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新闻

哥伦比亚将“圣何塞”号沉没地列为国家考古保护区

2024-06-18 09:32:51 来源:央广网 作者:邓雪梅
大号 中号 小号
原标题:总台记者看世界丨哥伦比亚将“圣何塞”号沉没地列为国家考古保护区 百亿宝藏面临怎样的权属纷争?

近日,哥伦比亚政府宣布,将18世纪西班牙帆船“圣何塞”号在哥伦比亚的沉没地点列为国家考古保护区。哥伦比亚文化部长胡安·科雷亚表示,这是第一次将海底沉船地点列为考古遗产保护区,在拉丁美洲具有历史意义。“圣何塞”号1708年在哥伦比亚近海沉没,因其载有巨大财富而被国际打捞界称为失事船只中的“圣杯”。300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并试图打捞它。然而船上那些金银珠宝等财富的归属权存在着很大争议。下面就让我们去了解一下“圣何塞”号背后的故事。

“圣何塞号”画像

“圣何塞号”是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五世舰队中的一艘商船,1708年5月下旬离开巴拿马港口城市波尔托贝洛。船上满载着在秘鲁开采的黄金、白银、宝石和祖母绿,以今天的价值估计,总值应该在100亿至200亿美元之间。这些财富是供奉给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五世的。当时菲利普五世急需大量财富和资源帮助他稳固王位。然而面对巨大的财富,殖民主义老牌帝国英国也是虎视眈眈,早就埋伏在哥伦比亚的卡塔赫纳港口,等待伏击抢劫“圣何塞号”。6月8日晚上,争夺“圣何塞号”宝藏的战斗开打。英国海军曾三次试图登上帆船,抢夺控制权。当时“圣何塞号”上有62门大炮和600多名船员。时至今日,“圣何塞号”为何沉入海底众说纷纭。但是船上的宝藏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去探寻。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在他的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里也提到了这艘著名的沉船,书中的男主角阿里萨在追求他终身不渝的爱情期间,就曾计划潜水打捞“圣何塞号”的宝藏。

卡塔赫纳海面 (记者邓雪梅 摄)

2015年,哥伦比亚政府宣布,通过对300多年前的风向、洋流以及航海线路图的分析,海军利用先进的探测设备锁定了“圣何塞号”的位置,并通过远程视频和机器人探测,最终发现了它。但是“圣何塞号”的确切位置是哥伦比亚的国家机密。消息一传出立即引来巨大关注,并卷入了法律斗争和政治纷争之中。哥伦比亚、西班牙、玻利维亚的土著团体,以及一家美国打捞公司都声称对其财富拥有权利。西班牙认为这艘沉船在历史上属于西班牙,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应归西班牙所有。但是由于哥伦比亚不是这一公约的签约国,不受公约束缚,根据哥伦比亚2013年通过的《水下文化遗产法》,规定在哥伦比亚水域发现的文物属于该国,因此沉船理应归哥伦比亚所有。而西班牙和玻利维亚原住民哈拉哈拉认为,“圣何塞号”上的珍宝是在他们的土地上开采出来并准备运往西班牙的,因此哈拉哈拉有权分享宝藏。另有一支美国海上搜索队声称,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初已发现“圣何塞号”,因此应该拥有沉船上50%的物品。哥伦比亚时任副总统玛尔塔·卢西亚·拉米雷斯在2019年6月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海上搜索舰队无权搜索“圣何塞号”及其船上物品,因为他们声称找到这艘帆船的坐标与实际位置不符。

面对着复杂的法律纷争,各方开始理性下来,打捞沉船存在着一系列的障碍,其中包括考古研究,也包括从温暖海水的腐蚀作用到宝藏对氧气暴露的未知反应。此外“圣何塞号”300多年来静静躺在600米深的海底,这对打捞的技术和设备也提出了巨大挑战。在此期间,更多的考古学家、人类历史与文化研究专家对“圣何塞号”所承载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意义展开研究。

今年3月,哥伦比亚宣布将开始打捞“圣何塞号”,并不排除与西班牙合作。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宝藏被打捞出水,它也将揭示出历史的秘密和海洋的故事,向世人展示其丰富的文化资产。

责任编辑:李璐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