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上一次MLF操作仅10天,人民银行“意外”在同一月内开展第二次MLF操作。
7月25日,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月末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2351亿元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70%。此外,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2000亿元MLF操作,操作利率为2.30%,较前次下调20个基点。
近期,人民银行多次释放“淡化MLF政策利率色彩”信号。本次MLF“降息”、放量被安排在本月LPR操作之后进行,可谓再一次印证了这一意图。
MLF政策利率色彩进一步淡化
从价上看,实际上继人民银行于7月22日下调7天逆回购(OMO)利率、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后,MLF跟进“降息”并不意外,但调整的节奏值得关注。
多位专家指出,此次MLF操作安排在LPR调整之后,进一步淡化了MLF的政策利率色彩,这表明在新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之下,正逐步疏通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OMO、SLF利率10个基点的调降幅度,本次MLF利率下调步伐更大。对此,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表示,MLF利率下调幅度更大,或主要是因为此前MLF利率偏高,且与同业存单等市场利率的利差不断扩大,这使得商业银行需求不高。
“为提升MLF的市场需求,有效发挥其基础货币的投放作用,有必要根据市场供需变化,进行相应幅度的调降,缩窄利差。”温彬说。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指出,此次MLF利率下降,将使各类政策工具利率保持适当的利差,同时也能较好地弥合与同业存单等市场利率的差异。
月末“加场”解金融机构流动性之“渴”
从量上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次MLF操作净投放2000亿元,能更好为金融机构流动性“解渴”。
“本次‘加场’的MLF操作临近月末,此时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明显增加,货币市场利率有一定上行压力。”温彬指出,7月24日银行间隔夜和7天回购利率都在1.75%附近,较7月22日降息当天分别高9个基点和4个基点。同时,8月15日将有4010亿元MLF到期,部分MLF参与机构在此次需求报送中前瞻考虑了下个月的到期量。此次MLF操作净投放2000亿元,能进一步满足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需求。
“7月下半月以来银行体系流动性持续偏紧。此次MLF临时加做,有助于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状态,释放人民银行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的信号,稳定市场预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介绍。
临时“加场”的MLF操作,未来是否会有向常态化发展的趋势?
对此,温彬认为,未来MLF不排除会延后至每个月25日操作。但在此期间,考虑到存量MLF仍在月中15日前后到期,加之月中还有税期等影响因素,金融机构或面临流动性管理的考验。不过,近期人民银行在优化公开市场操作机制方面已储备多项举措,包括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OMO,增设临时正、逆回购操作应对市场突发情况,等等。
“预计人民银行将综合运用上述工具,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市场利率围绕人民银行政策利率平稳运行。”温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