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永不气馁 《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讲述“用二十年换一个真相”的法医故事

2022-04-27 14:28:11
       首档聚焦真实法医职场纪实节目《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自开播以来便受到观众的热烈讨论与喜爱,节目不仅带观众走近真实的法医工作日常与内心世界,更带大家感受到中国法医先辈们对法医事业的坚守与奉献,看见了一条中国法医精神的传承之路。在新一期节目中,五位实习生在导师刘良、周亦武的带领下,参与了“乡村怪事疑云”模拟案件的实践考核。节目通过呈现实习生们几近“绝望”的真实工作状态,映射了57年前的法医工作者们用20年寻找一个真相的艰难与坚持,更透过刘良、周亦武对恩师黄光照先生经历的分享,感悟法医世代相传“不忘初心,永不气馁”的职业精神。

 
  正义传递,法医精神永不磨灭
  上个世纪60年代,国内出现了一种因粗制棉籽油引发的群体性中毒事件,病情波及到了当时国内十余个省市,法医前辈们用近二十年的时间才找到真相。在新一期《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中,5位实习生接受的模拟考核便是以该案件为原型。在整整一天的时间里,实习生们即使是走遍村庄,搜集查验了村庄的水、油、石头、棉花等等可能引起中毒的物品,抽丝剥茧地分析背后可能的有毒元素,也始终未能接近真相。一次次提出想法又一次次被否定,这不仅让实习生愈渐毫无头绪、陷入沮丧,也让全程沉浸式参与的观察嘉宾们深深感到:“要从纷繁的现象里去找一个真相,是漫长、痛苦、煎熬,甚至绝望的过程。”而面对这样一份理解,导师刘良哽咽地说道:“绝望,就是我经常的表现。”但也正如刘良所说,法医们有着“绝处逢生”的力量,因为他们的心中有着对真相的追求和对公正的坚守,法医的职业理想与信念世代相传。

实习生与行业代表们的合照
  刘良和周亦武告诉大家,这一案件的考核对于他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在这段历史的背后,是以他们的老师黄光照为代表的法医先辈们所走过的无比艰辛的探索之路。上个世纪60年代,由于当时的技术手段并不发达,实验条件也并不优越,为了找出集体中毒背后的致病元素,黄光照等法医学专家不断更换样本进行动物病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做好材料留存。就这样,老一辈法医在重重困难中迎难而上,百败不折,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了二十年,“粗制棉籽油中棉酚含量超标”的真相才水落石出。

黄光照先生
  法医学从来不是一门坐而论道的学科,每一项工作任务都需要严谨细致的“匠人精神”和脚踏实地的深耕实践。法医的鉴定,往往是审判天平中重要的砝码,不仅关系到犯罪嫌疑人的量刑定罪,还涉及到一个个家庭的安宁和社会的稳定。在不同的影视剧作品中,由于篇幅设置和剧情需要,观众往往无法真实完整地了解法医寻找真相的全过程,因此对法医的认识仍然隔着一层“滤镜“,但是真实的法医其实是一群坚守理想信念并默默负重前行的人。而刘良的哽咽,也正是因为通过这次节目,终于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了解到真实的法医。
 
  不忘初心,法医路上永不气馁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法医是一个世代相传的行业。节目导师刘良与周亦武接过法医先辈黄光照的衣钵,坚持奋斗、求真务实,成为行业翘楚之辈,如今,他们将自身的专业学识与实践经验倾囊相授,将职业精神传递给新一代的法医们。在节目中,周亦武含泪写下“不忘初心、永不气馁”,这是中国法医先辈们的坚定信念,也是新一代法医秉承于心的隽语箴言。周亦武希望实习生们能够在每一次考核任务中,切身去感受“为生者权,为死者言”的职业信仰,牢记法医的初心使命与永不气馁的决心。而实习生屈轶龄也深受感触地表示:前人的努力,为现在的法学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作为法医界的新兴力量,他们也更加有责任将这一份工作接续下去,不断进行科研工作,进一步完善教学课本,才能让后人走得更远。

导师刘良和周亦武
  节目播出后,《法医秦明》系列小说作者、安徽省公安厅副主任法医师秦明在社交平台发文缅怀致敬法医前辈们,林几、胡炳蔚、张其英、祝家镇……正是这些初代学者的坚守与积淀,才能让后代法医在汲取宝贵经验的同时更加收获了一种超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也正是因为有了法医一代又一代的接续传承,中国的法医事业才能愈发欣欣向荣。“不忘初心,永不气馁”,这不仅是对法医前辈的致敬缅怀,也是传递给法医后辈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也正是在这样初心如磐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奋斗中生生不息。
列表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