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您的位置:首页 > 环球原创

刘远利:永不停步的代码人

2021-07-15 17:32:00 来源:环球人物网 作者:羊佳 张晨曦 丁璐
大号 中号 小号
  

  环球人物网7月15日成都电(记者 羊佳 实习生 张晨曦 丁璐)2021年7月,走进位于成都市锦江区的四川航天信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的开发拓展部,今年39岁的部门经理刘远利正和同事讨论互联网行业的时下动态。
 
\
刘远利正在接受记者采访
 
  互联网行业技术浪潮的更迭“加速度”,常常让“追浪”的人感到疲惫和焦虑。然而,在刘远利身上却很少看见这种状态,因为他有着一种“成长型思维”:“天赋只是起点,重要的是不断学习。”而这也成为他荣获2021年成都市锦江区“濯锦工匠”称号的基石。
 
  一腔热爱 铸就工匠价值
 
  刘远利做了8年的程序员,其中有5年时间是在“单打独斗”。他没在科技巨头扎堆的硅谷工作过,也没拿过传说中的“天价”年终奖,他的工作内容就是勤勤恳恳地写代码,或者叫“搬砖”。此外,也为不少政府机构和公司做些“添砖加瓦”的活。
 
  2017年,刘远利在双流区公安局的指导下开发了“成都市双流区无证旅客入住审批系统”(以下简称审批系统),并拿下了四川省公安厅创新项目奖。
 
  这个项目属全省首创,新开发的系统以最清晰的流程、最方便的操作、最少的材料要求,在电脑的显示器上通过人像比对完成身份审核,化繁为简,让群众少跑腿。
 
  刘远利回忆道:“当时年轻,想要有所作为。想到这是对公安、酒店和游客三方都有益的事情,就去干了。”没有团队、没有先例,单打独斗的刘远利没有犹豫,一肩挑起了从调研到开发的十余种工作。仅仅半年后,“审批系统”上线了。审批系统通常在20秒以内就可完成过往“酒店-公安”两头跑的审核工作。同时,系统出台后,身份验证方便统一了,公安部门差不多每月可增加两万旅客信息的数据录入,有利于公安部门进行安全监管。
 
\
刘远利和同事们在办公室工作
 
  众所周知,互联网行业员工年轻化是普遍现象。据CSDN发布的《2020-2021中国开发者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30岁以下的开发者占比高达81%。然而,作为一名39岁“高龄”的软件开发师,刘远利不相信数字,他说:“我在开发上做了8年,现在也热爱着这份职业。”
 
  刘远利的热爱不仅源于攻破技术难点的成就感,更是一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当你完成了一件事情,你获得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利益,还有精神上的成就感。这个成就感来源于客户对你的满意,来源于你为社会所做的贡献,来源于别人对你的尊重和认可。这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
[page]
  协作共进 传承工匠精神
 
  三年前,刘远利所在的公司新成立了开发拓展部,他从一名技术人员转变为管理人员。“管理技能”挑战随之而来。
 
  “以前是和电脑‘沟通’,输入代码它就可以执行。现在要面对人,对我来讲比和电脑‘沟通’难多了!”刘远利感慨道。
 
  在不断学习管理、适应管理身份的同时,刘远利看到了团队的力量,“当我想完成更大的项目时,我意识到靠自己一个人的努力是有限的,我需要将我的知识和经验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同伴一起来为公司、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在同事们眼中,刘远利不仅是一个领导,更是一位引路人。
 
\
刘远利所在的开发拓展部办公室

\
办公室里的书籍
 
  走进开发拓展部的办公室,有一面墙上画了3棵绿色的大树,每棵树的树冠上贴着团员的合照。这三棵树是刘远利在三年前亲自参与设计的,“它们叫绩效树,我希望团员的成果都可以通过它展示出来,大家互相激励,共同进步”。从某种角度上讲,这几棵树从侧面反映了刘远利的“工匠精神”:共生,共融,共赢。
 
  如今,开发拓展部的技术人员已增加到10多名,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刘远利坦言,团队成员刚进公司时他会进行一些指导,但现在,成员在某些专项上的能力可能已经超过他了。“这也是我希望看见的,我希望每一个成员今后都比我更厉害!”对刘远利来讲,他的成就感已不仅仅来自于代码,还有团队的成长。
 
  在共同成长、相互成就的和谐氛围下,刘远利的团队从2018年到2020年间,为公司完成了九十多个项目,包括成都市税局的智慧税务大数据平台、国家级项目“简阳机场电子发票系统”等。
 
  面对一个又一个惠及社会的技术成果,刘远利并没有停下脚步。同事和亲人们说他“爱折腾”,他说愿为自己的开发之旅做好长期“折腾”的准备,让社会的信息化管理建设更具系统性,让群众的生活更高效,让再长再远的跋涉无愧于心、不负于人。
责任编辑:李佩蔺
声明: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