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圆满闭幕的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无论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运动员,还是参与大会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都为我们展示了年轻人的活力和风采。
圆梦舞台 彝族姑娘放歌大运会
在7月28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上,一曲熟悉的《国旗国旗真美丽》,打动了亿万观众的心。演唱这首歌的,就是15岁的吉好有果,她是土生土长的四川凉山彝族姑娘。对于吉好有果来说,近几年,她的家乡不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自己也在不断实现一个个梦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登上了面向世界的大舞台。
吉好有果自幼喜欢唱歌,但是在她的记忆里,幼年的时候,一家人住在低矮昏暗的土坯房里,她那时的梦想是希望能够住上宽敞明亮的大房子。2019年,三河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成后,泥泞的村道变成了干净整洁的沥青路,村民们从过去的土坯房搬进了新居,吉好有果一家也搬进了100平方米的新家。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三河村村民 吉好有果:这个是我和我姐姐住的房间,以前是全家人都在一个大厅里面,这边是男孩子的房间,我弟弟我哥哥他们的房间。
在家乡面貌发生巨变的同时,吉好有果的歌声也飞出了大山,唱响在了更大的舞台。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三河村村民 吉好有果:我以前唱歌的时候是站在小舞台上,没有那么多的观众那些,然后现在我站在了(成都)大运会的舞台上,我就感觉很开心。想让大家看到我在变化,慢慢在变化,想让他们知道我们村的变化,还有我们家乡的变化。
走出大山、搬进新家、登上舞台,这些对于吉好有果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都一一变成了现实。在不久前结束的第8届凉山彝族火把节开幕式上,吉好有果又一次登上了她心爱的舞台。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三河村村民 吉好有果:我的梦想是当一名音乐老师,走出凉山,然后再回到我的三河村,当一名音乐老师,教很多学生。
大运会上夺金牌 彝族小伙为国争光
在本届大运会上,来自大凉山的彝族小伙儿马衣姑夺得了武术散打项目的金牌。在他的成长道路上,有着家乡热土的滋润,在他获得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家乡教育事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今年21岁的马衣姑是成都体育学院的大三学生,此次大运之旅也是他首次参加世界级赛事。在武术散打男子60公斤级决赛里,面对比自己高出半个头的印度尼西亚选手,他毫无退缩,最终以2:0的成绩击败对方,取得胜利。
成都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本科生 马衣姑:夺冠当时心情很激动,以前我小的时候一直在放牛之类的,我哪想到会有这么一天。我会站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
马衣姑的家乡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的高山上,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山村的马衣姑,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在体育上的兴趣和天赋。
成都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本科生 马衣姑:我们那边是有彝族摔跤,我摔彝族摔跤的话,同年龄的人跟我摔,摔不赢我。然后爸爸后面就把我领到这个冕宁县(业余体校武术散打)训练中心习武。
2013年,凉山彝族自治州持续在中小学探索“体教融合”模式,武术是其中的重点项目。同一年,马衣姑进入该项目的布局学校之一——西昌二中就读,并在西昌泰龙武校受训,得以实现文化学习、专业训练两不误。2015年,他被省散打队选中,从此走上职业运动员的道路。
成都体育学院竞技体校散打队主教练 于飞彪:他有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拔,我必须走出大山。反正我打不过你,技不如你,累也要把你累趴下,就这种精神。
在长期的训练和竞技中,受伤也成了常事,伴随着一路走来的伤痛与荣光,这位从大凉山出发的少年收获了成长,也见证了家乡的变化。
截至2022年底,凉山彝族自治州建设有体育场地超1万3千个。在体教融合模式下,建设各类体育示范学校87所,布局训练青少年体育项目20个。逐步完善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也在鼓励着更多像马衣姑一样的彝族少年走出大山。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4313号