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也被写进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日,环球人物网记者走近“成都工匠”赵伟,看他如何通过争分夺秒来践行工匠精神。
赵伟远远望了一眼电梯的楼层显示屏,显示停在4楼。没有丝毫犹豫,他转身带记者走楼梯,一边走一边说:“电梯还要等一等,走楼梯快点儿。”争分夺秒的生活习惯和他30余年在电力系统的工作经历密不可分。
无论三更半夜还是刮风下雨,年过五旬的赵伟常年24小时保持战备,冲锋在每一次重大电力抢修、重要电力保障的最前线。他常说:“最欣慰就是听见一声‘来电了!’”
工作中的赵伟
“保电”就是保生命
2020年3月10日,凌晨1点左右,身穿蓝色工作服的赵伟拉了拉口罩,走出临时搭建的工作站,他已经整夜没回家了。
时间拨回24小时前,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城东供电中心安全监察部安全管理专责赵伟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为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重新制定保障供电方案。
彼时,四川省新冠疫情应急响应级别维持在省级二级,中心收治了报告确诊病例中超过70%的患者,堪称成都“火神山”。隔离病房内大量呼吸机、供氧设备等医学仪器需要稳定的电压来维持设备运转,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但该中心主供电源为10千伏河观路,河观路沿线老旧小区较多且设备情况复杂,任何其他用户故障或电网波动都可能对该中心的可靠供电造成影响。
“省公司和市公司也非常重视,要求我们马上拿出一个方案。”赵伟所在的城东供电中心安全监察部和运检部、营销部等各部门的同事立即前往中心进行线路查勘,随后现场制定了“保电”方案——改线。改后的线路仅供中心使用,线上不“挂”其他居民用电,这样“专线专用”,能更大程度上保证安全系数。
随即,便是一场“困难值满点”的工作。时值疫情期间,大部分公司还未复工,为了确保按时完成任务,所需材料、所有作业都必须就地取材,依靠人工完成。“那天,从挖坑开始,都是我们自己的工人来做。”更棘手的是,涉及改线的电缆长达五百多米,需要新铺设50多米的通道。其后的三天时间里,现场60余名电力人轮班倒,在“换人不停工”的工作模式下,终于完成了改线保电任务。赵伟说:“按照正常流程,从查勘、定方案、审批、准备材料,到施放、修基础、养护等步骤,至少需要七到十天时间,现在特事特做只用了三天。”
做了30余年电工的赵伟,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稳定的电源对于生命的重要性,“接到这个任务,大家心里还是很紧张。但是为了强化外部供电保障,每个人都在加班加点,抢时间、抢进度,打好了这场疫情阻击战。”赵伟告诉记者,安全保电为中心里的仪器设备稳定运行织起了一张安全网。保障医护人员正常工作,更是对生命的呵护与尊重。
工作中的赵伟
[page]
为群众提升用电安全感
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为群众提升用电安全感,是赵伟作为一名电力人的初心和坚持。
赵伟的父亲也是电力人,能穿上父亲身上的蓝色工作服是他从小的心愿,“最初是单纯得觉得穿上全套制服很帅!后来感觉大家都需要他。周围邻居需要换插座、家里电路跳闸了都会来找他,因此我就觉得这个工作很神圣。”
1990年,赵伟子承父业,开始从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抢修工作。配电运维工最基本的工作是线路设备的日常巡视和维护,烈日下巡视、大半夜抢修、寝食不定都是家常便饭,但赵伟却从不提辛苦。别人还在吃早饭时,他早已前往工作现场;夏季跳闸最多的时候、刮风下雨的时候,总少不了他的身影。
成都北门片区的工人村小区、李家沱片区等老旧小区的故障多、抢修任务也格外繁重。“这些老小区,当时我们去的时候多数还是平房,最高的楼房也就三层高,居民自建房私拉电线,有时抬头一看,半空中密密麻麻像是织了蜘蛛网,安全隐患特别大。这些房屋,又大多租了出去,租客们用电炉子、电饭煲等功率稍微高一点的电器,都可能跳闸,跳闸后有些不懂行的,自己接根不合格的保险丝,非常危险。”在金牛供电局工作期间,作为抢修班长的赵伟带着班组成员,对影响10KV线路的树竹进行全面修剪,为老旧、线径过小的低压线路分批进行更换,彻底消除了这些设施的安全隐患。
左一为赵伟
如今,赵伟走在工人村小区,就像他的父亲一样是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电力人,“居民看见我们都说‘来了来了!他们来了,就有电了。’抢修结束后,居民回去把灯一开,亮了。看见他们屋里的光,心里有着说不出来的成就感,工作起来也带劲。”
用心的服务,得到了群众的赞扬,老旧小区有居民自发送来锦旗,难掩对赵伟等抢修班成员的感激:“以前我们那儿因为电线短路,发生过火灾,大家住在这儿都感到心里不踏实,现在好了,更换了设备,我们再也不用心慌了!”
赵伟的事迹,只是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城东供电中心电力人们的缩影。除了线下维护,公司还为群众提供线上的供电优质服务。“相对来讲,供电优质服务在全国各行业的水平和要求都是比较高的。居民有什么需求,我们都要满足。按规定,在城区范围内,45分钟内要上门解决问题,而且居民用电故障抢修基本都是免费服务。”赵伟自豪地告诉记者。
采访快结束时,赵伟往上撩了撩衣袖,露出了一截黑白分明的手臂,他又将衣袖扯下来了些,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太阳晒的,我们电力人在外面跑,人家一看就认识,因为都是“黑娃儿!”
(本文图片均由赵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