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宫记者晚宴(资料图)
截至5月10日,白宫记者晚宴持续发酵了10天,“中招”新冠病毒的名流名单,也越拉越长。
名单上最重磅的名字是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紧接着是“花了两年时间告诉所有人戴口罩和避免大规模室内集会”的多家主流媒体人士。
这场原本想借“新闻自由”之口,展现“美国正走出新冠疫情的阴霾”的宴会,顿时充满了荒诞色彩。
晚宴演讲上,著名脱口秀主持人特雷弗·诺亚一语成谶:“这将成为最无与伦比的超级传播事件”。
“高端局”带来高传播
作为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社交盛事,白宫记者晚宴备受各界名流青睐。
在受疫情影响停办两届后,这场宴会“千呼万唤始出来”。尽管主办方已设定了防疫标准,但在宴会当晚,大厅内人头攒动、觥筹交错,几乎没有人戴口罩。
事后,出席晚宴的《华盛顿邮报》记者杰达·袁(音译)确认感染新冠。她在推特上发文称,宴会厅的情景就像“恐怖片”——“没有出口。被困在桌与桌之间。害怕在人附近呼吸,但到处都是人。就像你是唯一一个知道这很疯狂的人,这种感觉令人毛骨悚然。”
“恐怖片”的后续还在上演。据美媒本月8日报道,白宫记者年度晚宴相关染疫人数仍在增加,名单越拉越长。
而在这场晚宴之前,华盛顿于上月举行的另一场高端社交活动,其实早已拉响了“超级传播”的警报。
· 美国国会大厦(图源新华社)
当地时间4月2日,约有630人盛装出席了由美国著名记者团体格里迪隆俱乐部组织的晚宴,随即造成多人感染,其中不乏联邦政府高官和国会重量级议员,一些人还曾近距离接触过美国总统拜登。
在这两场聚会中抛头露面的,大多是享有特权、人脉广泛的人。他们在无形之中将病毒传播给了多少人,才是民众最大的隐忧。正如匹兹堡大学医学教授瓦利德·热拉所说,最受影响的不是参加活动的人,而是“你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到其他人”。
影响究竟几何?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布的最新疫情周报显示,截至本月4日的一周,美国7天平均日增新冠确诊病例数达到64781例,较此前一周增长21.4%。
如此高压态势之下,让刚刚宣布“大流行结束”的美国白宫也慌了。5月7日,白宫发布警告称:今秋全美新冠染疫人数将破亿,死亡人数恐出现飙升。
普通民众何辜?两场“高端局”带来的超级传播,俨然已成了新冠病毒在美狂欢的“无形推手”。
拜登还能“扛”多久?
· 美国总统拜登(图源新华社)
美国疫情“红灯再亮”,拜登的身体状况及执政处境,也成了国际社会热议的话题。
一方面,自今年4月份以来,拜登的“同事们”——副总统哈里斯、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司法部长梅里克·加兰、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等多名政要相继感染新冠病毒。而拜登本人还出席了4月底的白宫记者晚宴,其中一名感染者就坐在他的旁边。多次与病毒“擦肩而过”,拜登的染疫风险无疑急剧上升。
另一方面,尽管拜登在执政期间,先后出台了“全美口罩令”、免费疫苗、自我检测等多项看似积极的抗疫举措,但却收效甚微。有不少民众认为“这些措施来得太迟,且远远不够”。
对此,拜登曾公开评价自己的表现“可能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好。”
· 2021年1月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山,拜登在美国第46任总统就职典礼上发表讲话。(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
事实真是如此吗?指针拨回2021年1月,拜登政府在美国深陷疫情危机时上台,却始终未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的疫情跟踪和筛查机制。网尚未织好,又怎谈抓住条条“漏网之鱼”?
到了2021年下半年,拜登政府虽然对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防疫措施有所强化,但从去年圣诞节之后,相关举措便形同虚设。即使是一些政府官员,在公共场合也并未严格执行防疫措施,民众大规模聚集活动更是有增无减。
如此“躺平防疫”之下,美国疫情终于遭遇“滑铁卢”,而拜登政府为了掩盖“防疫无能”,竟又持续“甩锅”中国。“内病外治”的荒唐举动,也导致了国际社会抗疫步调始终无法统一。
疫情是一面镜子,拜登政府的“抗疫失败”也折射出了美国政治体制和价值观的深层次缺陷——
党争为大。美国两党围绕疫情互相扯皮,抗疫政策沦为其党争“筹码”,党派利益凌驾群众生命之上;“散装”体制。美国联邦和州政府各自为政、相互掣肘,多方力量拉扯之下,抗疫计划难以同步推进;生命鸿沟。资本优先、利益优先使民众的生命权、健康权得不到平等保障,贫困民众、少数族裔及其他弱势群体首先被放弃治疗;社会极化。口罩、隔离、疫苗被视为侵犯人身自由,多地抗疫活动阻碍防疫措施推行;美国优先。任由病毒向外扩散、放任民众出国旅行、大搞“疫苗民族主义”、扰乱国际抗疫大局,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贯彻到底。
正因以上种种,美国疫情危机久拖不决,经济复苏遥遥无期。“四面楚歌”之下,拜登还能“扛多久”?据最新民调显示,他和他的政府正以不可挽回之势失去公众的信心。
100万人死亡,900万人家庭破碎
· 华盛顿国家广场竖着数万面白旗,纪念新冠死者。(资料图)
5月5日,美国华盛顿国家大教堂90分钟900次的钟鸣依然在耳,美国新冠死亡病例已超过100万例。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民众成为了美国两党博弈的人质,也成了抗疫失败的最终买单者——因新冠肺炎失去配偶、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和孩子的美国人数量达到了900万。
因父母患新冠肺炎离世,年仅12岁的双胞胎泰勒、艾丹、15岁的莉亚、17岁的莱利,如今不得不由姨妈抚养长大。尽管大半年过去了,但孩子们内心的伤痛犹在。每天清晨8点,泰勒常给祖母发去短信:“我爱你,但我仍然想念爸爸妈妈。”
在内布拉斯加州,王平的父亲开过一家小餐馆。两年前,父亲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王平一下犯了难:父亲的菜谱没有文字记录,只能凭记忆恢复。而在父亲死后的一年里,王平的母亲几乎没有出过家门,她不愿去公共场合,因为那里包含着太多与丈夫有关的记忆。
卢卡斯去世时57岁,他是当地司机工会第一个收车后就再也没有回来的人,原因是感染新冠肺炎。自从丈夫走后,卢卡斯的妻子达娜失去了生活的重心:“以前我们去哪儿都在一起,现在没人跟我一起出去。”有时,达娜坐在卧室里,常常会闻到丈夫身上的古龙水味,她想这是丈夫给她最后的陪伴。
· 疫情下的美国(资料图)
20万美国儿童沦为“新冠孤儿”,住房食品和燃料价格飞涨,数以百万的美国人难以维持生计......“美式抗疫”之下,这样的悲剧每天仍在上演。
讽刺的是,即使面对如此“切肤之痛”,美国政要们却依旧麻木地攫取着政治利益、沉溺于纸醉金迷。而这一切,还将持续多久?拜登政府是否还能被寄予期望?我们尚未可知。
(本文综合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央视新闻客户端、环球网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