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晋三在台湾问题上的错误幻想,得追溯到他外公那一辈。
|作者:长夏
|编辑:阿晔
|编审:苏苏 劳灵格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最近又在大放厥词:
“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也可以说是日美同盟有事”“我们必须共同协助台湾”……
尽管日方此前在台湾问题上也有消极言行,但安倍晋三的这番“表演”尤为恶劣。甚至在受到中方驳斥后,他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洋洋自得地说“不胜荣幸”。
大打“台湾牌”背后,安倍晋三究竟意欲何为?
公然胡言乱语
12月1日上午,在台湾的一场智库活动上,以日本前首相身份出席的安倍晋三,就所谓的“新时代台日关系”发表了视频演讲。
“对台湾的‘武力侵犯’,无论在地理上或空间上,对日本国土都是重大的危险,日本无法容许该事态发生。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也可以说是日美同盟有事。”安倍晋三口出狂言。
·安倍晋三发表视频演讲。
除了把台湾问题歪曲为“日本的事”,安倍晋三还声称钓鱼岛是“日本国土”,鼓吹“中国威胁论”,声称“必须超前部署,防范中国从空中、海上、海底不断进行各种军事挑衅”。
他更表示,支持台湾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参加WHO等国际组织以及提升台湾的国际地位,要一步一步来落实,我们必须共同协助台湾。”
当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安倍晋三此举,是“公然在台湾问题上胡言乱语、指手画脚,妄议中国内政”。
当晚,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紧急约见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就该事件提出严正交涉。
华春莹表示,安倍晋三就台湾问题发表极端错误言论,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公然挑衅中国主权,悍然为“台独”势力撑腰,严重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原则。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垂秀夫表示重视中方交涉,允即报告本国政府。
·外交部提出严正交涉。
不过,消息传到日本后,安倍晋三毫无反思悔改之意。
“明确表达想法才能防止冲突。今后(我)将继续说该说的话。”他在3日的一档节目中称,自己过去参政时饱受批评,已经有了对批评的“免疫力”,“(我作为)一名国会议员的发言受到(中方)关注,不胜荣幸”。
当天,日本防卫大臣、安倍晋三的亲弟弟岸信夫也在记者会上声称:“围绕台湾的相关状况,有必要让中方理解(日本)国内存在这样的想法。”
在6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赵立坚就此“回怼”。
“日本个别政客对自身错误和言行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再次暴露出他们的是非观出了问题。”赵立坚表示,日本国内现在确实想法很多,但存在某种想法,并不代表它就是正确的。那些错误的想法,只会是日方某些人的一厢情愿,不可能得到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的认同。
·赵立坚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发言。
家中三代“惦记”台湾
有分析人士认为,安倍公然放出此番言论,体现了日本右翼势力在台湾问题和对华政策上的狂妄想法。
安倍晋三的右翼思想,可以追溯到他的外公岸信介这一代。
岸信介出生于1896年,参加过日本侵华战争。他在1936年来到中国,历任伪“满洲国”政府实业部总务司司长、产业部次长和总务厅次长等职务。
当时,中国东北地区流传着“满洲五巨头”的说法,指的就是岸信介和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伪“满洲国”总务厅长星野直树、满铁总裁松冈洋右,以及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会长鲇川义介。
据说,岸信介在中国时,每晚都要搞些饮酒、嫖妓的活动,生活十分放荡。他为人刚愎自用、喜怒无常,令人捉摸不透,所以又被称为“满洲之妖”。
二战结束后,岸信介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定为甲级战犯,却最终在美国的帮助下逃脱了审判。出狱后,他先是做起生意,通过与台湾展开香蕉贸易获取了巨额利益,也由此与蒋家搭上了线。
到20世纪50年代,岸信介高调进入日本政坛。他是二战后最先敌视新中国的日本政客,1954年与蒋介石秘密成立“反共同盟”。
1957年2月,岸信介成为日本首相。他上任不到4个月就窜访台湾,并在台湾妄言支持蒋介石“反攻大陆”。
担任首相期间,岸信介在各种国际场合公开污蔑新中国。1960年1月,趁着出访美国,岸信介与美国签署了新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又称“新安保条约”),加入所谓“远东条款”。他后来在国会明确表示,台湾也属于条约中“远东条款”的防卫范围。
正是基于新安保条约,日美同盟关系得以形成并延续至今。不过,岸信介的所作所为,在日本惹得民怨沸腾。1960年6月,他在声势浩大的反美反安保运动中下台。
·岸信介(中)在台湾与蒋介石夫妇会面。
值得注意的是,二战后,作为现任首相窜访台湾的日本政治人物仅有两个,一个是岸信介,另一个则是岸信介的弟弟、安倍晋三的外叔公佐藤荣作。
和岸信介一样,佐藤荣作也敌视新中国,认为新中国是“对亚洲和平的威胁”。他就任首相后,与蒋介石集团签署协定,为台湾提供1.5亿美元的贷款,还紧随美国的脚步,阻挠新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正当权益。
让佐藤荣作臭名昭著的,是他在1969年与美国时任总统尼克松发表《日美联合声明》——该声明加入所谓“台湾条款”,大肆宣扬“台湾归属未定”“台湾是日本安全的重要因素”。
·佐藤荣作(左)与尼克松。
受外公影响颇深的安倍晋三,不仅是日本右翼势力的代表人物,也与“台独”势力打得火热。
1994年,作为日本自民党青年局长的安倍晋三窜访台湾,就此与“台独”分子李登辉结下私交。
用李登辉女儿的话说,这两人“情同父子”。2007年,卸任首相的安倍晋三以国会议员的身份窜访台湾,李登辉建议他“再任首相”。这让安倍晋三“感到鼓舞”,而他也的确于2012年再度就任日本首相。
在安倍晋三看来,“世上没有人像李登辉那样为日本着想”。李登辉去世后,安倍晋三屡屡公开表示想去其墓前祭拜。
就在今年11月,刚刚就任自民党最大派系清河会会长的他还老话重提,称想去祭拜李登辉墓,“这个想法现在也没有改变”。
·安倍晋三(右)与李登辉。
在此次风波中力挺哥哥安倍晋三的岸信夫,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也一样错误。
岸信夫出生后不久就被过继给舅舅岸信和做养子,所以与安倍晋三不同姓。2015年,李登辉窜访日本,是岸信夫接待;同年,蔡英文拜访安倍晋三的故乡山口县,岸信夫全程陪同。次年,蔡英文上台,岸信夫又率团到台北表达祝贺。
李登辉死后,岸信夫张罗起日本赴台吊唁团。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与台湾的缘分是来自于兄长安倍晋三与祖父岸信介”。到了台湾,他还把安倍晋三的信亲手交给了李登辉的家属。
“兄长个人对他(李登辉)有非常强烈的思念。对于日本的安全保障来说,台湾是这个区域不可或缺的存在。”岸信夫说。
·岸信夫(左)与李登辉。
狂言背后是政治私欲
和安倍晋三类似,岸信夫也曾发表“台湾若出事,日本无法置身事外”的言论,当时在台湾引起不少议论。
然而,据媒体报道,安倍晋三这次公然宣称“台湾问题也是美日同盟问题”,在岛内并未引起太多关注。就连一向热衷借美日政客表态掀起舆论狂欢的民进党,也选择了低调处理。
对安倍的狂言,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雨桐分析认为,这种发言看似给台湾“安全保障”,实际上将台湾推到风口浪尖。
对台湾问题胡言乱语、到靖国神社拜鬼、想去李登辉墓前祭拜……今年,安倍晋三“表演”动作频频,最终目的还是聚拢日本国内右翼对他的支持,在政治上发挥影响力。
今年9月底,自民党举行总裁选举。日本现任首相岸田文雄得到安倍晋三的一定支持,但他与安倍晋三分属党内不同派系,且两派政治理念有差异。
岸田文雄上台后,安倍晋三企图安插亲信高市早苗、萩生田光一等人担任自民党干事长与内阁官房长官等要职,但被岸田文雄拒绝。
2021年10月日本众议院改选后,岸田文雄启用对中国立场相对稳健的林芳正作为新任外相。有媒体报道,正式任命公布前,岸田文雄给安倍晋三和麻生太郎致电通报,二人均提到不支持林芳正就任驻华大使,但岸田文雄没有让步。
对于岸田文雄的人事安排,安倍晋三及其所率势力有诸多不满,认为岸田文雄有“去安倍化”的趋势。
·安倍晋三(右)与岸田文雄。
在清河会,刚刚就任会长的安倍晋三也面临困境。目前,清河会内存在“安倍系”和“福田系”两种势力,“福田系”很不满安倍晋三任性妄为的态度。
成为会长后,安倍晋三在没有事先联络的情况下缺席了首次总会,也受到了派系人士的指责。有“安倍派”人士推测,安倍晋三缺席的原因可能是他感受到自己就任会长“没有想象中那么受欢迎”,因此闹了别扭。
·安倍晋三今年11月当选清河会会长。
分析人士认为,安倍晋三这次的言论,既表达了他所代表的日本右翼势力在台湾问题和对华政策上的狂妄想法,也暴露出他谋取国内政治利益的私欲。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张勇认为,安倍晋三此时就台湾问题发声,目的是在党内造势,凸显其主动设定议程的能力,固化其政治影响力,同时对岸田政权施压,影响政府政策。
日本法政大学教授赵宏伟指出,不仅安倍家族,日本右翼整体都在台湾问题上有错误幻想。日本右翼至今执迷于“大日本帝国的辉煌”,妄图重温“大东亚共荣圈”美梦。
在分析人士看来,安倍执着的,其实正是其外公岸信介未能实现的疯狂妄念。如果他一直这样执迷不悟,只会让日本深受其害。
部分资料来源:新华社、环球时报、凤凰卫视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4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