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您的位置:首页 > 环球原创

从枪支到奶粉,“美式人权”下的儿童之殇

2022-05-29 12:20:00 来源:环球人物网
大号 中号 小号
  从枪支到奶粉,美式人权下的儿童之殇
· 美国得克萨斯州执法人员和民众在枪击案现场。(图源 海外网)
  “让这个国家好好看看他,让全世界都好好看看他。当他遇害的那一刻,我也仿佛死掉了。”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南部24日发生的一起“罗博小学枪击案”中,一个名叫何塞·弗洛雷斯的男孩不幸中枪身亡。事发后,他的祖父悲痛地说出了上面这番话。
  这起枪击案发生在大约午间时分,18岁的枪手独自驾车来到这里,一间接一间教室开枪,夺去了19名学生和两名教师的生命。随即,凶手又与赶来的警察展开枪战,最终被击毙身亡。
  当晚,美国总统拜登发表讲话,直言这起事件是一场“大屠杀”,副总统哈里斯也表态,“受够了”。
  枪口对准无辜孩童
  随着枪支暴力在美国愈演愈烈,本应为孩子们提供庇护和成长的校园如今却枪祸横行。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自1999年科罗拉多州哥伦拜恩高中枪击事件后,美国已有超过31.1万名儿童亲身经历校园枪支暴力事件,至少554名儿童和学校教职员工在校内遭枪击身亡或受伤。
从枪支到奶粉,美式人权下的儿童之殇
· 2012年12月,美国民众在发生事件的桑迪胡克小学附近街区献花悼念。(图源 新华网)
  1999年,两名学生在哥伦拜恩高中开枪打死12名学生和一名教师,随后自杀;2012年,康涅狄格州纽敦市的桑迪胡克小学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造成26名师生死亡......伤害他们的究竟是谁?或许不仅仅是凶手,还有轻易就能获取的枪支。
  外媒一项分析指出,在枪支来源可查明的校园枪案中,超过85%的枪手从自己家里或亲友处获得作案枪支。其中,一名6岁的男孩,因不喜欢一名女同学,随即将她射杀。平均每十名校园枪手中就有7人未满18岁,这意味着许多孩子能轻易拿到致命性武器,这往往是因为家中大人的疏忽大意。
    未成年人频频死于枪下,美国社会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曾因枪击案失去孩子的家长们纷纷发声:“枪支暴力是可以预防的,我们每个人,包括政客,在家庭、社区和学校都可以行动起来。”不少民众也表示,希望美国政府能加强控枪。
从枪支到奶粉,美式人权下的儿童之殇
· 当地时间5月27日,数千人在休斯顿市中心抗议全国步枪协会的年度大会。(图源 外媒)
从枪支到奶粉,美式人权下的儿童之殇
· 美国一家枪械制造商展示儿童半自动步枪(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但就在“罗博小学枪击案”发生翌日,美国得州州长以“芝加哥不卖枪但每星期休息日都发生枪击案”为由,反对加强枪支管控。随即,美媒也发表了一篇名为《我们要学会与枪共存》的文章,颇有当初“要与新冠疫情共存”的意味;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不久前,美国枪械制造商还推出了专门面向儿童销售的半自动步枪,并称“让儿童拥枪,是他们安全感的来源。”当地时间5月27日,当人们还沉浸在枪击案带来的伤痛时,得州休斯敦市的全国步枪协会大会竟仍照常举行。
从枪支到奶粉,美式人权下的儿童之殇
· “罗博小学枪击案”一名10岁的幸存者称“再也不想回学校了”(图源 环球网)
  如今,距离“罗博小学枪击案”已过去了5天,幸存下来的孩子们在回忆起案发当天情形时,依旧心有余悸。毋庸置疑,这起枪击事件,将给他们留下严重的心灵创伤。而对于另外那些未能幸免于难的孩子们来说,留给其亲人的是无尽的痛苦。
  暗处还有很多只“蟑螂”
  “当你在阳光下发现一只蟑螂,说明阴暗处已经多得挤不下了。”网络上,人们常用这句话来揭示一个定律:问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多的问题。
  在美国,儿童们要警惕的何止是枪支。
  自今年以来,美国各地出现了严重的婴儿配方奶粉短缺问题,政府的“懒政”也引来社会一片抗议。该国一家媒体发表评论称,“很难想象美国会处于婴儿无法获得最基本食品的境地,但这正是我们在2022年所遭遇的处境。”
  更为讽刺的是,在美国国内遭遇奶粉危机之时,拜登政府却还在极力推动国会通过对乌克兰的400亿美元援助法案。不少共和党议员纷纷站出来,批评其“用纳税人的钱为非法移民的孩子提供充足的饮食,而美国合法居民的孩子却没有奶粉喝”。此情此景之下,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也再度“开炮”,称这是“国家的耻辱”。
从枪支到奶粉,美式人权下的儿童之殇
· 拜登(图源新华社)
  而直到今年5月中旬,“奶粉危机”已持续数月以后,拜登才宣布采取启动战时法、动用军机运奶粉等措施来应对。但就目前看来,这些举措不过是“杯水车薪”。
  奶粉短缺、枪支暴力,这只是美国儿童们人权遭到侵犯的“冰山一角”。
· 《历史照片 记录美国童工的悲惨经历》(央视新闻视频)
  最小的童工只有3岁。据有关机构在2021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当时,美国仍有约50万名童工从事农业劳作,其中烟草行业雇佣童工极为普遍。从危险的矿井到烟草农场,美国童工无不过着悲惨生活,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甚至只有3岁。另据外媒报道称,从2003到2016年间,美国有452名儿童因工伤死亡,其中237名童工死于农业事故。这些残酷的史实与冰冷的数字,可谓触目惊心。
  成规模的儿童性侵。2021年7月,美国童子军协会(BSA)与数万名据称遭到性侵的前童子军成员达成一项和解协议,赔偿受害者8.5亿美元。令人震惊的是,这项和解协议竟涉及约84000名前童子军成员。多年过去,这些受害者们仍在寻求正义,但该组织竟通过破产逃避了大部分责任,仅用8个多亿,就把几十年犯下的累累罪行给一笔勾销。正义好似降临,又好似永未来临。
  超20万名“新冠孤儿”。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美国已有超过20万名儿童因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因罹患新冠肺炎身亡,不幸沦为“新冠孤儿”。他们往往陷入心理、生理乃至生存困境,却得不到应有的帮助。而在这样的困境下,辍学、吸毒、暴力很可能伴随他们一生。
  美国长期存在的侵犯儿童权利问题令人痛心和忧虑,美国政府的惯性“躺平”也令民众对政府失去信心。
  正如今年3月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所说,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在阳光雨露呵护下健康成长。看看美国这些权利被侵犯的孩子,人们不禁要问,美国儿童的所谓“人权”在哪里?美国儿童的所谓“自由”又从何谈起?
  (本文综合自央视新闻、环球时报、上观新闻、海外网)
责任编辑:李佩蔺
声明: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