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新闻

中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2023-12-19 10:15:19 来源:新华社 作者:李建平 等
大号 中号 小号

10月18日,收割机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张维镇润地农业种植合作社的一处玉米地收获玉米。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2023年中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为经济社会行稳致远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黑龙江省是中国产粮第一大省,被誉为“中国粮仓”。眼下,这里正在进行一场高标准农田建设“秋冬大会战”,为粮食稳产增产打牢基础。

在黑龙江省桦川县一处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场,挖土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来回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当地正抢抓秋收后、年底前的关键窗口期,确保完成高标准农田既定建设任务。

“2022年开始,桦川县先后投入5.67亿元,实施35.4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今年年底前预计全面完工。”桦川县农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陈国玉说,当地通过对田间道路沟渠、桥涵综合治理,建设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水稻亩均增产可超过5%,大豆、玉米亩均增产超过8%。

10月19日,在黑龙江省肇东市五里明镇东升村,农民把收获的玉米运到当地农业合作社指定的地点进行晾晒。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黑龙江省将良田建设作为粮食产能提升的重要抓手,力争2023年底前将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840万亩。

“我种了100多公顷玉米,今年年景不错,每公顷玉米产量在17吨左右。”黑龙江省依兰县愚公乡先锋村村民刘艳民说,他连年参加当地组织的农民培训,通过使用玉米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增加公顷保苗量,有效增加了粮食产量。

今年黑龙江省通过高质量备耕保农资、高效率春播夺全苗、精细化夏管促升级、全过程抗灾保丰收,特别是克服8月上旬局地洪涝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2.21亿亩,比上年增加89.85万亩,产量1557.64亿斤、增产5.04亿斤,连续6年稳定在1500亿斤以上。

10月24日,在黑龙江省富锦市大榆树镇邵店村,农民把收获的粮食运到空地上晾晒。新华社发(曲玉宝 摄)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庞海涛说,今年黑龙江省哈尔滨、牡丹江等地部分市县遭受洪涝灾害,但从全省总体上看,受灾面积少于常年。全省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应对、主动防灾、科学救灾,最大限度减少了粮食因灾损失。

从东北平原到中原大地,从西南地区到鱼米之乡……中国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有力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能够守住重要农产品的合理自给率,端稳端牢“中国饭碗”,有效应对国际粮食市场波动。

(记者李建平、孙晓宇、刘昊东)

责任编辑:王嘉琪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