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一声雷,万物复苏生。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充满着动感。
《诗经》有云:“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江南谚语也说:“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惊蛰时节一到,便会盛行起艳阳天。此外,惊蛰有三候,一候桃始华,桃花蛰伏一个冬天后开始开花繁盛;二候仓庚鸣,仓庚为黄鹂,黄鹂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开始鸣叫;三候鹰化为鸠,斑鸠、燕子等鸟类现身林间。
谚语说:“惊蛰宁,百物成。”人们希望惊蛰时的天气要平和一些,不要过于跌宕和狂躁。从前人们揣测天气规律,感觉惊蛰与春分的气温是反向的,所谓“暖惊蛰,冷春分。“不过现今,天气往往不按常理出牌,暖惊蛰之后又是暖春分,气温不歇脚地连续上攻。”中国气象局首席专家宋英杰说:“当然,惊蛰时的回暖并不稳定,冷空气‘复辟’的情况也并不鲜见,所以有‘惊蛰刮风,从头另过冬’之说。”
习俗方面,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说法,梨子性寒味甘,可以润肺止咳、滋阴清热,适当多吃梨,或者喝梨汤等等,有“吃梨消百病”的好意头。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梨”谐音“离”,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
值得注意的是,惊蛰一至,气温升高,各种细菌也跟着活跃起来了,应该更加重视饮食健康。人们可以多吃菠菜、芦荟、芹菜、油菜、山药、莲子等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此外,春季冷暖不定,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避免过度劳累,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冯小珏 实习生\刘雨婷)
综合来源:兰州日报、光明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