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您的位置:首页 > 环球原创

《奇迹》刷屏,这个“笨小孩”的故事藏不住了

2022-02-04 08:05:00 来源:环球人物网-环球人物微信 作者:许晓迪
大号 中号 小号

 

这一次,“药神”徐峥换成了“厂长”易烊千玺,“卖药五人组”变成了“奇迹小分队”,不变的是,用小人物,讲大时代。

|作者:许晓迪

|编审:苏睿

2018年的夏天,影院放映厅的空调坏了,汗味儿一阵阵袭来。大家坐得挤挤挨挨,我清楚地观察到左边的一位男士,从前半场吃着汉堡的轻松,到后半场眼含热泪、抽泣不止,听到有人低笑,愤愤地说:“怎么笑得出来?!”

而右边的那位女士,已经哭得快上不来气。

那部电影是《我不是药神》,以“黑马”之姿横空出世。33岁的文牧野,通过这部长片导演处女作,一战成名。

4年后,“神仙打架”的春节档,他推出了第二部长片《奇迹·笨小孩》。大年初一,我坐在满员的放映厅,再次见证了文牧野“拿捏情绪”的手段。前半程的轻松和温情,后半段的酸楚与高燃,此起彼伏的抽泣,伴随着翻包拿纸巾的窸窣声,至少有三波。

这一次,“药神”徐峥换成了“厂长”易烊千玺,“卖药五人组”变成了“奇迹小分队”,不变的是,用小人物,讲大时代。

华强北的“奇迹小分队”

900多米的街道熙熙攘攘,一米档口的吵杂声此起彼伏。老板们从柜台下拿出白菜般的手机,摊在桌面上任背包客挑选。

这里是深圳华强北,“中国电子第一街”,“手机维修界的黄埔军校”,腾讯、神舟电脑、TP-LINK路由器的故事,都溯源于此。

《奇迹·笨小孩》的故事,就发生在2013年的华强北。

20岁的少年景浩(易烊千玺饰)是深圳千万人口中的一员,在高楼大厦构成的水泥森林中,经营着自己的“好景手机修理店”。

·景浩在店里修手机。

6岁半的妹妹彤彤(陈哈琳饰)有先天心脏病,8岁前必须做手术。一年半的时间,景浩要凑出30—50万的巨款。

为了“暴富”,他抵押店铺,囤下一批废弃手机,想借翻新机挣钱,没想到赶上“严打”,只能转作拆件回收生意。

他拼尽全力赶上动车,用10分钟向大老板要来一个机会:只要良品率达到85%,4个月可以赚80万。

·景浩、景彤一起在深圳生活打拼。

景浩决定孤注一掷,创办“好景电子元件厂”。员工都是“老弱病残”的散兵游勇:养老院护工梁永成(田雨饰)、失聪的单亲妈妈汪春梅(齐溪饰)、刚出狱的拳击手张龙豪(公磊饰)、迷途知返的“三和大神”张超(许君聪饰)与刘恒志(王宁饰)、退休的钟表匠钟伟(巩金国饰)。

·“奇迹小分队”合影。

正是这支“杂牌军”,在为揾食而奔波不息的过程中,缔造了深圳的奇迹。

为了写好剧本,文牧野和团队参考了大量图片、影像资料,做了许多采访和实地考察。

在片场,他更是精益求精的“细节狂魔”。让演员在拍摄之前,专门练习了一周拆组手机,形成肌肉记忆,有时候还得玩出“花活”来。

一个搬箱子的镜头,剧本上只有两行字,黄尧拍了64条,因为文牧野要求,“必须卡在8秒之内”。

有时,简直是“变态”到拿着放大镜在导戏。

高空喷水的镜头,要求水嗞到手缝里,迸溅的效果才好看。

易烊千玺打瞌睡流的口水,口水丝的粗细都有讲究。

对文牧野来说,搭好了最基础的骨架,“奇迹小分队”的故事才会令人信服。

它不是成功学的励志故事,也不是爽文式的逆袭史诗,而是告诉我们:“在中国的热土上,每个追求幸福、永不放弃的人都是奇迹。”

电影里最感人的,正是小人物的野蛮生长、抱团取暖。

当景浩做“蜘蛛人”擦大厦玻璃时,窗内是优雅的都市白领,窗外是壮阔的城市全景,其间,是“打工人”的汗水和尊严。

女工汪春梅在工厂时听力受损,从此与黑心资本家斗争到底。工厂雇来的流氓骂她,别人都撤诉了,难道就你的耳朵金贵?她回答:“我的耳朵就是金子做的。”

·下岗女工汪春梅。

觉醒的“三和大神”与开挖掘机的女驾驶员,在简朴的婚礼上深情相拥。台下,厂长景浩脸红脖子粗地“旋”起了啤酒,沉默寡言的拳击手笑逐颜开地喂起了狗,老钟表匠一口天津话,讲起自己打仗断腿的往事,小男孩哇哇大哭,被他搂进怀里:“没事,爷爷不疼了。”

·婚宴现场,大家举杯庆祝。

正如影评人子戈所说,《奇迹》更贴近普通人,“将恢弘的主旋律哼成了一曲打工仔口中的《爱拼才会赢》。

差生的逆袭

和景浩一样,20岁那年,文牧野确定了人生的方向。

他的名字是爷爷起的。老人家是吉林大学文学系教授,提笔能写诗,书法也好,赐名“牧野”,是希望他“将文化放牧到远方的原野”。

·小时候的文牧野(左)。

文牧野“不负众望”,将成绩放逐到全班的倒数第一,经常被老师拽到讲台边坐着。母亲开了一家理发店,他去染了个黄毛,和多年后《我不是药神》里章宇演的“黄毛”一样。

家乡长春,有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文牧野印象最深的一次观影,是十二三岁时和母亲一起在长春工人文化宫看《古今大战秦俑情》,穿越题材,主演巩俐、张艺谋。

·《古今大战秦俑情》海报。

他全程张大嘴巴,回家的路上对母亲说:“男主角好帅啊。”母亲看了看他,“你确定?”

从此,他的生活被电影、音乐、漫画和闲书占据。2004年,高考成绩公布,290分。能选的只有两个专业,一个是“教育技术”,一个是“广播电视编导”。

文牧野选了后一个,去了东北师范大学。大一那年,他用一个破DV拍了一个三四分钟的短片,演员都是真的街头青年,主角从头到尾一直被打。

老师在课上放了片子,并高度表扬;全班140人,齐齐鼓掌。文牧野发现,拍电影这事儿,能让自己有尊严。

他决定转入“正规军”,北漂考研,目标只有一个——北京电影学院。考到第三年,英语高出分数线1分,他成功了。

很多人会在类似的过程里变得偏执,但文牧野从来没有迷茫过,“也不知从哪里来的迷之自信”。

导师田壮壮是“第五代”旗手,曾问他:“到底是爱拍电影,还是爱拍完电影带来的东西?”这件事想不明白,以后的路走不直。

他想得很明白,“我爱的是‘拍电影’,这三个字,是个动词。”

从本科到研究生,他一直行动着,不声不响地拍了9个短片。拍完一部就刻一堆碟,去一个个电影节投送;投了一轮没有反应,就回去拍MV赚钱,有了钱再拍一部,然后继续投……

《石头》讲打工青年与流浪狗,《金兰桂芹》讲空巢姐妹花,《安魂曲》讲一桩“阴婚”挽救在世的生命……

·短片《石头》海报。

这些短片都去过 FIRST 影展,拿了两次奖、一次提名。

2013年,文牧野获得FIRST评委会特别奖,颁奖嘉宾是徐峥。5年后,他成为文牧野第一部长片的男主角。

凶残的“文保保”

2016年,导演宁浩启动“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扶持青年导演拍电影。

10年前,正是通过刘德华发起的“亚洲新星导计划”,宁浩以300万的成本拍出《疯狂的石头》。而所谓“坏猴子”,是那个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一个没有被规训的泼猴、童心未泯的英雄。

文牧野作为签约导演之一,也是一只有性格的“猴子”。

一年前,他从宁浩手里接过《我不是药神》的第一版剧本。当时,这个项目还叫《印度药神》,根据慢粒白血病患者陆勇的真实经历改编。

2015年到2017年,文牧野改了两年剧本。最大的变动,是把主角程勇(徐峥饰)从病人改成普通人。从一个被金钱驱使的二道贩子,到舍己救人的“中国药神”,他完成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涅槃,为此送走了儿子,赔光了厂子,最终被送进监狱。

·2017年,《我不是药神》拍摄期间,宁浩(左)、文牧野(中)与徐峥。

他还写了4个配角:农村青年“黄毛”(章宇饰)、钢管舞女刘思慧(谭卓饰)、小市民吕受益(王传君饰)、一口沪式英语的刘牧师(杨新鸣饰),与程勇组成“五人卖药小组”,组团打怪,彼此拯救。

·《我不是药神》,“五人卖药小组”。

剧本写到第六版,他发给了宁浩。宁浩说,我会因为参与这部电影而骄傲的。文牧野发了一个哭脸回去。

2017年,电影开拍。所有人都见识了“文保保”的“凶残”。这是徐峥给文牧野起的外号,来自他在片场的口头禅:“保一条啊,咱们保一条!”

包子铺那场戏,王传君吃了44个包子,每一次都是从头到尾拍。徐峥看在眼里,提前给饰演儿子的小演员敲了警钟:“小朋友,你做好准备,要吃27个包子。”小朋友鄙视地看了他一眼,结果,生生拍到了27个。

所有人都毫无怨言地配合。因为每一次问文牧野为什么要这么做?他都会给出一个详细的答案,完全信服,无话可说。

电影117分钟,每个哭点、笑点,都经过精心设计。

文牧野找了一些喜剧演员围读剧本,看哪些地方可以设计笑点。然后,他和编辑往下筛,“让观者看着是呵呵、嘿嘿那种,不能捧腹大笑”。

哭点也一样。“老太太那个点会掉几滴眼泪,‘黄毛’死的时候女性观众可能抽泣,结尾送别程勇摘口罩的时候全部哭。”

·送别程勇这场戏是高能泪点。

文牧野一直坚信,电影是“三性统一”:娱乐性、社会性、灵魂性。有人只看到前一个,拥抱明星、IP和特效,赚得盆满钵满;有人只看到后两个,在文艺片的天地里控诉批判、浅吟低唱,在惨淡的票房前感叹“这届观众不行”。

文牧野找到了站立的平衡点。“一个电影的诉求到底是什么?是在曲高和寡的层面上讨论一个问题,还是想让更多人在这里得到一个正面的立场?《我不是药神》的诉求就是想让更多的人,去电影院感受到生的力量,感受到自己生活中这些病痛。

在黑屋子里划根火柴

《我不是药神》首映发布会上,谭卓第一次看片,“哭得嗷嗷的”,左边王传君、右边章宇合力按住她,“冷静点,控制自己。”

为了演刘思慧,她练了两个月钢管舞,一次3小时,10个月后去看大夫,诊断为脚踝软骨粉碎,永久性的,从此站久了就会疼,每天都得敷冰袋。

·谭卓苦练钢管舞。

王传君在医院住了两个月,最后一场自杀的戏,两天没睡觉,整个人全垮了;徐峥减肥20斤,每天戴假发逛成人用品店,没人认出来。吃散伙饭那场戏,下午6点半开工,一直拍到早晨5点,一地的酒瓶,满桌的菜和肉,火锅一直咕嘟着。他们扔了所有台词,好像真的分离一样难过。

那个夏天被《我不是药神》刷屏了。它就是多年来我们一直眼馋的“别人家的孩子”,如《熔炉》《辩护人》《摔跤吧爸爸》一样,粗粝而充满锋芒,将法律、资本、人伦、生死以及种种难以撼动的困境,一一摊在眼前。

电影上映后,文牧野在“药神演员扯犊子”群里跟大家传达:“我们可以开始接受掌声和赞许了。”

2019年,票房31亿、豆瓣9.0分的《我不是药神》,让文牧野拿下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但在同行里,文牧野是一个挺特殊的存在。

他接地气,和大众共享兴趣圈层,作为“老二次元”混迹B站,爱看国产剧,爱追韩剧,看是枝裕和两眼飙泪,看《请回答1988》从第一集哭到最后一集,“哇哇哭”。

他还正能量,相信世界上有英雄,愿意用温暖去阐述、甚至融化冰冷。“艺术家可以对世界失望,但绝对不能对世界绝望。”从《我不是药神》到《奇迹·笨小孩》都是如此,在黑屋子里最后划一根火柴,观众走出影院,就能感觉到光明。

前些日子,《导演请指教》《开拍吧电影》等综艺开播,有公号挖出了12年前的国产导演选秀鼻祖——《我要拍电影》。

其中一位参赛选手,牵着一条边牧来到海选现场。

这位选手说,他想做偏文艺的、有表达思考的商业电影。

评委说,这条路很难。

在60进10的比赛中,这位选手被淘汰了。他就是25岁的文牧野。

此后,他拍短片“曲线救国”,比赛时牵的那条边牧成为《石头》中的主演;又用3年磨一部长片,终于实现了当年的愿望。

这是“笨小孩”创造的奇迹,“总是会慢别人一拍”但“依然坚强得像石头一块”。就像电影里景浩说的:“只要咱们努力,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老天自有安排。

老天爱笨小孩。

责任编辑:冯小珏
声明: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