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您的位置:首页 > 环球原创

简阳美食,不只一碗羊肉汤

2023-01-03 15:53:15 来源:环球人物网 作者:冯小珏
大号 中号 小号
  食在中国,味在四川。自古以来,居于巴蜀的人们便是识味的好手。
简阳美食,不只一碗羊肉汤
        四季不断的新鲜蔬菜和笋菌,江河里的蟹鳖鱼虾,山区的野味山珍,肥美的各类禽畜……这些丰富的物产都是巴蜀人餐桌上的好食材。辅以各色辛香调味,汇成一席麻辣鲜香的川味盛宴。
  隔着龙泉山脉与成都相望的简阳,位于成渝古驿道要处,自古被誉为“蜀都东大门”。在浓浓的川味饮食习惯下,简阳也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历史,形成了自己的美食文化。
  源起:地利人和的简阳羊肉汤
  说起简阳美食,多数人最先想起的一定是羊肉汤。
  奶白的汤底配着鲜嫩的羊肉,在锅中咕嘟咕嘟起伏着。夹起一筷子,肉质细腻丰腴而不腻;喝上一口汤,口感温润且提神解乏。简阳羊肉汤不仅早已融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还被列入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简阳美食的一张精美名片。
  据历朝《简州志》记载,汉代简阳已是“户户具鸡豕,十里闻羊香”。从羊肉的食用,到用其制作成一碗美味的简阳羊肉汤,中间还有不少传奇故事。
  据简阳民间传说,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平息孟获叛乱,曾率兵经过简阳。当时,其应地方三老相邀赴宴,酒意酣畅之时,场中牵进了一只简阳的土野羊——“火疙瘩”。豪爽的简阳小伙当众将羊宰杀,入锅熬煮。猛火煮沸后,除掉泡沫加入萝卜,待再沸加入盐巴、花椒等作料,文火慢煨。一段时间后,香气飘散席间,十分诱人。
  不久,汤锅上席。刚一入口,诸葛亮便觉清爽甘甜,令人神清气爽、干劲倍增。他将此做法记下,传回军营。之后的大战中,喝了羊肉汤的将士们精神抖擞,两军对垒,所向披靡,大获全胜。
  如果说,这一故事突出了羊肉汤的食疗效果,那董和“鱼羊烩”的传说,便透露出一些简阳羊肉汤好滋味的秘诀。
  简阳羊肉汤的一大特点是其乳白色的汤底。除羊肉外,汤中还会加入些配料,经长时间的熬煮,熬香、熬白、熬浓。在董和“鱼羊烩”的传说中,鱼肉正是这味配料。
简阳美食,不只一碗羊肉汤
简阳豌豆汤。
  相传,某日牛鞞县(简阳旧称)的一个农民带着羊乘船过河,一只羊不慎落水,沉入河底。江中鱼儿被沉羊所吸引,开始争相啃食。这一幕恰巧被一位路过的渔民看到,便撒网将鱼捕获。回到家中,渔民剖开鱼肚,惊讶地发现内里满是羊肉。“一起熬煮味道如何?”突发奇想下,渔民将鱼与其肚里的碎羊肉一同下锅,没想到煮出的汤汁嫩白,羊的膻味和鱼的腥味就此中和。消息传开,县长董和也来尝试做这一道菜,菜名也就随之定为“董和鱼羊烩”。
  无论是加入花椒等作料调味,还是鱼羊相烹,一锅好的羊肉汤,最为关键的还是羊肉本身。这就不得不提到简阳特产——大耳羊。
  20世纪40年代,宋美龄从美国带回一批“努比羊”,后弃而放逐龙泉山脉。“努比羊”与本地“火疙瘩”山羊杂交产生的后代品质优良,受到当地养羊户与消费者的欢迎。因其种性耳大下垂的特点,得名大耳羊。
  简阳大耳羊生长在龙泉山中,食青草,饮泉水,肉质细嫩且有嚼劲,食之鲜香无比。大耳羊是简阳羊肉汤羊肉正宗之源,也是外地羊肉汤无法模仿和替代的。
  传承:焕发新活力的羊肉美食
  简阳羊肉汤早在民国前就已十分有名,吸引了许多周边地区的人们慕名前往品尝。
  但早前的羊肉汤店,大多只在天气不冷不热时营业,且更多只在早上营业。热腾腾的羊汤,配上一点白酒,一碗下肚,便有力气干活,原本最受做苦力的人喜欢。经过一批批师傅精雕细琢、去粗存精的改良,简阳羊肉汤才发展为今天广受男女老少欢迎的简阳美食一绝。马厚德羊肉汤的传承人马魁,正是其中之一。
  马魁家中,自太爷爷辈便在简阳经营羊肉汤生意。从小见着、闻着、吃着,在他看来,这锅香醇的浓汤就是家的味道。外出读书后,马魁愈发想念羊肉汤,决定回到简阳继承生意。
  入门制作的过程十分艰辛,马魁每天半夜便要起来熬汤,一熬就是八九个小时。但对家乡味道的偏爱,让他坚持了下来。半年后,马魁开始对经营业务有了些想法。“来往的食客比较多,但品种比较单一,且汤的膻味重,因而男性吃得多,女性不太喜欢。”马魁回忆,原来父亲经营店面时,便发现因羊肉汤膻味重,许多路过店门口的人往往捏着鼻子走。
  接手生意后,马魁越发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他想,必须做出改变。选羊、熬汤、搭配调料……经过多种尝试,一次偶然发现,让马魁找到了改进羊肉汤口味的方式。“我买羊肉时发现了几只被骟过的山羊,在加工时洗净血水,这样膻味就轻得多。”在此基础上,马魁同家人对熬汤方式、炒制方式等进行了多番改良,汤的膻味少了,也愈加香浓。前来的食客络绎不绝,生意也越做越旺。
  与此同时,马魁也利用羊肉开发多种菜品,将从前的一碗“杂烩”羊肉汤,发展为一桌琳琅满目的“全羊宴”。“从前的羊肉汤就是大杂烩,现在我们把一些适合的部位用来开发产品,从头到脚都做成菜。”马魁介绍,开发“全羊宴”,既充分吸取川菜多样的做法,把炒、煎融入羊肉制作中,也融汇全国各地的羊肉烹饪方式,如胡辣羊蹄、手抓羊排等西北风味,都有所呈现。
  其中一道“祥云耳脆”,是根据大耳羊的特点专门研发。大耳羊的耳朵较大,胶质较高,有脆骨,配合川味红油凉拌做法,吃起来香辣爽脆,一经推出便好评不断。而这顿“全羊宴”,也因特色鲜明、口味俱佳,在2018年入选中国烹饪协会评出的地方性名宴。
  随着口味的改进与菜品的丰富,简阳由羊肉汤而起的羊肉美食,已成为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春夏秋冬,喝一碗羊肉汤,吃一顿羊肉宴,都是简阳人相聚时的首选。
  如何将这碗家乡味道带到全国各地,让马魁上了心。早在2002年,受顾客买羊肉汤用塑料袋打包容易漏洒的启发,马魁开始尝试研发速冻羊肉汤。反复调整配方后,速冻汤料配合泡沫保温盒包装的方式,成功将羊肉汤打造为可带出去走亲访友的特产。
  如今,这份推广家乡味道的事业也有了新发展。据马魁介绍,简阳市马厚德羊肉汤生产基地作为市重点建设项目已于2021年底启动。产品在速冻羊肉汤之外,也加入了羊肉香肠、灯影羊肉和风干羊肉等一系列羊肉深加工产品。投产后,不仅中央厨房生产出的标准化产品能让全国各地的食客吃到正宗的简阳羊肉,生产基地也将作为文旅接待中心,拓展相关文旅项目,为城市形象营销赋能。
  在简阳,像马魁这样志于简阳羊肉汤产业的经营者还有很多。近年来,简阳市积极推动羊肉汤产业发展,聚集优势区域、创新发展模式,逐渐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也为相关产业经营者助力。
  自2003年以来,每年冬至前后,简阳羊肉美食文化旅游季都会吸引四面八方的无数食客,专程来品尝一碗美味地道的简阳羊肉汤。2021年,简阳携手重庆武隆,正式签署“成渝羊肉汤美食联盟”,进一步推广简阳羊肉汤。
  拓展:寻味简阳美食地图
  简阳美食,出名于羊肉汤,但又不仅限于羊肉汤。
  1992年,简阳人张勇以8000元资金起步,在四知路的巷子里开了个只有4张桌子的小火锅店。如今,这家名为“海底捞”的火锅店已发展成百亿帝国,将川味带到了世界各地。
  在更多的街边小巷,一个个不起眼的口碑店,正串联起这座城市的味觉地图。香辣脆嫩的吴氏大枣兔、滑而不腻的云龙水酥、外酥里嫩的手撕盘龙鳝、卤味香浓的蒋卤鹅、鲜辣爽口的月英凉粉、飘香千里的贾家毛鸭子……各色美食以花样风味吸引来往食客。
简阳美食,不只一碗羊肉汤
云龙水酥。
  2021年,按照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统一部署,简阳市文旅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启动“天府旅游美食”推选推广工作。64样精美菜品经层层选拔,最终评选出羊肉汤、石桥挂面、蒋卤鹅、云龙水酥、月英凉粉、吴氏大枣兔、豌豆汤、海底捞、手撕盘龙鳝、苕皮回锅肉10道县级“天府旅游美食”,成为简阳美食的代表。其中,石桥挂面与云龙水酥的制作技艺有着历史深厚的非遗手艺。
  石桥挂面起源于简阳石桥古镇,创始于宋,盛行于元,至今有900多年历史。这种面制作全用手工,经和面、搓条、盘条等多个步骤后,挂于高架上晾制,亦称高架面。挂面条细如丝、外圆中空、色白味美、煮不浑汤、隔夜回锅仍如鲜面,驰名省内外。
  云龙水酥源于云龙镇,相传,其兴起与当地名刹千佛寺有关。因土壤、气候适宜红苕(即红薯)生长,寺院所获众多,不便储藏。僧人便将其磨制成粉,裹豆腐而食,香飘十里。后人借鉴僧人做法,创制“溺水鸡”,并广为传播。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工艺的改良,主材中的豆腐被替换成猪肉,形成了大酥(猪肉)和小酥(猪排骨)的不同品种,渐渐发展为如今“千年勾龙显毓秀,万家水酥享悠远”的“云龙水酥”。
  简阳的许多名小吃都来自于当地人民对地方物产的巧手加工。粒粒优质豌豆,便演化出月英凉粉与鸿发豌豆汤两道美食。
简阳美食,不只一碗羊肉汤
蒋卤鹅。
  鸿发豌豆汤的主材是本地优质豌豆,加入洗净的新鲜肥肠以及秘制高汤,小火熬至而成。汤味香浓醇厚,入口即化,老少皆宜。鸿发豌豆汤被誉为继羊肉汤之后的简阳第二汤,是家家户户团圆餐桌上的家常美味。
  月英凉粉也已陪伴简阳人许多年。其制作选料格外讲究,主料选用当地出产的白豌豆,精细挑拣后当天磨粉,当天炒,当天卖。粉粉糯糯的黄凉粉,或细腻顺滑的白凉粉,佐以纯正菜籽油,以及干海椒制成的红油拌料,一盘下去,麻麻辣辣意犹未尽。
  若是觉得鲜汤与凉粉不过瘾,简阳的卤味也能上“硬菜”。在川菜中,卤味是重要的一个门类。而简阳的“蒋卤鹅”“吴氏大枣兔”这两道美食,从众多卤菜中脱颖而出,做出了自己的味道。
  始创于1984年的“蒋卤鹅”,严选鹅龄在8个月以上14个月以下无公害无污染的农养四川白鹅,再搭配20余味中草药和各类香辛料,经传统工艺卤制,成品营养丰富,皮酥肉嫩,味道香浓,入口生津,风味独特。简阳人对其喜爱有加,甚至为它编了顺口溜:“蒋师傅卤鹅,街街香成河,香味扑鼻眼,跑都跑不脱!”
  “飞禽莫如鸪,走兽莫如兔。”兔肉营养价值高但不易入味,很难加工,而“吴氏大枣兔”使用由46种天然香料配制而成的家传秘方对兔肉渍、腌、煮、卤,再加上独创的加工技术及冷却后的“绿色健康添香”工艺,做出的兔肉外酥内嫩、香辣酥脆、入口鲜美。
  充满川菜麻辣鲜香特色的小炒,在简阳美食中亦能寻见。
  回锅肉是川菜中的代表,在盛产红薯的简阳,一些别出心裁的厨师将红薯淀粉做成苕皮,与回锅肉搭配,大火爆炒,细心调味,Q弹的苕皮伴着微微焦香的五花肉,这份美味迅速传播到寻常百姓的餐桌。
简阳美食,不只一碗羊肉汤
苕皮回锅肉。
  另一道川式热炒“手撕盘龙鳝”,选用当地野生黄鳝,配合花椒、辣椒等香辛料,炝出满满锅气。这道菜最特别之处,是它的吃法:夹住鳝头,咬住鳝背,用力一扯,鳝头带骨就会全部脱落,留在嘴里的就只剩嫩滑可口的鳝肉,鲜香酥脆,口口回味。
简阳美食,不只一碗羊肉汤
手撕盘龙鳝。
  认识简阳美食,从一碗羊肉汤开始,而爱上简阳味道,则源于一道道潜藏于大街小巷的宝藏美食。
  如今,简阳以创响“原香简阳”“简州印象”等特色产品品牌为抓手,开展“品质川货暨成都数字消费节”“我为我家农特产品代言”等特色活动,举办美食评选活动,形成了以简阳羊肉汤、海底捞为代表的美食品牌效应。简阳正加速成为成都东部区域最具魅力的美食集聚地。
       相关报道:

声明: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