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晚,厦门,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在颁奖夜长长的颁奖名单上,有张艺谋、张小斐、张译、范伟···被念到姓名的电影人一一上台领奖,掌声应和音乐,舞台的光影闪烁在眼泪里,大半个中国的电影人齐聚一处,映得满堂星光熠熠。在颁奖现场外,双子塔上闪烁着“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几个大字,成为这个夜晚厦门岛,乃至整个中国的鲜明艺术地标。
毫无疑问,这是属于中国电影的“厦门时间”。
然而,这段“厦门时间”有的不仅仅只是金鸡奖颁奖典礼这高光的一夜。在金鸡奖颁奖的前一天,同样在厦门举办的2021HiShorts!厦门短片周也举行了颁奖典礼。数百位青年影人和业界嘉宾到场,二十余部短片作品获奖,一众充满着蓬勃创作激情和年轻活力的青年电影人,与次日举办的金鸡奖颁奖典礼,共同组成了中国电影的创作群像。
厦门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总经理章均致辞
电影节有的不管是星光熠熠的颁奖礼,在颁奖礼之外,展映、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共同烘托出了属于电影的节日气氛。从12月7日到12月30日,第三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共匹配了包括金鸡国际影展、金鸡香港经典影片展、金鸡国产新片展在内的九个配套影展,HiShorts!厦门短片周则为所有的观众带来了331展映影片,整个十二月份,厦门的银幕闪烁不停,交织成了一片精彩纷呈的光影之海。这是属于每一个电影人,同时也是属于所有热爱电影的影迷的节日。
同时,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电影的外延绝不仅仅只是银幕上的方寸天地而已。在2021年,HiShorts!厦门短片周除了持续关注电影本身与青年创作者以外,还将目光望向银幕之外,将电影节的空间从电影院,突破到了舞台、美术馆中,让电影节不仅是一场电影人的盛宴,更是所有热爱艺术的人的狂欢。
短片周,从厦门起跑
在今年的开幕式上,HiShorts!邀请所有嘉宾上台,一同参与了短片周的“挂哨仪式”,一声哨响,不仅拉开了今年HiShorts!厦门短片周的帷幕,更意味着这个从厦门起跑的短片周,也开始进入到了发力冲刺的阶段。
2021 HiShorts!厦门短片周开幕式现场
和金鸡百花电影节一样,今年是HiShorts!厦门短片周落地厦门的第三年。从落地生根,到发芽开花,历时三年,在厦门这个气候宜人,适宜万物生长的地方,HiShorts!终于长成了枝繁叶茂的模样。
在2021年,投递到HiShorts!的短片数量达到了惊人的6025部,是前一年数量的近三倍;放映的长短影片数量共计331部,在国内所有电影节中,展映影片数量仅次于上海国际电影节。
如果说参展影片数量的增长是HiShorts!厦门短片周成长速率的直观体现,那么HiShorts!依托竞赛、展映、市场、成长、论坛、社交六大板块,尽可能的为所有来到厦门的青年电影人带来帮助,不断对电影的外延进行探索,则体现了这个年轻的短片电影展想要为中国电影产业带来更多新鲜活力的努力。
伊利亚·苏雷曼
2021年,HiShorts!请来了以色列喜剧电影大师伊利亚·苏雷曼作为2021HiShorts!厦门短片周的评审团轮值主席。《必是天堂》、《时光依旧》、《在哈瓦那的一周》、《神的介入》···在他三十多年的从影生涯里,伊利亚·苏雷曼曾三提戛纳电影节主竞赛最佳影片,两获戛纳评审团大奖,他的到来,是HiShorts!逐渐走向国际化的明证,同时他对青年导演的短片作品的点评与指导,也构建了打破国界的,属于电影人之间的代际传承。
除了苏雷曼以外,在竞赛版块,HiShorts!请来了由近70位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知名影人组成的豪华“评审天团”,设立了囊括剧情、纪录、动画、实验、商业、MV等六种电影类型的评审单元,力求以更广阔的视野、更高的行业标准、更多元的评审视角、更包容的性别目光,从六千余部短片组成的光影之海中,淘洗出最闪亮的金子。
六个单元,共设二十余个奖项,这些奖项是对获奖导演的肯定与鼓励,更是一个传声筒和放大镜,让优秀的青年电影人被更多的人听见、看见,这也是HiShorts!的目的与初衷之一。
在奖项以外,HiShorts!对青年影人更为“实在”的帮助,还体现在短片展的成长与市场版块。顾名思义,成长单元的重心便是在“成长”两个字上,在国内的电影节中,各种“大师班”、“训练营”并不罕见,但发力的方向大都是在编剧、导演领域。在2021年,HiShorts!举办了“未来制片人”大师班——这也是国内第一个专注于制片人培养的大师班。同时,HiShorts!也为大师班请来了堪称豪华的导师阵容:其中,有“青葱计划”理事长、著名制片人王红卫;著名电影企业家、制片人叶宁,和观映像创始人白凌雁···他们从运营和制作两个切口,告诉了所有有志于电影制片这个行当的年轻人们,这个行业需要怎样的人才,以及年轻的制片人们需要为中国电影做哪些事。
故事大会现场
在市场版块,HiShorts!的“故事大会”首创性的打通了原创故事厂牌与剧本方的通路,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带到剧本方面前,并请来了阿美、邵晓黎、王一通、杜海滨、张悦、徐童等知名编剧、导演担任评委,对魔宙、谷雨实验室、真实故事计划等九家原创故事厂牌提供的故事进行指导与评审,为电影的原创内容开源,让故事更鲜活,让电影更真实。
六大板块中,论坛板块充当着的是提出问题的角色,就着一个个议题,对电影有话想说的电影人们齐聚会场,一一发声。
“关于电影声音的那些事”主题论坛现场
董颖达、德格才让、刘堃、李小喂等电影声音工作者和音乐人一同畅谈了电影和音乐的关系;房方、神思远、王拓三位当代艺术和实验影像艺术家聊了聊在当下,先锋电影的创造力该归于何处;郑大圣、吴妍妍、娜斯、丁天四位中国第四代导演的子女们,则就着自己的父母辈谈起,讨论着第四代导演的创作与当下中国电影的勾连;甘露、魏君子、章梦奇、沈燕妮探讨了纪录片与剧情片之间的关系,尝试着发掘两种类型的电影能否互相激发创作活力;叶宁与王红卫两位资深制片人、监制携手赵天宇、温仕培一老一少两位导演,就新导演如何在第二部作品继续保持水准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曹路生、胡雪桦、曹卫宇、陈楠,戏剧人、电影导演、演员共处一堂,从演员表演的角度聊了聊舞台与银幕之间的关系。
社交版块一直以来都是HiShorts!最独特、最具活力的部分。在今年,HiShorts!以社交版块为基础,从东方之美出发,设置了琴、棋、书、画四大舞台,在探索电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交界以外,也让HiShorts!厦门短片周从一个电影节展,变成了一场属于年轻人的泛文化狂欢。
琴舞台现场
在琴舞台,香料乐队、发光曲线乐队、疯医乐队、电气樱桃、静电场朔、天声乐队六只支乐队在厦门为电影节的观众带来了为期两天的现场演出,电影节的空间从电影院延伸至舞台,现场观众随着音符一同跃动的身影,也构成了HiShorts!厦门短片周生命力的一部分。在表演之外,庞宽、刘润来、王旭博、张楠、曹卫宇、李小喂、皮三、九连真人乐队、叶隐、高远···等二十余位音乐人也来到了琴舞台,和电影人们一同谈论着音乐和影像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这个新媒体时代,MV存在的意义。
同样扩展了HiShorts!厦门短片周的空间边界的,还有画舞台的“房间里的大象”实验影像艺术展。在当代,影像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当代艺术家进行自我表达的工具,他们创作出的实验影像,也成为了电影和当代艺术两个大圆之间相交的部分。在“房间里的大象”实验影像艺术展,九位导演的作品从电影院来到美术馆,连同七位当代艺术家的艺术品在艺术厦门美术馆中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展出,艺术家们透过自己作品,描述着各自心中的“大象”。
“房间里的大象”展览现场
刘毅《白水郎》
在棋舞台,从“对弈”的思路出发,来到HiShorts!的导演和媒体人们,分成两拨,以“球”会友。在书舞台,HiShorts!联合豆瓣读书与单向街开展了包括书籍改编电影对谈沙龙、评委作家读书分享会和评委/导演出版书籍阅读驿站等活动,让人在身体的对抗之后,再来上一场思想上的“碰撞”。
海滨之城,光影落地生根
在三年前,HiShorts!厦门短片周和中国电影金鸡奖分别落户厦门,在这个海滨城市,光影的种子就此悄然落地生根。到如今,在很多人的心中,厦门这个城市已然和“电影”二字悄然绑定在了一起。
就像是在1939年,法国公共行政及艺术部部长尚·杰伊决定将戛纳——这个法国南部的滨海小镇定为全新的“国际电影节”的举办地后,在每年的五六月份,全世界最优秀的电影人齐聚于此,新秀们崭露头角,大师们开坛授课,电影明星红毯亮相,无数优秀的银幕佳作藉由版权交易流通世界,优秀的创作者们被授予金棕榈,成为全世界电影人和影迷们关注的焦点。而戛纳,也由此成为了继巴黎之后,第二个被全世界记住的法国地名。
而同样的事情,在2019年后至今的每年十一二月份,都在厦门发生着。
戛纳在当年被选为“国际电影节”的举办地,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气候舒适”。而每年的十一二月份,也是地处亚热带地区的厦门体感最舒适的季节,同时作为一座岛屿城市,厦门也同样有着与戛纳类似的沙滩、白浪与从海面吹来的温柔季风。
虽然戛纳和厦门分属东西半球,但藉着“电影节”,两座城市似乎成为了一个精彩的比喻。
在电影节展之外的其他日子里,每年还有一百多部影视作品来到厦门拍摄取景,在厦门,电影产业随着电影节展的兴盛,也在蓬勃兴起。这一方面是因为厦门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城市景观,环岛路、沙坡尾、鼓浪屿、厦大……这些一个个地名,都是中国城市之美的代名词。
如果说优美宜人的自然环境和城市景观是阳光和雨水,那么厦门政府对电影产业的重视与大力支持,便是沃土中的养分。在2019年,厦门市下发了《厦门市进一步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在规定中,厦门市政府从电影节展、电影企业落户与融资、影片首映、剧本创作、影视拍摄等电影创作流通的各个环节,用真金白银的方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扶持。同年,厦门市思明区成立了思明区影视协拍小组办公室,为来厦取景拍摄的剧组提供“一站式服务”。现代影视生态园区、“1905影视产业街区”和厦门影视剧本中心···三年的时间,一个个电影产业园区从厦门拔地而起,一众电影企业和电影活动在厦门生根、开花、结果。
在厦门这座城市,电影已然成为了它优美风景中的一部分。在它绵长的海岸线上,新的浪潮正在汹涌,而屹立在潮头上的,是所有中国电影人的光影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