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中国发展改革报社副社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约评论员杨禹莅临“人民学习”演播厅,为全国广大党员干部带来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主题课程。
杨禹首先用三个“重”对本次六中全会的意义进行了概括:“重要的历史时刻、重大的历史关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杨禹简要地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前两份《决议》的内容,将二者与这次《决议》的内容相对比,总结了这次《决议》的特点:“前两份历史《决议》主要总结党的历史教训、分清历史是非,这次六中全会《决议》主要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决议》以“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对比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八个明确”,内容更加完整、更加系统、更加丰富,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再发展、再完善。
杨禹认为,从“八个明确”到“十个明确”并不只是简单的数量增加,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上与时俱进、渐显丰厚的体现。一是将“明确最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从“八个明确”中的最后一条上升为“十个明确”中的第一条,体现了“明确党的领导”的重要性;二是将习近平经济思想核心内容作为第七个明确,提出“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三是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作为第十个明确,提出“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杨禹解释,把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的“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以及十八届六中全会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的新部署写进《决议》,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反映了我们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也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本次六中全会特别强调了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性,提出了“两个确立”。杨禹指出:“这次全会提出‘两个确立’具有决定性意义,可以说是这次全会带来的最重要的政治成果。要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
全会提出了“十个坚持”,杨禹对“十个坚持”做了十二字评价:大道至简、丰富深刻、有机整体。杨禹说:“‘十个坚持’内容丰富、深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存在内在关联,这种关联性正是学习‘十个坚持’的过程中要深刻把握的重点。‘十个坚持’是宝贵经验,是精神财富,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还要不断的进行丰富和发展。”
一、坚持党的领导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杨禹指出,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时刻牢记“国之大者”。杨禹结合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温了“国之大者”的内容。
二、坚持人民至上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杨禹选择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和“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两句话,结合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总结了人民、江山和共同富裕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江山就是人民,要想守住江山,就要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三、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杨禹说:“要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的‘四个不是’,思考‘四个不是’背后的‘是’是什么。”
杨禹表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而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历史文化的当代版;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而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版;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版;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发展中人口大国实现现代化的创新版。
四、坚持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杨禹认为,坚持独立自主是为了服务于中国道路。杨禹说:“独立自主与中国道路密切相连,因为对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来说,其先决条件就是独立自主。”
五、坚持中国道路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杨禹用邓小平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十二大开幕词回顾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确立,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杨禹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一条独立自主、开放包容、符合实际、接力探索、全面发展、追求协调、尊重科学、惠及人民、与时俱进、精神焕发的道路。
六、坚持胸怀天下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杨禹回顾了“九个必须”中的“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七十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时的重要讲话内容,以及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七十五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时的重要讲话内容后表示,中国自己的发展就是为世界做出的贡献。杨禹说:“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使世界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并为世界减少贫困提供了中国方法。”
七、坚持开拓创新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杨禹联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后提出:“改革开放永无止境,但是我们正在实施的每一个具体的改革都有具体的目标。只有把每一个具体改革都改得彻底,整体的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向前,才能永无止境。”
八、坚持敢于斗争
坚持敢于斗争,就是炼就不畏强敌与风险的品格。杨禹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班秋季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的内容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内容,着重阐述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和“惊涛骇浪”的深刻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杨禹说:“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斗争还远远没有结束,我们要继续在惊涛骇浪当中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九、坚持统一战线
杨禹认为,坚持统一战线的重点是要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杨禹指出:“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把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
十、坚持自我革命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杨禹表示,“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在课程的最后,杨禹总结了学好六中全会精神的四点建议:紧扣历史自信、体会领袖引领、把握机遇与挑战、在奋进中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