以对这一切都特别敏感,对于时间,对于潮流文化,对于周遭的一切都是很敏锐的,因此那个记忆是特别深刻的。
等到如今它形成了集体记忆之后,大家都会追忆,我觉得也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吧。为什么会有像《冬泳》这样的小说,为什么会有《野狼Disco》,几乎都是同时产生的,就是我们那个时候共同成长过、经历过,到了我们该表达的时刻。
包括成为中年人之后,人会有无力感,那种无力感也会导致你去追忆生命力最勃发的时期,生命个体和东北的历史脉络形成了呼应,所以那种创作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不能对不起举杆的哥们
人民文娱:除了大家熟悉的说唱作品,你写的国风歌曲也很出圈。
宝石Gem:我写国风歌曲和蒸汽波的作品都是在同一时期,每一个作品代表一部分的我,有的时候可能偏文艺,有的时候可能偏大侠,有的时候可能偏酷一点的,我会通过这种分裂性的创作,去表达不同的我,再拼凑起来。
我只有那样输出之后,才是一个完整的我。
人民文娱:写国风的歌曲,是不是需要查阅很多资料?
宝石Gem:对,查阅资料是在写比较宏大类型作品时的必要过程,第一个要去检索,第二个要去印证。比如像《山河图》,我用到了很多像挥毫提笔、剑锋千仞这样的成语,虽然可能听过,但绝对不会马上就脱口而出的一些词。
另外,我会从国画的画法、技巧去研究,逐渐缩小到关于水墨丹青的一些表述,再落实到笔头上。包括写一些水系、山脉,都要研究它坐落于哪儿,归属于哪个省份,要有个概念。
人民文娱:基本一首歌写完,精力也是巨大的消耗。
宝石Gem:我写《送情郎·东雪》的时候也虚脱,连写三天,就写这东北100年。我也不知道从哪儿写起,又写到哪儿结束。
写《送情郎·东雪》的第一天晚上,我把《闯关东》和《闯关东》的歌,包括雪村老师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反反复复拿来听、琢磨,包括很多东北的民俗小曲。我也不知道在梳理什么,但就想把它们拧成一股麻绳,又琐碎,又痛苦,但又有一点点欣喜,就是不断在回忆,回忆以前的你,反正五味杂陈。
人民文娱:那表演又是另一种体验了,《平原上的摩西》《立功·东北往事》都有不俗的评价,你对表演这个工作怎么看?
宝石Gem:首先觉得很幸运,也很可贵,能误打误撞地参与影视工作,尝试了一次两次之后,我变得更加珍惜,甚至已经在我身体里成了一个更加想要突破的课题。
以前只是在台上做着很熟知的表演,张嘴就来,动几下手,带动一下气氛,都是我过去20年里经常做的事情。那种表演对于现在的我可能已经不够了。因此,我要用一种新的方式,调动全身神经的方式去演绎另一个人的故事,那是我想尝试做的事情。
第三个就是真的是敬畏,敬畏这个行业,敬畏所有剧组的工作人员们,灯光师、化妆师、音效师,在剧组忙碌的每一个生命个体,是这些人成就了伟大的作品。演员其实是最后的一个出口,剧组里有举十几个小时的杆子就为了收声音的伙伴,如果没把这个角色演活、演对,那我都觉得对不起他。
· 《平原上的摩西》剧照。
人民文娱:像《平原上的摩西》里的庄德增,让大家看到了你非常自然的表演,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天赋?
宝石Gem:首先要归功于导演慧眼识珠,他找到我是因为我符合这个角色,作为素人演员来说,如果没有特别和人物相似的气质,是很难达成首演挑战的。
第二个,其实是说唱对我的帮助。因为我一直在做跟节奏相关的事情,所以对于语言的节奏是有优势的。无论是台词也好,或者说做出动作的时刻也好,会有一点点节奏上的优势。
但它又是一种新的困境,就是有好多人找我来演类似庄德增的角色,我欣喜也恐惧——欣喜是,竟然真的还有别人找我演戏,但恐惧就是怎么都演这个。
所以,我变得谨慎起来,我不会因为酬劳或者名气去盲目地做选择,因为我怕对不起那个举杆的哥们。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