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2023-10-12 09:13:00来源:环球人物网作者:郑敖天

郑敖天在当地水坝升起水闸放水。

  6月底,我来到河南省虞城县丁马庄村驻村实践锻炼,借住在村里的一位乡亲家里。刚住进来时,我客气地称屋主夫妇为“先生”“阿姨”,他们则称我为“郑老师”。但随着我们互相熟悉,我很快入乡随俗地喊起了“大哥”“大嫂”。他们则叫我“小郑”“敖天”,亲切地如同一家人。
  然而住了几天后,我发现一件让我颇为困扰的事。大嫂是一位勤劳手巧的女性,除了下地干农活外,每天还要为一家人准备三餐。但是,大嫂每天把餐食准备好后,却不上桌吃饭。我三番五次请大嫂上桌,她都微笑地推辞了。大哥也习以为常地告诉我:“没事,不用管她。”
  驻村之前,我读到过部分村里有“女人不上桌”的旧规。这让我心里很矛盾。如果去问是否因为这个“规矩”不上桌,似乎有点不尊重大哥大嫂。如果不问,我心中又有点“堵得慌”。
  终于有一天,我鼓起勇气问大嫂:“我们村里,是不是有女同志不上桌的习俗?”
  大嫂稍微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我们河南这边没有这种习俗,那不是搞封建嘛!解放后就没有了,新社会男女平等。”
  在之后的几分钟里,大嫂着实给我上了堂有关农村男女平等的课。我后来发现,大嫂很多时候不上桌,就是因为自己想去干点活,或者干脆是因为不想听我们几个男同志在桌上“谈天说地”而已。我之前显然是幼稚地把大嫂“小看”了。
  毛泽东同志在《农村调查》一文中曾写道:“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与乡亲们比,的确有不少“幼稚可笑”的地方。向群众学习,向乡亲们学习,从分清地里的黄豆苗和地瓜苗,到了解“二元猪”和“三元猪”的区别,再到学习农村土地流转的具体实践,短短两周里,我成长许多。
  2021年,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我国“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能够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让乡亲们的生活再上台阶,成为了基层工作的重要任务。一名村干部说,脱贫攻坚胜利后,村里的任务从“创业”变为“守业”,“村里必须要有自己的造血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村集体各显神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丁马庄村,合作社种起了阳光玫瑰葡萄,专攻高端农产品市场。村里还引进了新品种富硒冬小麦,使粮食产值显著提高。在杨善庙村,村集体建成的乡村夜市成为了著名的“网红打卡地”。在枣子营村,村集体与浙江余姚的设计师合作,生产组装新式淋浴喷头。在邵古同村,乡亲们在归村硕士的引领下,积极发展特色粽子产业。这些迥然不同的发展模式背后,都是乡亲们的集体智慧,展现了群众在发展之路上的英雄本色。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两周的驻村生活使我大开眼界。村庄虽小,但绝不能被“小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乡村地区进行着丰富而崭新的社会实践。这片沃土的蓬勃发展,也势必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极具说服力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邱小宸
声明: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列表
文章排行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