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您的位置:首页 > 环球原创

武大靖,感谢你的努力

2022-02-14 07:38:07 来源:环球人物 作者:崔隽
大号 中号 小号

从索契到平昌再到北京,在中国男子短道速滑一路起飞的过程中,许多曾经并肩作战的队友已经离开队伍或者离开赛场,只有武大靖一直都在。

|作者:崔隽

|编辑:于冰

|编审:苏睿

武大靖,感谢你的努力!

4天11场比赛,对即将年满28岁的中国短刀速滑“老将”武大靖来说,他真的尽力了。

面对结果,武大靖表示接受遗憾,“还是会感到遗憾吧,毕竟为这比赛准备了那么久。”他说,“我一直把每场比赛当作最后一场来比,我不知道后面还会不会参加世界比赛。这届会有点遗憾吧,也是自己的一个遗憾吧。”

4年前,他拿下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项目冠军。从平昌到北京,无论对于中国短道速滑队还是武大靖自己,都是充满考验和磨炼的四年。


变幻莫测的短道速滑比赛

作为上届奥运会冠军,武大靖在北京冬奥会备战周期里被问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大概就是“你有信心卫冕吗”?

成功卫冕,是金牌运动员的目标,也让他们承受巨大的压力。

压力首先来自对手。在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半决赛中,武大靖的主要对手有韩国选手黄大宪、匈牙利选手刘少昂等。用短道速滑名将王濛的话说,“他们都在标着武大靖”。


· 武大靖(右二)在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半决赛。

除了对手,武大靖的压力还来自短道速滑的“变幻莫测”。

在单圈111.12米的赛道上,对手的碰撞、裁判的判罚、冰面的完损等场内外因素,随时会让局面调转。用武大靖的话来说:“一会儿天堂,一会儿地下,一会儿心提到嗓子眼,一会儿又落回来。”

2月13日晚,武大靖先是在1/4决赛以小组第一晋级半决赛,中国队另外两名选手任子威和孙龙未能晋级。

几分钟后,半决赛开始。武大靖在第二组进行比赛,和他同组的5名选手中包括了黄大宪和刘少昂。

第一枪有人抢跑。第二枪,武大靖出发落在第三位。他努力追赶,在倒数第二圈时,场上发生碰撞。武大靖最终第三个冲过终点。经过裁判最终判罚,韩国选手黄大宪犯规被罚,但武大靖依然无缘最终的A组决赛。

这种扣人心弦的感觉,一直伴随着武大靖。

2月5日晚上9点多,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半决赛上,因美国队、俄罗斯奥林匹克队都有明显犯规,中国队挺进决赛。

决赛仍然惊险。第一枪,第一个弯道就有选手摔倒,比赛重新开始。第二枪,范可新起跑稳住,曲春雨完成超越,任子威开始领滑,武大靖奋力冲刺,率先冲线,中国队拿下首金。


· 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决赛,武大靖率先冲线。

在赛后的采访中,武大靖少见地激动落泪:“这个比赛也是非常解气吧。这四年,经历的太多了,今天(比赛)第一天,圆梦了。”

2天后的男子1000米比赛更是跌宕起伏。几轮波折后,中国队出战的武大靖、任子威、李文龙全部进入决赛A组,这在中国冬奥历史上已是史无前例。

决赛中有个画面让人印象深刻。

第一枪发出后不久,裁判因冰面问题吹哨中止比赛,这也让运动员在准备起跑时消耗太多体力。重新比赛后的第三圈,武大靖在转过一个弯道后,轻轻碰了一下身前的任子威,示意他“走”。


· 武大靖拍了一下任子威,示意他“走”。

在武大靖的“护送”下,任子威夺得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金牌。这短暂的一幕随后被网友反复观看,有评论说,中国短道速滑队的灵魂也在这一碰之中,这一碰比金牌更值得骄傲。


“真正的对手,是我自己”

在冬奥会开幕前,《环球人物》记者决定把采访的焦点放到武大靖身上,并不仅仅因为他是要卫冕冠军,更因为他是“你永远可以相信”的这支队伍里堪称中坚的那一个。从索契到平昌再到北京,在中国男子短道速滑一路起飞的过程中,许多曾经并肩作战的队友已经离开队伍或者离开赛场,只有武大靖一直都在。

在混合团体接力比赛当晚,武大靖的姐姐小威压根没敢看直播。后来得知夺金的消息,“看了不下10遍回放”。看到武大靖冲线的瞬间,她忍不住流泪。“那天晚上真是哭了好几场。从平昌到北京,看他一步步走过来,弟弟真的不容易。”小威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既是要卫冕冠军,又是参加家门口的奥运会,相熟的朋友都知道武大靖这次面临着巨大压力。“我们其实也很焦虑,主要是担心他,但不知道怎么宽慰他。好像说也不对,不说也不对。”小威说。

短道速滑队队员、武大靖的好朋友许宏志偶尔会和武大靖打电话闲聊,东侃西侃,没什么主题。好几次聊完,他告诉小威,感觉大靖状态还不错。

“我们不会聊严肃的话题,我俩互相一听声,一对眼,就憋不住笑那种。”许宏志笑着说。同为运动员,他很理解武大靖的心态。“大靖是把压力搁心里自己消化的类型。如果他自己说(有压力),那不就像泄气似的?他是想维持住这个劲儿。”

拿下首金当晚,武大靖在大巴车上接到了家人和老队友们的视频电话。小威截了一张通话界面发在朋友圈,写道:“我们的节日。”武大靖的表情看起来很放松,还和大家一起笑出了双下巴。“我们当时就是简单向他祝贺了一下,他挺高兴的。”小威说,“能感觉出来,拿到首金之后,他总算松了一口气。”


· 2022年2月6日,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奖牌颁发仪式上的范可新、任子威、曲春雨、武大靖、张雨婷(从左至右)。

王馨逸从2013年开始关注武大靖,是一位老冰迷,也是和武大靖偶尔彼此问候的朋友。从索契到平昌再到北京,她见证了武大靖一路的蜕变和成长,也能明显观察到他在最近这四年的状态起伏。除了冠军的心理压力,腰伤成了困扰武大靖的一个大问题。

2019年世界杯上海站,王馨逸和几个老冰迷去现场观赛。当时武大靖两天有两场500米比赛。“第一天其实他就受伤了,第二天还要坚持比赛,还是想着在家门口能拿个好成绩,结果刚滑第一圈就摔出去了。瞬间觉得很伤感,也很心疼。”


· 2019年12月7日,武大靖在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比赛中受伤。

今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武大靖曾透露:“因为我腰伤了,其实一直没有系统地进行训练,(2021年)9月中旬从新疆(集训)回来才能正常跟上大部队训练。”

由于疫情,这两年运动员的比赛机会也受到了影响。直到2021年10月,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才开赛。憋了两年的武大靖急需机会证明自己,但过程并不顺利:在中国站因抢跑犯规意外出局;在日本站未能进入半决赛;在匈牙利站,因为被韩国选手黄大宪碰倒,最终排名第四。武大靖回忆当时的心情说:“比到第三站的时候,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也觉得自己失误太多了。”

当时他还专门发了一条微博反思自己:“我会在今后的训练中努力克服和改正……我不相信一直努力我的状态还回不来……中国队敢于挑战,期待最好的自己回到赛场!”


· 武大靖微博截图。

经过前三站的洗礼,在最后的荷兰站,武大靖终于迎来爆发。比赛中他每轮都是小组第一,决赛以39.878秒的成绩夺冠,这也是此赛季的世界最好成绩。他总结,“还是想在奥运前证明自己,给自己增加信心。”


“大靖!滑冰快乐啊!”

107次。

武大靖曾多次向媒体提及这个数字,这是10岁时他第一次上冰时摔跤的次数,也是他与短道速滑结缘的起点。武大靖的母亲吕玉香向《环球人物》记者回忆:“因为在电视上看到短道速滑运动员李佳军滑冰的样子,他开始对滑冰感兴趣,学了之后就一下子喜欢上了。”

她还记得给武大靖买的第一双冰鞋,黑龙牌,140元,但其实买得并不合脚。“他是练短道(指短道速滑)的,我给他买的鞋是练大道(指单圈400米的速度滑冰)的。而且当时啥也不懂,以为冰鞋和普通鞋一样,可以买大一点的,孩子长一长还能穿。”

启蒙教练李军对武大靖的第一印象是“身子瘦小,眼睛大,淘气但刻苦,爱琢磨”。每天4点,佳木斯的天还是一片漆黑,武大靖就要出发去李军的业余班训练,6点半训练结束再去上学。3年里,吕玉香带着武大靖一直按照这个日程风雨无阻。训练的条件相当艰苦,零下30摄氏度的室外冰场,练半小时就得去锅炉房暖暖,大人都受不了,但武大靖从没抱怨过。

当十几岁的武大靖决定走职业运动员道路时,最初遭到了父亲的反对。武大靖在过去的采访中也提到过:“他那会儿不太支持我滑冰,太累了。他可能觉得我在他身边,安安稳稳的,每天朝九晚五,就是最好的生活。”后来因为武大靖态度坚决,父母只能选择支持。

不久,武大靖被教练发掘,进入了江苏省队。这是他第一次坐绿皮火车出远门,全程要48小时。“当时我给他送上火车,他在车上哭,我在车下哭。”吕玉香回忆说,“孩子从小自己承担了很多,想家也从来不说。”在江苏训练了两年后,省队解散,武大靖又进入了吉林队。

2010年10月,武大靖参加了短道速滑全国联赛。他表现出色,一举拿下好几个冠军。在那之后,国家队主教练李琰将他调进了国家队。


· 武大靖赢得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冠军后,与教练李琰(右)激动拥抱。

进国家队是每个职业运动员的梦想。武大靖刚进国家队时,常常感到害怕。他曾这样描述:“害怕每次训练,也很害怕每天敲门叫我们起床训练。”最害怕处在第十名,随时面临着淘汰,回到地方队。那会儿他跟不上男队,只能给女孩儿当陪练,“长距离周洋超我,短距离范可新超我”,这让他沮丧。但吕玉香从没听武大靖提及初入国家队时的艰难日子,“我能想象到,他肯定比别人付出更多,才能在国家队站住脚”。

多年之后,武大靖把2011年看作一个转折点,那是一个运动员真正的觉醒。那一年的世界杯比赛,武大靖和几个陪练目送主力队员上车,去国外参赛,当时复杂的心情让他记忆犹新,“挺可怜的,人家都出去比赛了,不带你去。我好像就是从那个时候动了心思,我想要练出来,想要下次教练能带上我!”

许宏志进入国家队是在2014年,那一年武大靖已经崭露头角,获得世锦赛男子500米冠军、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亚军和5000米接力季军。“那会儿我经常看他在放松的时候,还会看许多技术录像,他不仅体能训练练得多,也是一个有思考习惯的运动员。后来我自己也慢慢发现,在国家队这个平台,你对自己的目标和要求会越来越严格,我们几个天天一起训练,拧成一股劲儿,都非常努力。能力提高的同时,你和整个团队都会越来越自信。”

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蓬勃,这个团队在北京冬奥会上让人振奋。从国家队最年轻的小将到男队最年长的队员,如今的武大靖仍然立于短道速滑500米竞技的顶端阵容,仍在跨越刀锋,续写属于他的冬奥故事。


· 2022年1月,北京冬奥会开幕前,武大靖在训练备战。

在这个故事里,前辈、家人和朋友更希望武大靖“越来越轻盈”,“去享受我们的冬奥”。王濛也在冬奥会比赛前为武大靖拍过一个视频,希望给他减压。视频中她笑着对武大靖喊话:“还记得小时候怎么滑冰吗?大家裹着棉袄打‘出溜滑’,笑得‘四仰八叉’的,一转眼你从东北滑到了赛场,跟全世界的选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只想和你说一句:大靖!滑冰快乐啊!”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环球人物杂志】所有,腾讯新闻享有本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蔡晓慧
声明: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