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在四川师范大学召开的2021年“五四”表彰大会上,法学院荣获“五四红旗分团委”和“2020年度优秀分团委”双重称号。5月8日,法学院分团委书记熊胤接受了环球人物网记者采访,他说:“我们学院一直致力于提升团组织生活的质量,吸引更多团员积极参与进来,助力他们的快乐成长。”
情景剧,团员青年的“沉浸式教育”
2019年10月27日,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2018级4支部开展了主题为“辉煌七十年·奋进新时代”的校级团组织观摩活动,副校长张海东到场,全程参加,为学生的表演鼓掌称好。
与“传统”团组织生活不同,此次活动表现形式丰富,截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来的几个重要时间节点,学生以情景剧演出的方式,呈现国家发展历程。在四十五分钟时间里,现场观众观看一场场“沉浸式演出”的情景剧,身临其境般加深了对党史国史的回顾与学习。
2018级4支部团组织活动
熊胤说:“在团组织生活中,引入情景剧的模式,当前已发展成为法学院各支部的‘新常态’了。”之所以要改革和创新,是因为旧有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有学生找到熊胤反映:“熊老师,一开始我是很喜欢参加团组织生活的,但每次都是‘学政策、看视频、诗朗诵’的‘老三篇’,让人有点提不起劲头来。”学生的困惑,让熊胤苦苦思索,如何才能创新团组织生活模式,提升团员的热情和积极性,找到更让学生接受并乐意参与的方式?
在与学生深度交谈调研、和分团委同事多方讨论后,法学院开始了“将情景剧引入团组织生活”的新尝试,学生的参与性有了显著提高,有学生说:“现在,我们挺盼着过团组织生活的,每次和同学一起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都能学到很多东西,而且十分有趣。”
法学院分团委书记熊胤
作为学院分团委负责人,熊胤力求每一次的情景剧演出尽量减少瑕疵。2020年11月,法学院2019级4支部承办了校级团组织观摩活动,以“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争做新时代新青年”为主题,情景剧准备时间就长达月余。“正式开展团组织活动前,情景剧仅彩排都进行了五次,每一次我都会全程观看,提出一点小建议,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加以改进和提高。”熊胤说道。
法学院2019级辅导员马若冰,在观摩该活动后表示:“以情景剧方式来进行团组织活动,把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落到了实处,既有趣味性,又有深刻教育意义。”
[page]
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引导学生将“步子”落到实处
法学院学生的情景剧不仅“墙内开花”,还“墙外生香”。
身为法学学生,未来的法律工作者,对于开展全社会平安法治建设、普法宣传工作是负有责任的,如何让学生在社区普法工作中得到自我成长,是熊胤眼中“很重要的事”,他和社区积极联系,让学生的普法实践,对接社区需求。
2021年4月,法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将一出“拒绝校园暴力”的普法情景剧带到了凯天社区,以校园暴力和网贷问题为切入点,讲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让社区居民大开眼界。一位中年观众说:“以前来社区进行普法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这次看了川师大学生绘声绘色的现场表演,让我轻松学习了法律知识,感受到了什么是法治精神。”
志愿者深入社区普法活动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治建设的逐渐完善,人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作为法学院的学生,有义务对大众进行普法教育。熊胤自豪地告诉记者:“在2020年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四川省赛中,总共120个项目入围决赛,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的‘法护青春—青少年法治教育宣讲服务’志愿服务项目,最终斩获了银奖!”此志愿服务项目便是通过开展普法宣讲,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他们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增强他们的法律素养,遏制青少年犯罪发展。“法学院的校外活动,要和本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特长,让他们将‘步子’落到实处。”熊胤说。
法学院第十五届红歌会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会
[page]
让参与的团员多一点,主动性高一点
2019年暑假,熊胤担任指导教师,带领法学院的“依法治国宣讲团”社会实践队,赴广安进行了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实践队进行了普法宣传,还开展了相应的行政执法观摩学习,切实体验一线工作。
对于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很多同学虽想参加却因为人数有限,只能“干看着”,他们对熊胤说:“大学一晃就过去了,说不定等到毕业,还轮不到我参加社会实践队的活动呢。”与此同时,也有学生向熊胤反映,他们自己去参加社会实践,由于缺乏组织管理,“单打独斗”,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
如何才能让更多团员都参与到“高效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并让实践与专业对口呢?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许多人的生活步调,竟也为一直努力思索的熊胤开启了新的思路。“学生没办法都集结在一起,组成实践队走出校门,但是可以就近、就地集结实践。”
2020年暑期,熊胤为一千多名学生确定了社会实践活动主题:宣传《民法典》。活动开始前,法学院分团委会统一培训“集结点”的负责人,由负责人提交方案,经分团委审查和修改,通过之后予以执行。在成都、南充、绵阳、眉山等地,都设有数个“分点”,由每个“分点”的负责人统一带队,联系当地单位,进行实践活动。
乐山分队民法典普法宣传

南充分队民法典普法宣传
“这种方式,能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就近实践,晚上各回各家,减少了住宿费用,也降低了安全隐患的问题。活动期间,老师在线指导,‘分点’的负责人每日提交报告,学院即时了解和收集信息,效果很不错。”熊胤介绍道,除此之外,由于“就地集结”,突破了按照年级、专业来划分的传统,某些集结点,是学长学姐带着学弟学妹一起实践,他们更有经验,能让低年级学生迅速成长。
分团委干部是否能在意识上转变理念,“寓教于乐”地引领青年团员,是增强团的工作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举措。熊胤微笑着表示,“思想引领是团学工作的根本任务,但如何做好思想引领,将工作落到实处,还是需要贴近学生实际,找准学生真正关注的重点,真心实意地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发展,让更多的团员青年参与进来,发挥他们的主观性、积极性、创造性,让他们在团组织中,真正找到一种归属感。”
(本文图片由熊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