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端午
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
“摇滚”总理带着吉他上任
2024-05-23 15:09:58 来源:环球人物网-《环球人物》杂志 作者:毛予菲 叶华夏
大号 中号 小号

2024年5月15日,黄循财宣誓就任新加坡总理,接替在位20年的李显龙。

黄循财

1972年生于新加坡,早年留学美国,先后获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经济学学士、密歇根大学经济学硕士、哈佛大学公共管理硕士。曾任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2024年5月15日就任总理。
 

黄循财总是戴一副无框眼镜,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打招呼时身体微微前倾。被人群簇拥时,他的外表并不显眼。

正是这样一位人物,从已在新加坡执政20年的李显龙手中接过总理一职,成为这个岛国自1965年建国以来的第四任总理。5月15日晚,黄循财正式宣誓就职。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这是一个没有显赫家世的东部男孩一路登上总理之位的故事。

不习惯被凝视

在新加坡政坛,52岁的黄循财是个特别的存在。他与多数新加坡精英政治家给人留下的印象相去甚远,冷静、低调、随性。新加坡媒体形容他——不习惯被凝视。

总理就职典礼前夕,《联合早报》的一名记者回忆与黄循财在工作中的交往:好些年以前,几个记者在工作场合与他交流,谈论其所在政府部门的政策。那时,新加坡第四代领导班子人选备受关注,坊间和媒体都在讨论,各式各样的分析甚嚣尘上。记者趁机问黄循财的看法,他先是有些困惑,反问大家为何如此感兴趣。记者答,大家感兴趣总比漠不关心好。黄循财思索片刻后回答:“那也是。”这名记者写道:“或许,当时那个不习惯被人们拿显微镜凝视的部长,从没料到自己会成为下一任总理。”

回溯黄循财的人生轨迹,这些标签都是有迹可循的。

黄循财在新加坡东海岸马林百列社区的组屋(政府兴建的公共住房)中长大。虽然家境普通,但父母给了他良好的教育。黄循财的母亲是一位教师,他小学就在母亲任教的男校就读。他后来回忆,母亲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这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今天的我”。

小时候,黄循财跟母亲一起“斗”过歹徒。他9岁那年,家里遭抢劫,当时只有他和哥哥在。两个孩子被捆了起来,整个家被洗劫一空。为讨回公道,黄循财的母亲不仅报了警,还带着小黄循财前往当地黑帮“谈判要人”。黄循财永远记得,母亲就像训学生一样质问黑帮老大。最后虽没能揪出歹徒,但这份勇气和魄力,在黄循财心中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黄循财的父亲出生于中国海南,后移民新加坡,从事销售工作。黄循财称父亲是“吃苦耐劳的建国一代”。同时,在黄循财的回忆里,父亲也是个浪漫的人。他喜欢看书,热衷于社区事务,闲暇时常玩音乐。黄循财8岁时,父亲送给他一把吉他作为生日礼物,让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摇滚。

而在学业上,父母从不“鸡娃”,黄循财学得很“佛系”。他说:“我小时候没有过巨大的野心,只是单纯享受与朋友在学校共度的时光。”入读精英学校的机会,黄循财后来也放弃了。面对周围人的不解,他说:“我现在读的(普通)学校离家近,我所有朋友都在这里,我每天都过得很开心,为什么一定要去精英学校呢?”

虽然态度“佛系”,但黄循财从小到大成绩都是拔尖的。他轻松拿下政府奖学金,后来留学美国,选择了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进修经济学。他的择校理由也很随性——那里是他最喜欢的美国音乐人的故乡。

在美国读书时,黄循财经常骑着自己那辆铃木牌自行车在学校附近转悠,曾和同学一起街头卖艺,每次表演大概两个小时,“生意”最好的时候一次能进账50美元。

黄循财原本的志向是“毕业后进一家好公司,尽早退休,继续过优哉游哉的慢生活”。大三时,他改变了想法。当时有人找他讨论新加坡的经济模式,黄循财突然意识到,虽然他对教科书上的东西早已烂熟于心,但对真正的新加坡知之甚少。

1997年,黄循财获密歇根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他回到新加坡,进入贸易与工业部任经济师,从事经济建模的工作。改变原定职业轨道的原因同样简单——黄循财认为,通过参与不同的政府项目,可以帮助更多的新加坡人。他说,“我喜欢公务员制度”。

后来,黄循财先后被调入财政部、卫生部。在此期间,他收获了“政策达人”的称号——在制定政策时,他十分注重细节,每一条都能详细解释。被记者问及这个“标签”时,他轻松地表示,不知道“绰号从何而来”。他说,自己的工作哲学很简单,“我从不渴望任何职权,只是实实在在看待自己的能力和长处”“无论做什么事,要想出类拔萃,必须全力以赴”。

两年前,黄循财出任副总理,成为李显龙“接班人”。在美国读书时的老同学瓦达克斯撰文称,从未想过黄循财有朝一日会成为新加坡总理。瓦达克斯甚至觉得,相比于其他同学,读书时的黄循财缺少“政治家的气魄”。

但黄循财的同事在电视节目中这样评价他——“沉着的实干家”和“坚持不懈的行动者”。

带来“柔和色彩”

2005年,李显龙刚接任总理不久,便注意到在政府工作的黄循财,选择他担任自己的首席私人秘书。6年后,在李显龙的鼓励下,黄循财辞去公务员的职务,竞选国会议员。在当年的选举中,39岁的黄循财以较高的得票率当选西海岸集选区议员,成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第四代领导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

回忆从政之初,黄循财再次提到自己从未有过宏大的政治野心。“当时,我被邀请进入政坛,我答应了……但我从没想过将来会被邀请担任新加坡下一任总理。”

此后的从政之路,黄循财一路晋级:2012年,他以增补身份首次入选人民行动党中央执行委员会;2014年晋升为文化、社区及青年部第二部长;2015年出任国家发展部部长;2016年兼任财政部第二部长;2020年出任教育部部长,同年与时任卫生部部长颜金勇联合领导抗疫工作小组;2021年出任财政部部长;2022年成为副总理。

2023年9月,黄循财在F1新加坡大奖赛中与孩子们互动。

“政策达人”黄循财重视民生。他宣布成立国家青年基金,用于支持社区工作和社会事业;推动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为新加坡人提供体育项目报名和体育设施使用的补贴;领导团队申办新加坡植物园,以争取新加坡首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的称号。如今,新加坡人可以免费进入所有的国家博物馆,也多亏了黄循财的倡导。

“黄循财真正从新加坡第四代领导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是在新冠疫情中。”曾作为外交官在中国驻新使馆工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专家张奕辉告诉《环球人物》记者,“2020年初,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新加坡政府成立跨部门抗疫工作小组,黄循财任联合主席,帮助协调不同政府机构的应对措施。”

初上任时,黄循财并不被看好——在部分民众眼中,黄循财这个名字还十分陌生。面对质疑,他保持了一贯的低调——用实力说话就好。在黄循财的领导下,新加坡逐渐确定了“同时保障新加坡人的生命和生计,管控病毒传播”的抗疫方针,取得了较好的抗疫成效。新加坡民众后来这样评价黄循财:“每次看到他在电视里冷静、从容不迫地宣读抗疫政策,就感到很放心,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难得到他的。”

另一方面,抗疫工作记者会上的几段“小插曲”,也拉近了黄循财与新加坡民众的距离。

一次,一名记者连番提问,摄像机瞄准了时任卫生部部长王乙康,以为是他回答这个问题。结果王乙康面带微笑转过头,看向自己的右边。摄像机镜头随着他的目光转向时任贸易与工业部部长颜金勇,拍到颜金勇也望向了右边。镜头最终定格在黄循财身上。黄循财看着他俩,愣了一下,开始回答问题。这段有趣的互动在网上热传,黄循财也被逗笑了。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谁回答都不重要,团结在一起才能实现目标。

还有一次,记者们发现黄循财理发了。黄循财回应:“我的头发是老婆在家里剪的。”现场气氛立马活跃起来。“黄循财擅长与人打交道,他有一种本事,能让人觉得很放松。”新加坡管理大学副教授陈庆文这样评价。张奕辉表示:“在各种记者会上,他总能轻松驾驭,赢得掌声一片。黄循财是有魅力的领导人。”

《联合早报》评论称,这些片段“让人们看到了黄循财平易近人的一面,也算编织了一段苦中亦有乐的新的集体回忆……疫情期间国人共患难的情形历历在目”。

张奕辉认为,在某种程度上,黄循财也为人民行动党增添了一层“柔和色彩”。现在,黄循财所面对的选民已很不同。年轻人不像老一辈,没有那种对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建国立业早期打拼所形成的集体记忆。“作为一个曾经的‘强势执政党’,要怎么走近年轻人,这很考验领导人的智慧。”

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

从美国回到新加坡后,黄循财没什么机会骑自行车旅行。但他对吉他的热爱一直延续至今。

作为一个老牌摇滚迷,黄循财喜欢的歌手有美国爵士乐手艾拉·菲茨杰拉,美国电吉他手埃里克·克莱普顿。小时候,黄循财把偶像的照片贴在同学通讯录上。迈入职场后,他在家中收拾出了一个专门弹吉他的角落。

玩吉他的黄循财(右二)。

黄循财也从不吝啬于在公众面前展现自己作为摇滚迷的活跃形象。美国歌手泰勒·斯威夫特到新加坡开演唱会时,黄循财在社交媒体上弹吉他演奏她的热门歌曲《Love Story(爱情故事)》。去年圣诞节前夕,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吉他演奏视频:“弹一首圣诞歌曲,祝大家节日快乐。”他还曾用吉他弹奏闽南歌谣,在短视频平台上成功“破圈”。黄循财说,弹吉他是“最好的缓解压力的方式”。张奕辉认为,“这既拉近了黄循财与年轻民众的距离,也向整个新加坡传递了一种奋发向上的正能量”。

黄循财任副总理时,以他为首的第四代领导班子公布了《新加坡携手前进》报告,从教育、工作、家庭、年长者、弱势群体、长期规划以及团结国人7个方面描绘了未来的新加坡蓝图。作为普通家庭长大的孩子,他始终关注民生,以实现“造福许多人而不是少数人”的社会愿景。

就任总理后,黄循财的一举一动必将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明年11月前,新加坡将举行国会大选,人们都在看他将如何带领人民行动党参加选战。新加坡媒体称,“外国领导人会通过人民行动党的得票率,掂量黄循财政府的实力有多稳固”。

新加坡民众则在关注黄循财将推出什么政策,怎么应对物价上涨、人口老龄化、低生育率,如何推动国内经济持续增长,如何与新加坡民众沟通,如何应对人们更多元的政治诉求,又如何在地缘政治局势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处理新加坡的外交事务等。

2023年11月5日,李显龙和黄循财(右)一同出席活动。

2023年,作为新加坡“准总理”的黄循财曾两度访华。在去年12月的那次中国之行中,黄循财表示,“永远不要押注中国衰弱”。张奕辉认为,“在外交方面,黄循财将基本延续新加坡过去‘亲美友中’的政策”。

“从李光耀到吴作栋再到李显龙,新加坡政治呈现出一种连续性。李显龙卸任总理之后,将作为国务资政留在内阁中,以帮助黄循财走过一段‘过渡期’。”张奕辉说,“黄循财此前的政治成绩与政治风格都为他加分不少,更长远的民意支持,将取决于他上任后的领导作风与其制定推行的政策。”

责任编辑:李佩蔺
声明: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