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对艺术颇有追求的导演,一个是重利益大于一切的商人,张艺谋和张伟平从黄金搭档到对簿公堂,似乎是早已注定的。
|作者:王喆宁
|编辑:咖喱
5月31日,夹杂在“新电影定档”“谋女郎不能是整容脸”等话题之中,关于张艺谋的另一条消息也登上微博热搜榜单——起诉“老搭档”张伟平。
两人此前曾合作16年之久,张伟平投资拍摄了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多达11部,包括大众耳熟能详的《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陵十三钗》《三枪拍案惊奇》等。
然而,一度被视作“黄金搭档”的二人,在利益纠葛和人情恩怨面前,依旧没能避免撕破脸皮、不欢而散的结局,于2012年分道扬镳。
这不是两人闹掰后第一次打官司。早在2015年,张艺谋曾因电影《三枪拍案惊奇》的分账款问题,起诉张伟平的新画面影业公司(以下简称新画面公司),官司一打就是5年,终审判决书还意外透露出张艺谋当年超生罚款的内情。
2020年,张艺谋又以劳务纠纷为由起诉新画面公司,目前这起诉讼还没等来最终结果。到了今年这次,张艺谋将矛头直接从公司转向张伟平本人,以“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为由,将其告上法庭,开庭时间定在今年9月7日。
从惺惺相惜的兄弟,到剑拔弩张的仇人,“二张”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张艺谋和张伟平(右)。
黄金搭档
张艺谋与张伟平的初次相遇,发生在1989年一次圈内聚会上。
彼时,张艺谋已经有多部拿得出手的电影作品:《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等,而张伟平是一家外企的商务部经理,对做生意有着很大的野心。两人相谈甚欢,成为朋友。
两人真正开始合作,是在张艺谋事业一度陷入低谷的时刻。
1995年,张艺谋开始策划和筹拍电影《有话好好说》,却遭遇与自己的“灵感缪斯”巩俐一拍两散、投资方将投资从2600万缩减到1000万的状况,张艺谋迫不得已只好解约。
《有话好好说》电影海报。
在饭桌上,张艺谋将自己的烦心事告诉了好友张伟平。当时的张伟平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投资项目涵盖食品、医药、房地产等多个领域。见朋友有难处,他二话不说掏了腰包,促成了两人的第一次合作。
这次合作让张伟平亏了不少,只有通过发行权转让拿到的800万元进账,连成本都没兜住。
但张伟平通过合作看到了张艺谋的价值和潜力。在决定进军电影行业后,他义无反顾地将“宝”押在张艺谋身上,而且一“赌”就是近16年。
1997年,新画面影业公司在北京成立,张伟平担任董事长。公司对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来者不拒,投资了无数耳熟能详的大作,包括《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幸福时光》等。张艺谋国内国际多项大奖拿到手软,张伟平的公司也进账颇丰,合作天衣无缝。
要说两人合作最成功的一次,当属2002年横空出世的电影《英雄》。
电影《英雄》英文海报。
这是张艺谋第一次拍摄纯商业片性质的电影,也是他转型后执导的首部武侠巨制。但就是这样一部开启中国电影“商业大片时代”的里程碑式作品,最初成本只有3000万元。
那时中国电影市场盗版猖獗,张伟平采取了开创性的营销模式,拍卖音像版权、包租公务机宣传、拿出1000多万元做轰炸式宣传等,甚至将电影首映搬进了人民大会堂。
毫无疑问,张艺谋的技术和张伟平的运作共同造就了这部电影巨大的成功。《英雄》当年在国内拿下2.5亿票房,占了全年票房的25%,在北美地区上映后,连续两周夺得票房冠军,最终全球票房更是高达1.77亿美元(约合7.5亿元人民币)。
乘此上升之势,两人又接连合作了《十面埋伏》等多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
2006年,张艺谋担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息影3年,合作暂停。在此期间,新画面公司也暂停营业,一部电影也没有投资。
酝酿3年后,两人联手重新出山,本以为会奉上一部厚积薄发的惊世巨作,然而,一部《三枪拍案惊奇》不仅拍掉了张艺谋的口碑,还差点拍散了两人的友谊。
这部电影当时虽然收获了2亿多票房,但成为张艺谋史上“最烂”的一部片子,豆瓣评分仅有4.7分。
电影《三枪拍案惊奇》豆瓣评分。
即使在此之后合作的《山楂树之恋》与《金陵十三钗》都获得了不错的口碑,但似乎也难以挽回两人联手缔造的“二张时代”终结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