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上午,在三亚海昌梦幻不夜城会议室,来自三亚市各领域的科研人员、NGO工作人员、执业兽医师、海洋动物保育员等十余名专家代表,对领航鲸“海棠”的救治情况进行评估后,一致认为动物目前身体健康状态良好,具备野外放生条件,计划五月内择期放归野外,并在评审意见书上联名签字。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非常好的是,它停药了两个月后,身体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没有疾病复发的现象。”
“现在它一天能吃12kg鱿鱼和2kg鲱鱼,我们分4餐对其进行喂食。”
5月7日上午,在三亚海昌梦幻不夜城会议室,三亚海昌水野救助中心生物保育部负责人曹政通过纪实图片、视频及相关报告向专家组介绍124天救助领航鲸“海棠”的基本情况。
5月7日下午,工作人员靠近领航鲸“海棠”,引起“海棠”甩尾“抗议”。三亚市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志愿者蒲冰梅介绍,这说明身体恢复良好的领航鲸“海棠”野性依存,具有一定的攻击性。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5月7日上午,在三亚海昌梦幻不夜城会议室,三亚海昌水野救助中心生物保育部负责人曹政通过纪实图片、视频及相关报告向专家组介绍124天救助“海棠”的基本情况。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据悉,1月3日上午8时,短肢领航鲸“海棠”在三亚海棠湾搁浅。三亚多方救援力量赶赴现场联合紧急救助,并将其接回三亚海昌水野救助中心接受救治。短肢领航鲸“海棠”搁浅时体表多处外伤,无法自主游动,经检查发现其肺部感染严重,存在脱水及肝、肾功能异常。经海昌海洋生物保育中心工作人员4个多月的精心救治护理后,短肢领航鲸“海棠”身体机能已恢复正常。值得一提的是,其体长从搁浅时的3.6m长到了3.7m,胸围从搁浅时的1.9m长到了2.0m。
会议上,来自三亚市农业农村局、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三亚市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三亚鲸豚救援队、富力蓝海保育救护中心、三亚亚特兰蒂斯、恒大海花岛生物科研基地的科研人员、NGO工作人员、执业兽医师、海洋动物保育员等十余名专家代表组成了专家组,对“海棠”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据悉,此次评估将作为后续放归野外的依据。
与会专家代表在会议现场讨论。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与会专家到现场观察判断领航鲸“海棠”行为和摄食状态。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专家评估会审议了短肢领航鲸“海棠”的日常摄食、外伤恢复、血检及动物行为记录,并现场观察判断动物行为和摄食状态无异常。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短肢领航鲸“海棠”目前身体健康状态良好,具备野外放归条件。
“短肢领航鲸在南海有分布,此次放归的地点要选在它能适应的环境,需放在500米水深的海域。”
“天气炎热,台风季节马上就要来了,目前海况良好,我们要尽快放归。”“放归时,运送‘海棠’的船只要求,水箱、吊机等特殊设备的准备这些都要尽快完善。”……
当天,专家组还就放归方案相关内容进行研讨。据悉,根据海况、天气等条件,短肢领航鲸“海棠”计划五月内择期放归野外。
专家在会议现场起草专家评审意见书。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专家在评审意见书上签字。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4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