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您的位置:首页 > 环球原创

小寒时节 吃点什么?

2022-01-05 07:31:00 来源:环球人物网
大号 中号 小号
小寒时节 吃点什么?
小寒,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的1月4日-6日,今年在1月5日。为何叫小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是这样阐释的:“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十二月,指农历岁末的腊月;腊月初迎来小寒,腊月半迎来大寒。
而在小寒这一天,为了驱寒进补,我们都有哪些传统食俗?

       吃菜饭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用料并不相同,古时贫寒人家是用油盐和青菜煮米饭,而条件好的则用香肠、咸肉、板鸭丁和糯米,再剁一点生姜碎一起煮。菜饭中糯米温中补气、健脾暖胃,生姜则有温中散寒、发汗解表的作用,二者一起食用可以增强机体御寒抗邪的能力。

       吃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

       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都暖乎乎。因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上来说,糯米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喝温补鸡汤

老南京还有逢“九”吃一只鸡、每天一个鸡蛋的进补习惯,所以小寒这天市民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鸡汤和鸡蛋。据说,鸡骨鸡肉在文火的慢慢煲煮中,营养成分大多会溶入汤中,极易于人体吸收,是冬季补气补血的进补佳品,钙质也多。

       吃羊肉

小寒是一年中气候最冷的时候,人们很容易被风寒侵袭,抵御严寒最快速有效的办法不是一件棉衣,而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羊肉是温热食物中性价比最高的,如果用羊肉加点当归、山药、胡萝卜一起煮,加上大葱和生姜调味,建议每周吃一次,不但不会上火,还可以暖暖地过个冬天。

       吃腊八粥

因为腊八节的时间点都在小寒到大寒之间,所以很多地方都有在小寒这一天吃腊八粥的习俗。《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食粥是中国饮食文化中一道养生大餐,腊八粥能起到驱寒补气的效果。小寒之后的腊八节同样要吃腊八粥,之后便年味渐浓。(邱小宸 实习生\刘雨婷)
 
综合来源:人民日报、四川在线
责任编辑:邱小宸
声明: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