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人物网7月30日成都电(记者 羊佳 摄影报道)采访间有些嘈杂,三两个工作人员正在向袁方汇报公司的近况,还有人在门外紧张地等待。一副黑框眼镜,身穿同色系短袖和短裤,脚下是潮牌运动鞋......此刻坐在办公桌前的OST传媒直播孵化基地联合创始人袁方似乎与这快节奏有点“格格不入”,显得格外沉稳。

袁方
楼下,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二十余个房间被装修成不同年代的场景,近百名主播正在销售商品或拍摄短视频。
这些主播来自全国各地,平均年龄不到23岁。镜头前,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网红”。镜头后,袁方更愿意称呼他们为“内容创作者”。在袁方看来,“网红”是流量给创作者贴上的标签,“我们后台大约有10万名达人,还有大部分是不‘红’的。‘红’与‘不红’,我们都称呼他们为创作者,所以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创作者不是网红。”
直播间内的内容创作者
尽管当下市场竞争加剧,靠速度突围已成大多数企业的首要选项,但在袁方看来,速度并不能横扫一切。如何静下心来创造出优质内容,才是孵化“红人”的关键。
“首先是不被讨厌,才能被接受,还要被吸引,最后才会被喜欢,吸引更多的流量。”为了做出更多让受众喜闻乐见的内容,袁方坦言,他每天至少花4个小时在各大短视频软件里“冲浪”。“最终内容是否‘被喜欢’谁也说不清。”他清楚地记得,曾经有一条他并不看好的视频一发布就有了百万关注。“啪啪打脸!”袁方笑着说,从另一方面来看,也代表了多元视角、集体智慧的重要性。
“不得不说,成都是个很适合传媒行业的城市”,袁方庆幸自己从国外回到了家乡,“这里有能包容多元文化的城市气度,给了内容创作者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可以自由地创作。另一方面,这座城市源源不断地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到来,为这个行业增添了新鲜的血液。”
如今,OST传媒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头部的数字传媒公司之一。“我们这帮人之前也没有考虑那么多,看见有一点机会往前冲就完了。机缘巧合之下,我们就随着国家科技发展的大势跑出来了。”
去年,在锦江区总工会的支持下,公司搬进了一万多平米的直播孵化基地。袁方表示,锦江区政府支持新兴行业的发展,也为他们提供了高效的保障。
直播间内的内容创作者
“快时代”更需要“慢功夫”。在对内容领域的不断深耕细作下,今年,袁方被成都市锦江区总工会评为“濯锦工匠”。惊喜之余,他认为这不仅是对个人的肯定,更是对行业的激励。
一个热点能维持多久?我们无从知晓。但袁方始终相信,没经过时间的沉淀也经不起时间的冲刷。“不断地坚持、调整、试错、再坚持,成功的几率才能大幅增加。”
对于未来,袁方坚信“工匠精神”才是创新创业的源泉,“这个时代很快,让生产创造似乎也跑出了加速度。这个行业竞争也很激烈,每天都有很多新的公司诞生,也有很多公司倒闭。‘快时代’里更需要保持一颗匠心,保持对内容的专注和创新,用匠心拥抱变化,企业才能持续发展,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