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颋(音同‘挺’)出事儿了。”
潜水圈里今天都在谈论这件事。
·韩颋
韩颋是中国知名洞穴潜水探险家,绰号“老猫”,是圈里人的“猫神”。他是中国首位休闲水肺、自由潜水和技术潜水三栖教练,参与创建国内科研潜水体系,还是著名演员吴京的技术潜水导师。
据多家媒体报道,韩颋失联的地点是广西河池市都安县大兴镇九顿天窗风景区。
10月9日下午,环球人物记者联系到九顿天窗所在的广西都安县大兴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具体情况不方便透露,等有结果后将发布官方通报。
当地一位村干部介绍,10月7日晚上11点多有人看到韩颋下水:“8日早上8点多钟人家在那露营,发现这个人还没上来,就跟当地村民反映情况,但是我们又不能确定。第二天(8日)11点确认还没上来,很多人都在岸边默默等待,我们一直在等。”
另有消息称,镇政府一工作人员表示,因为有紧急情况,目前天窗处于封闭状态。
曾多次前往事发地
这并不是韩颋第一次出现在九顿天窗,他过去曾多次参与这里的救援活动。
都安有300多个分布密度大、观赏性极好的地下河天窗群,充满未知的地下河,数量众多的天窗。而九顿天窗地处大兴镇九顿村九顿屯的澄江流域上游,发育于下二叠统茅口组和栖霞组碳酸盐岩地层中,由四个斜井式天窗组成,是水下洞潜世界纪录创造地,被誉为中国水下的珠穆朗玛。
这里有着独特的熔岩地貌岩石,形状奇特,颜色发白,而掩藏在碧绿潭水下的洞穴,却神秘阴森,寒气彻骨,那里是怎样一个深沉、曲回、复杂的世界?也引得众多潜水爱好者前往这里一探究竟。
·九顿天窗
韩颋就是在这黑黢黢的水下创造水下洞穴Mnemo测绘深度202米世界纪录和洞潜深度234米的亚洲纪录。
中国探险协会在今年5月9日发布:近期,中国探险协会会员、探险家韩颋在广西都安九顿天窗采用双侧挂CCR三元混合气技术,成功下潜到277米深处,再次打破洞穴大深度潜水的亚洲纪录,距世界纪录286米仅差9米。
在那次极限深潜中,韩颋同时完成了3个破纪录的壮举,打破亚洲水肺潜水的最深纪录、洞潜潜水的亚洲纪录、洞穴侧挂潜水的世界纪录。
顺利返回地面时,韩颋曾说:“本次计划深度270至290米,到达计划区域时,我犹豫了1秒,只需要再多1分钟就可以破世界纪录。但是,我现在很高兴,自己抵住了诱惑,按照计划停止下潜、打结、放箭头标、上升。来日方长。”
可最初,韩颋对九顿天窗并没有太多热情,吸引他前往这里探险的是一次意外事故。
2015年,两名中国潜水员在这里下潜,一人遇难。当时恰逢一个法国潜水队在这里,加入到了救援行动,把遇难者遗体打捞上来。但事故发生后,一些细节却并不是那么清晰,引发了潜水圈的激烈讨论。
韩颋看了幸存者提供的事故报告,也联系了参与救援的法国潜水队员,发现二者的描述存在一定的出入。他想要寻找一个答案,于是决定前往九顿天窗看看。
此前,曾有法国和芬兰的著名潜水员在九顿天窗创下了164米深度的纪录,出事故的两名潜水者本意是下潜到170米,打破他们的纪录。那位幸存者声称,他们当时已经下潜到167米的深度,但是在回到125米时发生了断线。
·韩颋
韩颋检查了主线,发现在130米处有明显的接线痕迹,说明这里很可能曾在某个时间发生过断线,间接支持这个说法。
但是,幸存的潜水员没有公布他的潜水电脑表的信息。遇难者被打捞上来后,随身只发现了备表,而备表也不支持那么大的工作深度,缺少这个关键的“证据”,旁人很难判断究竟发生了什么。
此外,韩颋在164米处发现了法国和芬兰潜水员的布线,此后来这里的澳洲队员将其延伸到212米的深度,但除此之外并没有发现两名中国潜水者的操作。而水下的布线标志,往往是潜水者唯一能留下的痕迹。
于是,从一开始单纯地想调查事故细节,到后来慢慢地对九顿本身产生兴趣,韩颋渐渐迷上了这里。
“我潜进去同一个洞,也许会有100多米深,往里潜行的过程中,会看到地质不同的阶段和层次,形态都不一样;有时候会看到洞里生存的盲鱼盲虾,因为从不见光,眼睛已经退化没有了,还有罕见品种的水母和其他生物,还有一些贝壳化石,甚至我也碰到过几十年前的人骨骷髅。”
潜得最深的中国人
韩颋曾读过哲学、计算机、设计等专业,早年从事多项极限运动,近年专注于洞穴潜水探险,长期在广西地区开展水下洞穴的系统性探索。
韩颋很早就接触到潜水。2000年左右,他在加拿大工作,某一次在菲律宾尝试了潜水,立即被缤纷的海底世界吸引。
之后,他不断探索水下的风景,还曾潜进二战时期的沉船。
随着经验的积累,他身上的标签越来越多:国内首位休闲水肺、自由潜水和技术潜水三栖教练、参与创建中国科研潜水体系、国际专业潜水协会7项技术潜水教练......
·韩颋
洞潜是“极限运动中的极限”,是难度最大,死亡率最高的潜水方式。即使如此,韩颋还是一头扎进其中,凭借勇敢和专业性,渐渐成为大家所熟知的探险家。
2017年,韩颋参与广西酒海井红军长征烈士骸骨勘探打捞,让沉睡在水底83年的红军战士重见天日;2020年,广西都安桃花水母天窗事故,他下潜至143 米完成遇难者遗体搜索打捞;就连吴京也找到韩颋,让他做潜水个人导师。
不仅如此,韩颋觉得自己的责任越来越大。他开始协助中国极端水下环境科学考察研究,致力于推进公共安全潜水培训,进行潜水方向的消防、救援培训等工作。
韩颋曾说:“只有最后能安全回来,才是一次成功的潜水。让探索有价值,而不是单纯的冒险。”
韩颋,请回来!
来源:潮新闻、中国探险协会微信公号、睿士
编辑:于冰 王喆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4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