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电影《铁道英雄》正式公映。
“有首歌,缓缓淌,随着风远扬——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伴随着刘德华演唱的片尾曲《又弹起心爱的土琵琶》,不难令人忆起黑白的影像。《铁道英雄》堪为“红色经典”(铁道游击队)在新时代的新演绎。
60后演员张涵予在《铁道英雄》中饰演大队长“老洪”,同队员们一道重新演绎那段历史上的快意恩仇,“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他直言接演这个角色,来自儿时便种下的英雄情结。
张涵予在《铁道英雄》中饰演大队长“老洪”
而由一个“长”字说开,十余年间,张涵予先后在《集结号》《智取威虎山》《红海行动》《中国机长》《中国医生》里,演绎过连长、排长、舰长、机长、院长等角色。黝黑的面庞,细腻的表演,再加上他独特的嗓音特质,无不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就喜欢演这些基层的共产党员。他们都是生活中的小人物,在突如其来的危机面前能够挺身而出、勇于担当,为党、为国敢分忧,成为真正的英雄。”张涵予说。
张涵予
【对话】
出演《铁道英雄》,是因为个人情怀
澎湃新闻:据我所知,你生长在机械部大院。谈谈儿时喜欢的战争片?
张涵予:出演《铁道英雄》就是因为自己的个人情怀。首先今年是建党百年,另外就是我对这些老电影,像《铁道游击队》《永不消失的电波》《南征北战》《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等,有情结。老电影几乎都是我小时候逃学旷课,甚至哄骗家人去看的。有的时候想混没混进去,也得在影院门口等着,问问出来的大人,电影里讲的什么,第二天到了学校才有吹牛的本钱(笑)。可以这么说,这些电影和英雄人物就伴随着我成长。在我成长的年代,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样板戏、戏曲、相声、快板,大部分都是在讴歌英雄人物,包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代英雄和之前抗美援朝的英雄。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
澎湃新闻:能回忆下1956年赵明执导的那版《铁道游击队》吗?
张涵予:小时候看完《铁道游击队》,就把我爸的鸭舌帽翻出来戴上了。站在我们院儿的锅炉上,拿着木头做的盒子枪,就跟站在火车头上似地喊,“冲啊!”其实,当年每一个电影出来,里面的情节都会被院里的小孩且得“玩”一段时间。长大后能够在银幕上演小时候的英雄偶像,我觉得很幸福,也挺有意义的。
如今00后们对这段历史的感觉不是特别强烈,都是干巴巴的教科书上写着的,没有直观的印象。作为演员,我肩负着一些责任,要把这样的经典文本重新演绎,传递给现而今年轻的观众,让他们别忘了那段历史。
《铁道英雄》剧照
澎湃新闻:在你看来,《铁道英雄》同之前“铁道游击队”的很多文本相较,有哪些不同?
张涵予:《铁道游击队》除了最早的版本,1990年代又拍了一个版本(王冀邢导演《飞虎队》),成龙大哥前几年也拍过一个版本(丁晟导演《铁道飞虎》),还有若干版的电视剧。
我们这部《铁道英雄》跟这些都不一样,就拿我饰演的角色老洪来说,他是有原型的,历史上确有其人,是抗日英烈洪振海,也是铁道游击队第一任大队长。之前很多版本里,这个角色叫“刘洪”,是把洪振海和第二任队长刘金山两个历史人物揉在一起创作出来的。在《铁道英雄》里,老洪、老王(范伟饰演)最后都牺牲了。另外,这部电影里的铁道游击队,是由铁路工人和矿工组织起来的地下抗日武装力量,是受党的领导的八路军115师的鲁南铁道大队,这些历史都做了介绍。
澎湃新闻:之前专访杨枫导演,他提到你,不是喊“涵予”,而是直接叫“老洪”,听说这个角色是导演为你“量身定制的”。
张涵予:导演给我剧本的时候说,想让我演老洪。看完剧本,我给他打了个电话,说我想演老王,你再找个老洪吧。导演电话那头半天没说出话来,然后就跟我说,“老洪”就是按你写的(笑)。
我看完剧本觉得,演老王表演的余地更大,因为他是卧底在敌人车站里面的,要时时伪装自己,对演员来说,更有发挥的空间。后来这事僵持了一段时间,导演的意思是,电影里这“大哥”(老洪)还得我来,最后老王找了范伟老师来演。如果是我来演老王,就是另一种方式,每个演员塑造人物的方式都不一样,展现出来的也不一样。演员由于自身形象的原因,有很多的局限性或者说是特质,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去塑造人物。
《铁道英雄》剧照,老王和老洪
澎湃新闻:上世纪80年代以来,你就是业内知名的配音演员,声音一直是你塑造人物的“利器”,能否谈谈此次在老洪身上的声音塑造?我听说你们专门为此探讨了当年的话语以及地域色彩的发音。
张涵予:我会尽量把所有人的台词都往年代上靠一靠,别说现在的话。年代戏里蹦出一个现在的词儿,肯定不行。这部电影的创作氛围还是非常好的,大家在一起琢磨戏,认真去抠细节。我提了一些自己的建议,比如有铁道队的演员,在工厂里跟在茶馆里似的,叼着烟卷、翘着二郎腿就准备拍了。我说这可不行,这是在日寇铁蹄下的工厂,工人们都是待宰的羔羊,起码在大面儿上,要表现地像“顺民”一样,才不会引起敌人的怀疑。这段的表演上一定要收着点。
澎湃新闻:你在片中同范伟饰演的老王,以及日籍演员森博之饰演的藤原间都有多场对手戏,谈谈同他们飙戏的感觉。
张涵予:17年前,我就和范伟合作过《天下无贼》,也是在火车上,但是没有同场戏,我饰演的警察,主要是在盯刘德华、刘若英饰演的那对贼。后来又拍了《一九四二》,也是在同一个电影里面,但和范伟还是没有同场戏。这部《铁道英雄》,可以说让我们终于有了同台的机会。很巧的是,这回华仔演唱了片尾曲《又弹起心爱的土琵琶》,所以我们仨还是蛮有缘分的。
我是第一次跟森博之合作,原来也合作过几位日本演员,《厨子戏子痞子》以及《追捕》(吴宇森导演版)里面,也有日本演员。他们很敬业,这种敬业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铁道英雄》人物海报,张涵予饰演老洪
“我就喜欢演这些基层的共产党员”
《长津湖》,张涵予饰演宋时轮
《红海行动》中我演的舰长,应该是一位上校。剩下的,杨子荣(徐克执导《智取威虎山》)是位排长,谷子地是连长,老洪是大队长,刘传健(刘伟强执导《中国机长》)是机长,张竞宇(刘伟强执导的《中国医生》)是院长,虽然都带着个“长”字吧,但大都是生活中的小人物。我就喜欢演这些基层的共产党员,他们在突如其来的危机面前能够挺身而出、勇于担当,为党、为国分忧,成为真正的英雄。
《中国机长》剧照
澎湃新闻:走上演艺道路,你是有家学的。特别的,我听说上海译制厂的于鼎老师是你舅爷,但你还是最喜欢邱岳峰老师的声音。
张涵予:于鼎、于是之都是我的舅爷爷,我妈妈的叔叔。但我确实最喜欢邱岳峰老师,小时候看过的那些苏联的黑白片,《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里面就有邱岳峰的配音。因为年纪小也分辨不出来,就觉得那个演员说话的声音太独特了,完全是一个外国人在说话。什么叫“先声夺人”?他的声音一出来,“哐当”进入你的耳朵,就再也忘不掉了。我有鼻炎,鼻音一模仿,声音还挺像他(笑)。
澎湃新闻:于是之先生,北京人艺1992年他们那版《茶馆》你看过吗?从他身上有没有汲取一些表演的经验和技巧?
张涵予:1992年的时候,我还在国外,于是之《茶馆》的谢幕演出遗憾没有看到。于是之在表演上受石挥的影响非常大,石挥是于是之的舅舅,他们两位形象上也比较相似,我妈妈那边亲戚长得都有点像。他们两位都是伟大的演员。
于是之继承了很多石挥的表演风格。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话剧《雷雨》里,他还演过周萍,大少爷公子哥也能演,包括《青春之歌》余永泽也是类似的形象。石挥的《我这一辈子》太棒了,后来拿到美国放,达斯汀·霍夫曼看完就惊着了,到处问这位中国演员还在世吗,想见一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4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