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0月12日,2022届上海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举办。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反向背调”雇主、霸气“炒掉”老板、拒绝无效加班......近两年,随着一批“00后”职场新人步入工作岗位,其鲜明的个性特点与行事风格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他们的择业观念有何不同?在职场中,他们又有哪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表现?
择业“挑老板”, 拒绝PUA
不久前,来自浙江某高校的毕业生周旭收到了多个大厂抛来的橄榄枝。周旭回忆,自去年6月,他就开始对意向单位的薪资水平、企业文化背景等进行调查。得益于前期的“背调”,他才能在面试中游刃有余。
周旭的求职经历不是个例,“反向背景调查”雇主正在成为越来越多“00后”求职者的共识。这些求职者坦言,在“反向背调”的过程中,自身不仅对岗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有更进一步的认知。
“我们不应是‘求工作’,而是‘找工作’。”北京大学的大四学生李栗认为,“反向背调”不仅应该是流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以“反向背调”为起点,这届“00后”在职场中呈现出了“非常规”的一种状态。
· 2021年3月,东北大学2021届毕业生春季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聚餐时,老板让喝酒,有的人直接拒绝;领导在非工作时间呼来喝去,有人则公然开怼;当被公司侵犯权益、遭受上级的人身侮辱时,有人会果断选择“炒老板鱿鱼”,并拿起法律武器维权......面对职场中各种心照不宣的灰色地带乃至PUA(精神控制),他们不再买账。
对此,不少“00后”表示,自己与企业只是合作关系,既是合作,就应在互相尊重、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实现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双赢。也正因如此,拒绝PUA,反对无效加班,才是他们奉行的职场观。
2000年出生的王咩咩(化名)最近正考虑跳槽,原因是组里运营的新媒体要靠刷点击量才能完成KPI,所有人都在无效“内卷”。与此同时,下班太早,还会被质疑不够努力。
有这样遭遇的“00后”不在少数。“企业要求员工加班太多,不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这是比较减分的。”广西大学应届毕业生陈秋利说。“如果老板对员工的态度不好,强迫员工加班,那么自己可能就会辞职,可以接受加班,但必须得到相应的报酬。”此前,有“00后”受访者也这样表示。在他们看来,加班得适度,更要有相应的价值与回报。
不过,“00后”们反对无效“加班”并不等于“躺平”。如今的短视频平台上,这一代的博主们愈发活跃,为了拍出一期爆款视频,他们情愿花上数周或数月的时间。只要有意义,只要热爱,他们能“卷”到让人怀疑。
肯定其活力,也呼吁回归现实
渴望平等、追求自我表达、重视自身合法权益、敢于提出反对意见……“00后”的这些特质在潜移默化中催生职场环境的改变。而面对这群新生主力军,网友们、职场的前辈们又对其抱有怎样的看法或期待?
为团队带来更多活力。“与80后、90后相比,00后更有活力和想法,也更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某置业公司人事部经理表示,比如公司要做某个项目,大家在进行头脑风暴的时候,“00后”的想法会比较新颖,有不同的思维角度,“他们敢想,也敢说,不会藏着掖着。对于公司的日常工作,他们要是发现什么问题,也会及时反映,这是很好的事。”
“放飞自我”得有个度。但也有部分网友认为,“00后”职场新人在面对不公平现象时的果断“亮剑”值得肯定。但也应思考,自身是否会被这样强烈的自我意识、强硬态度所反噬?特别是对于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稍不合心意就贸然选择离职,或许也会给自己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同时,由于每个人的处境不同,如今盛行的“00后”职场法则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用人单位,因此更建议他们在“放飞自我”与“适应社会”两者间尽快找到平衡。
其实,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趋势来看,“00后”有着“80后”、“90后”无法比拟的优势,也有着更加良好的职业前景。眼界开阔、乐于实践、追求创新......他们身上的这些特质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活力与创造力,也吸引着企业为其做出改变。
· 今年4月,西北师范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在招聘会现场投简历。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跟过去相比,现在的职场环境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位招聘负责人曾在某招聘平台上发表评论,“为了吸引新兴人才,工作环境、团队氛围的好坏成了一个关键评判标准,从允许带宠物、顶级咖啡机、配Mac,到超长年假、远程办公,HR们花样层出不穷,试图传递人性化的企业印象。”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新兴一代的择业观、就业观势必也会较前人有所差异。或许正如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田丰所说,对于初入职场,依然棱角分明、有待磨砺的“00后”,社会大众“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应更多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兴趣,激发起他们自我实现和自我创新的内驱力,引导他们做一个实干的理想主义者,脚踏实地地追赶着时代前进。
而我们也期待,“00后”职场新人们在岗位中能带来更多精彩、亮眼的表现。
(本文综合自中国青年报、中工网、光明网、广西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