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回顾】李少华: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方法与实践

2021-09-23 17:10:58来源:环球人物网作者:人民学习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生态宜居是关键。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生态环境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前提保证,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也成为我国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指标之一。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如何高效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是当下需要不断思考、探索、解决的问题。
 
       8月25日 15:00-17:00,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副站长李少华莅临“人民学习”演播室,带来《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方法与实践》的精彩授课。

 

       一、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策解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既是破解保护与发展突出矛盾的迫切需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更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问题。
 
       李少华老师认为,当前耕地、水、种子资源、生物资源是最重要的农业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是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让耕地使用强度降下来,水利用效率提高上来,种子芯片自制可控作用提升起来,生物多样性丰富起来,为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生态宜居、农民富裕富足提供基础保障。
 
       李少华老师认为,当前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一是仍然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基础还不牢固;二是产业链条短,全产业链收益低,竞争力不强;三是农产品结构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共存,质量安全隐患仍然存在;四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任重道远。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内容。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围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聚焦畜禽粪污、病死畜禽、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及废弃农药包装物等五类废弃物,采取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分步实施的方式,注重县乡村企联动、建管运服结合,着力探索构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治理模式。

 

       (一)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政策解读
       1.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编制“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指导意见》,强化“十三五”秸秆利用顶层设计;
 
       2.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要依法严禁秸秆露天焚烧,全面推进综合利用;
 
       3.2019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科教司、生态总站组建秸秆综合利用专班,加快重点任务落实;建设国家、省、市、县四级秸秆资源利用台账。 
 
       2016-2021五年来,国家累计安排中央财政资金86.5亿元,在全国支持了674个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建设,解决了重点县的秸秆利用难题,目前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87.6%。
 
       李少华老师表示,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一半在籽实,一半在秸秆,秸秆资源化利用就是找回农业的另一半;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有利于推进农业化学品投入减量,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减轻环境污染,对支撑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政策解读
       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事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和农业绿色发展。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下:
       1.《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
       2.《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3.《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
       4.《农业部关于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
       5.《全国畜禽粪肥利用种养结合建设规划》
 
       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以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为重点,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截至2020年底全国13.3万家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已全部配套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基本解决了粪污处理和资源化问题,畜禽粪污正在由“治”向“用”转变。
 
       二、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下的循环农业模式
       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这是一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模式。
 
       李少华老师表示,我国生态循环农业多年来也取得了积极成效,实施一批重点工程。
 
       一是启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项目、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以及在湖南长株潭地区实施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点,在新疆、甘肃等西北地区推进地膜回收利用;
 
       二是构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带动体系。建成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100余个,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500多个,探索形成了“猪-沼-果” 等一大批典型模式。初步形成省、市(县)、乡、村、基地五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带动体系;
 
       三是探索推广了一批技术模式。如河北省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江西省的公共植保专项行动,甘肃省开展地膜综合利用的试点示范,江苏省形成秸秆多元利用的发展格局。

 

       在课上,李少华老师分析了浙江省安吉县、北京市留民营村、江苏省蒋巷村等典型案例后指出,生态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理论在农业中的实践,将传统“资源—农产品—废弃物”的单向流动,转变为“资源—农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实现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条生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
 
       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一)秸秆资源高效利用案例
       典型案例:山东省济南圣泉模式。
       该模式是以植物秸秆综合利用深加工为主,产业覆盖生物质精炼、高性能树脂及复合材料、健康医药、新能源、航天军工等领域,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95亿元,利税9.2亿元,总资产73亿元。目前秸秆高值利用的主要产品为石墨烯、苹果酸、呋喃、木糖、阿拉伯糖、秸秆微炭等。
 
       李少华老师表示,随着科技进步快速发展,未来秸秆高效利用空间很大。
 
       (二)畜禽粪污资源化高效利用案例
       典型案例:江西省畜禽粪污第三方集中处理 “N2N”模式。
       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过程中,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坚持“清洁生产、生态设计、循环利用”的发展理念,2013年引进江西正合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始探索和实践畜禽粪污第三方集中处理的新模式。正合公司在2014年、2017年相继建成投产了罗坊沼气集中供气站和南英沼气发电站,以大型沼气工程和有机肥生产作为农业废弃物资源转化利用中心,将“N”家养殖企业与“N”家农业企业、种植大户和合作社结合起来,实现区域农业大循环,由此创立了“N2N”区域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该模式成功解决了当地一系列区域性的环保、民生、生态问题。
 
       为什么“N2N”模式在江西省新余市的发展取得了很好效果,有什么经验吗?
 
       李少华老师认为,一是要有个能干事、能干明白事的实力专业企业;二是当地政府在政策、用地等方面创造条件,支持企业干事;三是要有个好的商业模式,能够因地制宜推进气肥、电肥并举,开发碳交易,提高综合效益。

 

       在课上,李少华老师和学员们就“人民学习”拍摄的典型视频案例“江西新余‘N2N’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禽畜粪污资源化利用”进行了互动和解读。
 
       课程最后,李少华老师说:“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改善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列表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版权所有:环球人物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